《金蝉脱壳》“壳”的读音辨析
2006-09-28 13:39阅读:1,631
《金蝉脱壳》“壳”的读音辨析
——教学案例
苏教五上册《金蝉脱壳》中出现了多处“壳”的读音:
有一天,我无意中捡到了一个透明发亮的壳。叔叔们说,那是蝉虫脱的壳。
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的事啊!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qiào)的秘密。
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在我们平时的说话一般都读成ké,可是这一课当中却标出了qiào的读音,那么整篇中的“壳”应该读什么音呢?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备课时让我十分困惑。自己练读了一下,都读成qiào,觉得很别扭,毕竟与平时的语言习惯不同,但都读成ké,显然与书中所标的读音不符,于是我认真揣摩编者的意图。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发现题目与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中没有注意,而是在第二自然段“金蝉脱壳”这个词后才标出读qiào,除此全文再找不到有第二种读法,这是不是表示只有这个词中读qiào音,而其他处读ké呢?认真翻阅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看到附录《一年级上册至五年级上册生字表》中“壳”字的两种读音都出现过。这可怎么办呢?
我向几位教五年级语文的老师提出了这个疑问,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查字典确认一下。通过查阅发现《现代汉语词典》中不同时期的字典有类似的解释,却又没有明确的指示出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了找到准确答案,我又查找了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其中,《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修订版中这样描述:“壳”读ké时可加儿化音(~儿)是口语化的读法,为名词性,义同“壳”qiào,在以下词语中使用该读音:贝壳、脑壳、鸡蛋壳儿、子弹壳儿;当读qiào时可解为“坚硬的外皮”,如甲壳、地壳、金蝉脱壳。我们是否理解为口语时读qiào,书面语和专用名词中读ké呢?我又翻阅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普通话》一书。书中明确指出:“躯壳,指肉体,相对于精神而言。读qiào,适用于书面语的合成词。意表物体坚硬的皮甲。另有‘地壳、甲壳、金蝉脱壳、物质外壳’等词。在汉语的口语中,‘壳’可读为阳平的ké音,并成‘儿化韵’,如‘脑壳儿、子弹壳儿、卡壳儿、贝壳儿、空壳儿、鸡蛋壳儿’等。”
由此我想到了普通话中有两个读音,但又没有意义上的区分的字,大都是中古入声字。类似的还有“色、剥、血、角、薄”等在普通话中都有两种读音,但意义相同。它们都是入声字。
回过头来了解编者这样注音的意图。我在凤凰语文论坛上找到了关于教材修订的说明:“生字的规范依据是国家语委的规定和相关的工具书,主要是《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普通话异读词审验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辞海》等等。”
“5-6年级,随文注音有这几个情况,一个是这字不在3500常用字里面,如齐涽王的‘涽’;另外,在做人名、地名,或是多音字可能会错读的,也随文注音,《嫦娥奔月》里‘逢蒙’的‘逢’pang,《金蝉脱壳》里的‘壳’。”文中说明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编者意为注意易读错的音。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在本文中所标示读音的地方读为qiào,“壳”在其他地方出现并且不是书面语合成词时,可按照口语化的读法读为ké。这样以来,再读文章的时候心里就踏实了。
语文教学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只要深入研究,解决困难,心中也是快乐的。
范会礼2006-9-28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