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端午节,常州双桂坊不可错过的传统小吃

2016-06-04 11:21阅读:

  欲深入了解一个城市,熟悉其风土人情,必是最市井的街巷之中。去到常州,双桂坊当然是必逛之处。北宋乾德5年(967年),居住此地的宋维、宋绛两兄弟同时考中进士,常州官府建造牌坊以示庆祝,命名“来贤坊”;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此街的又有丁宗臣、丁宝臣两兄弟同科高中进士,官府便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寓示“双双蟾宫折桂”之意。
  双桂坊人文荟萃,巷中有巷,四通八达,宛如一座迷宫,奥妙无穷,它见证常州了1000多年的历史,留下各朝各代名流雅士的足迹及地方美食文化的熏陶、练兵的要地,其浓郁历史文化氛围,鲜活古朴市井场面,为当之无愧的常州第一街。

  去到常州时,适逢端午节前夕,作为传统习俗,是一定要包粽子吃粽子的。

  而老常州人最爱的是小脚粽,因其成品外形似三寸金莲而得名。因要选叶面约寸半宽的,粽叶长而窄,这可真是一个细致活儿!

  包的时候,先把几张粽叶拼在一起卷成三角形漏斗,灌入泡好的细细软软的糯米,再用筷子把米压紧,将叶片盖上翻转,然后顺势裹紧翻转包裹,捏紧打结,就大功告成了。

  小脚粽比普通的粽子要小一圈,外形美观纤细,由于把糯米紧紧裹在里面,放在锅里大火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煨,几个小时出锅后吃起来格外香,还带着粽叶的清香,很有嚼头、很弹糯。如果放入鸡蛋咸鸭蛋一起煮,会别有风味特别香哦!

  皮薄酥重,制作考究的大麻糕是常州特产,它是具有独特江南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其口味纯正,制作也不同与普通烧饼。据悉常州人是特别喜欢用豆浆搭配大麻糕当作早餐的,“吃麻糕”已构成了“龙城习俗”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到过常州的游人,或者侨居外地的常州人,一旦相遇谈起“常州麻糕”,常会眉飞色舞,啧啧称道。常州大麻糕如今已列入制作技艺非遗项目。

  在双桂坊美食街,我们很荣幸的遇到常州大麻糕制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方兆兴大师。方师傅有着50多年麻糕制作经验,是常州市屈指可数的顶级麻糕制作师傅。方师傅在案前聚精会神的做麻糕,徒弟在一旁认真学习呢。

  方师傅对于麻糕的原材料选择及制作流程,都是极为讲究和认真的,也是双桂坊“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理念的坚定实施者。

  大麻糕始创于清代咸丰年间,制作麻糕需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揉搓、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色泽金黄、香脆松软、皮薄酥重、甜鲜醇厚、肥而不腻、层次分明的特点,有着常州“饕餮之珍”美誉。

  粽子、咸鸭蛋、麻糕、银丝面、豆腐汤等满满一桌品种丰富琳琅满目的小吃,有没有诱惑到你?

  豆腐汤,常州人早晨的主角,一碗豆腐汤,一块麻糕,就是一顿美味早餐。双桂坊豆腐汤,更是别有滋味。
  双桂坊豆腐汤,选用纯土鸡熬制原汤,放入豆腐花、豆斋饼、鸭血、蛋皮丝,再辅以榨菜末、虾皮、皮蛋丁、百叶丝、香菜末、葱花等配料琳上几滴香油,豆香扑鼻、口感滑腻,美味而营养。据说常州籍台湾诗人余光中,也特别喜欢吃这种有豆斋饼的豆腐汤哦。

  筋道滑爽的银丝面,选用上等白精面粉,加入蛋清合面,做成细如丝、白如玉的银丝面条,入口滑糯,汤料中加入皮蛋丝、香菜等,味香扑鼻,让人食欲大增。

  酒酿元宵,配有糖桂花,软软糯糯,甜酒香怡人,吃起来也是回味无穷。
  

  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虾饼,外表金黄酥脆,也是美味又营养。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以防烫,好好尝。这是常州民间流传吃加蟹小笼包的顺口溜。在双桂坊,也很幸福的吃到这种带有蟹黄的小笼包,可惜只有一个,意犹未尽。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