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战略大师沈尹戌
大战未开,楚国大军先收缩于汉水,准备借地理固守,汉水之东是清发水,之间地域狭窄,不利大军机动,应该说,楚军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战场。
但是,以十万之众,进行这种窝囊的战事,令囊瓦极为不爽,这主要是因为收缩兵力的决策不是出于他的本意,提这个建议的是左司马沈尹戌。
如果是别人提议,大军统帅囊瓦也许会置之不理,但现在不行,沈尹戌说话了,囊瓦不得不听从,对沈尹戌说的话,囊瓦是如同嘴里含着冰糖葫芦听课――酸不溜的点头。
沈尹戌提议时神定气闲,囊瓦知道这位同僚往往有着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惊人见解,果然,沈尹戌手捋胡须,如同教授给学生讲课般指点地图:
“令尹,您带大军沿着汉水与敌军周旋,我去征集方城精兵,以及各处驻军,烧毁吴军的船只,然后带军返回,依次在大隧、直辕、冥阨等地建立堵击阵地。到那时,您率军渡过汉水发动攻击,我则击其军尾,吴军前后受敌,粮草不济必将大溃!”
――(《左传》史载原文: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吴、楚之战中,有三个闪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在吴军阵营,即孙武和伍子胥两大名将,另一位则在楚军一方,自然就是这位沈尹戌老兄了。
伍子胥的光芒也照射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主要是由于他为吴国作了很多记载于史书的贡献,;而孙武与沈尹戌这两位超人却不同,作为吴楚两军各自的王牌,他们完全是以各自的军事天才得以名载史册的。
仔细分析一下沈尹戌的提议,就会发现其计划之狠毒:出于对己方部队战力及囊瓦指挥能力的预期,沈尹戌首先利用了汉水的地理位置,让囊瓦以汉水为屏障阻挡吴军,这样吴军远来的兵马便无法上岸,楚兵正在以逸待劳等呢,这将使得吴军部队无法展开,被控制在了汉水的对岸。
第二个杀着是决定性的――焚舟!吴国操练水军多年,这些战船是吴国水
大战未开,楚国大军先收缩于汉水,准备借地理固守,汉水之东是清发水,之间地域狭窄,不利大军机动,应该说,楚军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极为有利的战场。
但是,以十万之众,进行这种窝囊的战事,令囊瓦极为不爽,这主要是因为收缩兵力的决策不是出于他的本意,提这个建议的是左司马沈尹戌。
如果是别人提议,大军统帅囊瓦也许会置之不理,但现在不行,沈尹戌说话了,囊瓦不得不听从,对沈尹戌说的话,囊瓦是如同嘴里含着冰糖葫芦听课――酸不溜的点头。
沈尹戌提议时神定气闲,囊瓦知道这位同僚往往有着自己没有想到过的惊人见解,果然,沈尹戌手捋胡须,如同教授给学生讲课般指点地图:
“令尹,您带大军沿着汉水与敌军周旋,我去征集方城精兵,以及各处驻军,烧毁吴军的船只,然后带军返回,依次在大隧、直辕、冥阨等地建立堵击阵地。到那时,您率军渡过汉水发动攻击,我则击其军尾,吴军前后受敌,粮草不济必将大溃!”
――(《左传》史载原文: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
吴、楚之战中,有三个闪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在吴军阵营,即孙武和伍子胥两大名将,另一位则在楚军一方,自然就是这位沈尹戌老兄了。
伍子胥的光芒也照射了中华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主要是由于他为吴国作了很多记载于史书的贡献,;而孙武与沈尹戌这两位超人却不同,作为吴楚两军各自的王牌,他们完全是以各自的军事天才得以名载史册的。
仔细分析一下沈尹戌的提议,就会发现其计划之狠毒:出于对己方部队战力及囊瓦指挥能力的预期,沈尹戌首先利用了汉水的地理位置,让囊瓦以汉水为屏障阻挡吴军,这样吴军远来的兵马便无法上岸,楚兵正在以逸待劳等呢,这将使得吴军部队无法展开,被控制在了汉水的对岸。
第二个杀着是决定性的――焚舟!吴国操练水军多年,这些战船是吴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