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与“南派”
武侠片时期,影片中的武打动作风格大抵可分为“北派”与“南派”两种。
按照《香港电影史1897—2006》(赵卫防著)一书中的解释,所谓“北派”是“泛指北方流行的如京剧武戏以技巧为主的动作”。 “南派”是相对于“北派”而言,指那种以南方武术拳种打法风格为主的动作表演。
“北派”风格在银幕上最早出现,具体可追溯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武侠片时期。当年红极一时的十八集《火烧红莲寺》,如今已难得一见,而王元龙于四十年代初主演的《混江龙李俊》等旧片拷贝还在,从中可目睹其早期风貌,基本上是京剧舞台上的武行对打,正如粤语片《黄飞鸿》系列的开山祖师胡鹏导演所说:刀来抢往、批头撇脚、花拳绣腿、一点没有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