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胡大诚:试谈谈成人诵读圣贤经典的方法

2013-11-06 20:51阅读:
试谈谈成人诵读圣贤经典的方法
——在北京华藏图书馆及中国矿大国学社的讲座笔记
2013年5月于诚意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这句话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真相:天底下那些看似最复杂的事情,一定是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解决,一定要从最容易的地方下手。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应该也是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繁富浩翰,博大精深,对于多数成年人来说,在我们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要想既不耽误和影响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又能快速地打开经典智慧的大门而于当下获得受用,必须找到那个大道至简、化繁为简的入门途径与方法。这个途径与方法是什么呢?
本人于多年前偶然之间闻到了传统文化,当时有幸受到一位大德的指引,从读《大学》开始修学儒、道、释三家的经典,这位大德并教给了我一套读经方法,他告诉我,运用这套方法,可以在不必花很多时间,乃至丝毫也不影响自己眼前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情况下,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当下就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多年来,我一直遵循和实践这个方法,确实感觉效果很好,很受用!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向有关学习者推介这套方法,普遍反应很好。我相信,这套方法是适合于绝大多数人的,也能够避免和克服自古以来许多人读经的弊端与误区,如果大家按照这套方法来做,一定也能省时省力,在丝毫不耽误和影响当前的工作与生活的情况下,轻松自然地打开传统文化智慧宝库的大门而获得当下的直接的受用。所以,我就不避浅陋地在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希望对初学传统文化的成年人有所启发与帮助,并恭请有识大德指教。
这套方法的核心,就是诵读。

诵读不同于阅读和解读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把诵读与平常的阅读以及解读区别开来。
我们说,诵读不同于平常的阅读。换句话说,读经典不同于“看”经典。我们对待圣贤经典,一定不要像阅读小说一样去“看”。人们阅读小说的时候,通常态度都是比较随意的,不够端正,缺乏恭敬,有的人喜欢仰在沙发上跷着个二郎腿看书,有的人喜欢躺在或趴在床上看书,有的人喜欢边嗑瓜子边看书,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圣贤经典,不仅无法得益,反而有大害!并且,圣贤经典往往都是字斟句酌,高度精炼和浓缩的,不同于小说的文字量大,辅陈很多,讲究文笔
,富有故事情节,所以容易引人入胜。
我们说,诵读也不同于解读。什么叫“解读”?比如有些人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什么叫“明明德”?前一个“明”与后一个“明”,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读着读着就停下来了,一句话,一个字,可能让你琢磨和研究半天,有的专家学者甚至钻研探究了一辈子,叫皓首穷经,结果怎么样呢?绝大多数人都不知不觉地陷到文本和文字当中去了。
解读的方法,所依凭的是个人的知识储备、经验和知见,并从人们通常的理性与逻辑出发的。用这样的方式读圣贤经典,其弊有三:一是容易被文字所困,进去出不来;二是容易被个人的头脑知见和从逻辑分析出发的思议习惯所困,于是乎就会以小人之心而度圣人之腹;三是容易受前人知见的困扰,被所谓专家与学问家们的注解所迷惑了,而无法产生自己对圣人心志的感知、感受与感应。

一两千年来,有多少人错会圣人心?

所以,这位老师告诉我,一两千年以来,大家都在读经典,但是很少有人能穷达经典的真正内涵,也就是无法领会到圣人的心法,原因在哪里?多数人都习惯于凭籍自己的成见与思议,去“解”读经典,这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读经者需要领悟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圣人的心是至真至诚、清净无染的,经典里的文字是圣人真诚清净的性德自然而然的流露,而圣人所有的教诲,其实都不过是为了引导人们恢复真诚清净的自性。因此,许多人在个人心性污染很重、妄心杂念很多的情况下,却试图以自己凡夫的理性、知见和思议之心去“解”圣人之意,怎么解都是错的,用这样的心态和方式去读经典,怎么读都不会有真正的收获和真实的受用,结果常常是悖道而驰。
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许多大名鼎鼎的学问家,出现过错解圣人之意的情况。原因在哪里?他的心无法接通圣人之心,因为他的心不够真诚、清净,他们钻到文本和文字里去了,却不懂得在个人心地上做功夫。
例如,北京某世界著名大学中文系有一位资深教授,几年前出过一部《我读论语》的书,曾经一度畅销了二十万册,我曾经专门拜读过这本书,发现这位教授的学术研究工作看上去做的很好,旁征博引,资料详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作者的文笔很流畅,议论很大胆,时时处处都带着个人的批判,乍一看似乎是一本个性鲜明又不失严谨的学术著作,但是,此书有个极大的问题:许多地方下笔过于随意,用词过于轻浮,评论过于武断,口气过于儿戏,有不少地方简直就是王硕式的玩世不恭的痞子文学的文风与口气,实在讲,缺乏应有的恭敬心,完全是作者贡高我慢、放浪不拘之心态的流露,这位教授已经年过六旬,此书大概是他给这所世界名校中文系大学生们讲解《论语》后的笔记总结,这位教授到底教给了大学生们一种怎样的价值观与思想作风呢?这实在是很令人难过和忧心的!
我们从这位教授和他这本书不难看出,自古至今大量知识分子的流弊与积习在哪里?他们大都是在自己的心不够真诚、清净的情况下,试图以己意会圣意,以己心揣圣心,其结果只能是自以为是,错解、曲解、误导他人,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样的知识分子,读书再多,学问再大,其对《论语》精髓的理解与受用,在我看来,可能还比不上中国传统农村里的许多有德行的老大爷、老大妈,这些老大爷、老大妈也许不怎么识字,但是他们从小受着传统风气和良好家教的浸染熏陶,他们的心性人格富含着仁、义、礼、智、信的基因,他们的行为面貌承载着温、良、恭、俭、让的风格,这样的匹夫匹妇,他们的内心所积淀着的就是古圣先贤所教导的人格精神,他们的身上所流淌着的就是孔夫子所传承下来的文化血脉。这就是圣贤教育之伟大,能够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民众的心灵深处,能够唤醒每个人内在本有的良知、人格与道德,能够于不知不觉之间恢复一个人的性德,能够以春风化雨之功,起移风易俗之效,能够扎深根于乡风民俗,立大本于平常日用。
所谓解读法,归根到底,是心外求道,妄心求法,门外找家亲,这就违背了圣人教育的宗旨。圣人的一切教育,归根到底是心性之学,是为了引导我们化除心性的污染,开启我们内在本具的智慧,恢复我们至真、至善、至美的性德。这是那些玩弄学问而放纵心性的知识分子、专家教授们所无法穷达的真理。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解读法一点都不可取,解读法应当只能作为辅助,读圣贤经典,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应该是诵读法。

诵读最大的讲究:不以读经本身为目的

诵读法之区别于阅读和解读,其最大的讲究与奥秘在于,不以读经本身为目的,而是借助“读经”这种形式与过程来练一项功夫,练什么功夫呢?让我们的心逐步由散乱到静定,慢慢恢复到真诚、清净的自性状态。当有某一天、或者哪怕某个片刻,我们的心在诵经的时候真正达到了极致的真诚与清净,用《道德经》里的描述——“致虚极,守静笃”,这样的心,即与圣人之心无二无别;这样的心即能与圣人之心自然接通;以这样的心,所“读”出来的意思,才是圣贤本来的意思;以这样的心,去观照宇宙、社会、人生的一切事物与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接近真理和看到实相。
所以,《大学》开篇指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可以说也为我们概括和揭示了“读经”的讲究与奥秘:读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读经这项活动与这个形式,让我们的身心能够有所“止”,也就是说,当我们聚精会神去读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能安住在经典的文字上,安住在读经的过程与状态当中,妄想、杂念自然就少了,这个状态即相当于“知止”,心有所止,然后就能得定,入静,心定则身静,身静则体安,“安”者,安泰祥和、无妄无执也,在身心安泰、全然放松、没有妄念干扰的状态下,我们的心就会如同明镜一般,自然而然地“照”见蓝天白云、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平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想不到或者想不清的事情,此即是“虑而后得”,这个“虑”与“得”其实是同时的,是我们的心在真诚、清净的状态下所产生的观照能力的自然呈现。

诵读在形式上的九个讲究

所谓诵读,从形式来讲,其讲究和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九点:
其一,用正常的匀速的声音去读。尽量出声读,但声音可以不必太大,以自己能听到并感到舒适为宜,太大了容易伤气和耗散能量,不利于聚神;当然如果身体不适的话,不出声,默读,也未尝不可,但效果稍逊。速度不宜太快和太慢,也不要一会快一会儿慢,尽量是匀速的,就象小溪流水一样,不急不躁自然而然地流淌下来。以这种不大不小的声音、不快不慢的速度、不急不躁的心态去诵读,自然而然地养成我们安定祥和的心性与气质。
其二,心、眼、耳、口并用。嘴巴出声读,耳朵认真听,眼睛仔细看,力求做到心、眼、耳、口与经文合一,用《弟子规》最后一章的话讲,“心眼口,信皆要”,从而真正达到止心一处,止心一处,自然得定入静而生发出智慧。
其三,要尽量一气呵成地从头读到尾,中间尽量不要停顿。有些地方读不懂,没有关系,照着注音往下读就是;昨天读不懂,今天突然懂了,有所体悟,心中会很欢喜,也没有关系,不要被这个欢喜所打断,继续往下诵读,直到读完。
其四,诵读的时候要端身正坐,心存恭敬,同时身体又很自然地放松。
其五,诵读之前,应该平心静气;诵读的时候,应该心平气和。心不平,就气不和;气不和,则心不平。心有邪思杂念,就无法做到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即是止邪思、去杂念。以正常匀速声音去诵读,即是平心静气之道。心平气和,即是养气、养心,即是养身。
其六,要把诵读作为每天的首要功课。尽可能每天早晨按时起床进行诵读,刷牙洗脸之后,第一件事就应该是诵读。正如早晨洗脸是为了净肤、正容,早晨诵经,就是洗心、正心。
其七,一开始时间可以不必长,从每天十分钟开始。例如诵读《大学》,读完一遍也就是十分钟,但千万不要小看这十分钟,只要我们恭恭敬敬认认真真如理如法去诵读,就象吃一顿早饭可以管一个上午,早晨这十分钟的诵读可以管我们一整天的时候,一整天都可以受用,因为这十分钟就相当于我们与圣人在一起啊,每天都有十分钟能与圣人在一起,那是什么感觉?又如同吃饭是给我们的身体补充能量和营养,诵读经典,即是给我们的心补充能量和营养。先养成每天诵读的习惯,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诵读的时间。
其八,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经,或者说一段时间内要以一本经为主课。主课一定只有一本,不能多,多则乱。《弟子规》:“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今天读这本经,明天读那本经,这本经还没有读熟、读通,就拿起那本经,心就散乱了,心一散乱就没有定,没有定就开不了智慧,无法得受用。
其九,天天如此,重在坚持,简单重复。每天诵读完之后就把经典放下,该干嘛就去干嘛。读经最忌一时贪多求快,然后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重要的是每天坚持。只要每天简单重复做同一件事,坚持几个月,就养成了习惯,这个习惯本身就是定,就是功夫,这个功夫会带给我们自信,这份功夫与自信,可以转移到做任何的事情。

诵读的妙处

诵读圣贤经典,可以说妙处无穷,我们也可以概括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诵读可以培养恭敬心。
我们诵读经典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尽可能正心诚意,端身正坐,内心的那份恭敬要体现出来,一份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恭敬心就是“戒”。恭敬心是知止的前提,有了恭敬心,身心自然可以有所止。
现代人普遍的情况,是自大傲慢,自以为是,对天地万物缺乏恭敬心,许多弊端与祸害皆因此而产生。因此,培养和恢复人们的恭敬心,可以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首要任务。而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培养和恢复人们的恭敬心的过程。
所谓恭敬心,我们可以打个比方说,就象一个人到异国他乡去求学,几年都没有见到父母亲了,突然有一天接到父母亲的来信,捧起父母亲的信,就如同父母亲在面前一样对着自己说话一样,那份亲切感,那份恭敬和喜悦,是发自内心、油然而生的。
同样,当然捧起《大学》来诵读时,好象孔老夫子、曾老夫子就在我们面前,满面慈祥,对我们谆谆教诲,我们内心的亲切感、恭敬与喜悦就会油然而生,我们自然就不敢也不会跷着个二郎腿、斜歪着身子去读经,自然就会端心正意,这个时候,即使你还没有读经,身心已经得到受用了。这叫形式等于内容,形式大于内容。如果忽略这个形式,丧失了恭敬心,即使读再多经,也会一无所获,一无所成,乃至适得其反。
其二,诵读是养定和训练专注力的妙法。
例如读《大学》,读完一遍虽然只有十分钟,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如果这十分钟内你一点儿都没有走神和读错的话,表明什么呢?这十分钟内你的心是定的,因为你的心都全神贯注在经文上,嘴巴出声读,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眼、口、耳跟经文是合一的,这个过程就是养心,养心就是养我们的定力。
因为我们平常的时候,都是思七想八,患得患失,杂念纷飞,妄想太多,通过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诵读,可以有效地去除杂念,止心于一处,这是养定的妙法。养定的前提,是我们有恭敬心的护持。
我们知道,曾子写作《大学》,孔子杏坛讲学,老子写《道德经》,佛陀讲法,他们都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呢?都是在身心安定祥和的状态下。当我们身心足够安定祥和的时候,内在的智慧自然而然会流淌出来。在诵读的过程中,当我们的心足够定的时候,那个心最容易与圣人的心接通,那个时候最容易感受、感知和感应到圣人的意思。
第三,诵读圣贤经典能开智慧。
经典中如果有古汉字音不会读,基本意思不理解,我们当然可以适度看看注解,也可以适当看一看现代白话文翻译,但只是一看而矣,千万不要过度依赖他人的翻译与注解。只有你在安定祥和的状态下读出来的意思,才是经典中真正的味道,才是你自己可以收获到的东西。经典中的味道是“读”出来的。
第四,诵读的过程,就是不断觉悟、开悟的过程。
我们每读一次经典,都会有收获,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两遍有两遍的体会,很多文句可能我们今天不懂,明天突然就懂了一点点,后天又懂得了一点点,表明你的心在不断地开悟。开悟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有一天,小悟积累成大悟,量变引起了质变,我们的心性与气质就能变化过来。
其五,诵读经典,是开发右脑的绝佳途径。现在的科学家、教育学家都在提倡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右脑的记忆力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右脑的反应速度是左脑的3万倍。右脑天然地具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诵读经典,是开发右脑的非常简易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当你把一部经典诵读到一遍、两遍、十遍、一百遍,有一天自然就会背诵,叫久读成诵。儿童在大人正确的引导和带领下,养成诵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可以从小不知不觉地培养过目不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应对现在的应试考试,会非常轻松容易。
其六,诵读要一门深入,一心专注。所谓一门深入,就是一段时间只专注读一本经。比如,这三个月我选择以《大学》为主课,那么,我就把诵读《大学》作为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在我们诵读《大学》期间,《大学》就是我每天最重要的和惟一的功课,其间尽量不要夹杂诵读别的经典,直到有一天我把《大学》基本上读熟了,基本道理读懂了为止。
所谓读熟,可以一百遍为标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到一百遍以后,对经典的篇章文句基本上很熟了、甚至差不多能背了,基本义理也明白了,就可以暂时放下这部经,再去诵读别的经,选择别的经作为主课。
所谓一心专注,是说在诵读《大学》期间,要让我们的心始终安住在《大学》这本经上,我们平常遇到的每个人、每件事,乃至接触到任何其他学习资料,都是在帮助我们体悟《大学》这本经里面的内涵。今天遇到一个人,突然就让我们想起来,“噢,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明天遇到一件事,突然又想起来另外一句话,“噢,原来这句话是这个意思”,这种的体会将会越来越多!
其七,一门深入,然后就能一通百通。我们打个比方说,好比一个皮球,球面上每个点都有一条直接通往那个球心的直径,这个球心,就是那个连通一切包容万物的“道”。任何一本经典,既然已经被无数古圣先贤定为经典,都可以作为我们悟道的门径。当我们把一本经读到上百遍、乃至更多,悟透了其中的“道”之后,再拿起任何其他的经典,你会发现,基本义理其实是相通的,没有太大的障碍,只是表达上的深浅而矣。这就叫作“一通百通”。
其八,经典诵读的次第。本人是从读《大学》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当时我的老师告诉我,《大学》虽然只有2500字,却概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道理与原则,概括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堪称是儒家文化的“心经”。我听从他的意见,花了大约三个月时间专门诵读《大学》,差不多读到一百遍,发现自然而然就会背了,基本意思也明白了。然后按照老师的意见,用三个月的时间专注读《中庸》,《中庸》是五千字,相当于《大学》的扩展和解释。《大学》《中庸》加起来只有七千五百字,可以说概括了儒家思想与心性哲学的精华,而且这两篇文章,文气都特别好,把这两部经分别读到一百遍,对儒家经典文本和古汉语的陌生感与畏惧感没有了,亲切感能建立起来,基本义理有所掌握。接着,我的老师建议我去读《孝经》,这部经虽然只有大约2000字,也是博大精深,我花了差不多两个月时间专门读《孝经》,也是基本上读到会背,有《大学》《中庸》作基础,对《孝经》的理解相对容易的多。当然,这期间老师都有一定的讲解。然后,老师建议我,可以花半年的时间去读《论语》或者《道德经》,先读哪一部都可以,我的选择是先花半年时间读《论语》,再花半年时间读《道德经》。再后来是《孟子》、《礼记》等经典的学习。通过以上经典的诵读,我感觉自己慢慢地迈进入了传统文化智慧的大门,感觉很受用。我的体会,以上诵读的次第,是适合于多数人的。
在此期间,出于个人强烈的兴趣,我还坚持诵读佛经,也是参照上述方式,前些年主要是读《无量寿经》,近几年主要诵读《金刚经》。我的体会,佛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诠释的是至为高深而又无比实用的宇宙哲学,通过对宇宙哲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儒家文化经典。
其九,既要诵读有形的经典,更要学习无形的经典。真正的经典其实不是那个文本与文字,而是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工作和生活本身,所以,经典里面的每句经文,都应该对照我们各自日常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来理解、体悟,并最终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去。我们要做到既充分地尊重经文,又不要陷到文本里面,不要被文字所困住。说到底,读经只是做功课。做功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更有智慧和能力去面对每天的工作与生活。圣人告诉我们的一切真理,都不会离开日常生活中的常情常理。所有的学习,最终要落实到我们的心性与行为实践上来。一个人,哪怕他没有读过经典,乃至没上过学、不认识字,如果他能够把每天面对的人、事、物都正确妥当圆满地处理好,他就是真正的高人。因为他做到了。智慧与德行的表现,不是我们读了多少书,而是我们在工作与生活当中能够获得真正的自在。
以上分享的只是个人作为一个人成年人诵读经典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而矣,至于儿童诵读经典,以及如何引导儿童诵读经典,我以为有着更多的讲究,也有许多值得国学界同仁们共同探讨和总结的地方,不是本文以及个人智慧经验所可穷究的。
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读经典,不是为了做学问,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领会圣人智慧的精髓,从而能够调整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的行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获得当下真实的受用,这个受用的表现,即是《论语》开篇所揭示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正确的学习,一定会有喜乐相伴,也一定会有道友相伴相应,一定能涵养出温雅和悦、挺拔高远的君子气度,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