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美国十大同性恋电影大盘点

2006-12-19 03:56阅读:86
潮流:美国十大同性恋电影
《高潮艺术》High Art 1998   剧情:画报社女编辑Syd事业、恋爱(与男友的)两不得意,
  点评:这部影片在视觉上是出色的,似乎每一个镜头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构图、色彩、用光都给人很爽的感觉。在并没有很多刻意表现的情况下,戏显得很真实,当然这很可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影片中吸毒的场面多了些,颓废生活的调子大概是安排好的,但显得肮脏和令人反感。压抑的悲剧结局表明了导演的目的:不管是什么性别的恋情,在面对野心、毒瘾、颓废生活的作用下,都会是一团糟。 其实,这份并不太重要的名单,似乎更应该登在社会学杂志上,而不是娱乐杂志上,对于我们这些并不太熟悉同志文化的中国观众来说,尤其如此。此外,在美国人列举了十大同志影片之际,我们也不能不想到一些未被列入的佳作。英语片中至少还有《我心爱的爱达荷》、《莫里斯》、《爱灵顿》(爱与痛的边缘)、《全蚀》等佳作,虽然很多并非当代题材,但对同志影片的贡献不容忽视。法国的《野兽之夜》也是同志导演用生命写成的激情乐章;《可诅咒的草坪》站在女同志的角度以幽默诙谐的以手法写出当代同志的观念,也是佳作之一;《那些爱我的人将乘火车》,虽然不是一部标准的讨论同志爱情的影片,但其中时时不忘而又豁然潇洒的同志感情,是当代欧洲对同志爱态度的写照。德国的《男人放轻松》也不是同志影片,但其中异性恋者被误会成同性恋者,因而产生同情理解的故事,也是颇堪玩味的。我们视野中的日本电影似乎只有大岛渚的两部以同志为题材的影片值得关注,甚至澳大利亚都有一部《迷魂井》而香港则有王家卫的《春光乍泻》。这样多的同志佳作拥塞在我们还很狭窄的视野里,相信世界影坛还一定有更多的优秀作品未被我们接触。90年代的确是同志电影崛起的十年,也是同志电影由非主流踏入主流电影行列的十年。也再一次相信,未来的十年,我们
将看到更多、更有水准的同志电影,这不仅意味着电影行业的解放,也是社会进步、宽容的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