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张景云:哈佛的期待眼神

2024-04-24 13:01阅读:
张景云:哈佛的期待眼神
哈佛的期待眼神


作者:张景云 原载:《今晚报》2024年3月18日第15版
  听人说,来哈佛大学参观游览,时间再紧,也要到校园里约翰·哈佛先生的铜像前打卡,否则,会留下遗憾。
  那天下午,我在哈佛校园游览,穿行在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之间的小路上,寻找着哈佛先生的铜像。走过一片绿地,远远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一尊铜像在不停地拍照……我急忙走了过去,一看,果然是要寻找的那座哈佛铜像。不过,他并不是我想象中垂垂老矣的样子,而是一位文质彬彬的帅小伙。他身着学者的服装,坐在椅子上,腿上放着一本书
,充满期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铜像周围聚集了不少人,大家排队等着拍照。有很多人,都站在铜像下面石头底座上,用手摸着哈佛先生脚上的那只皮鞋留影拍照。也许是摸过的人太多了,鞋上竟有一层包浆,泛着光泽,像是被岁月镀上了金,让人浮想联翩……据说,来校园里,摸一摸哈佛先生的皮鞋,能够带来好运,考上理想的大学。我虽已年过花甲,但也想讨些智慧。
  三百多年来,从哈佛校园里走出许多科学家、国家政要、文化名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其中有白肤色的人、黑肤色的人,还有黄皮肤的中国人。它不仅传播知识,还启迪求学者的智慧。哈佛大学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可能是哈佛先生当年没想到的。
  1638年深秋的一天,只有三十一岁的约翰·哈佛先生,躺在波士顿查尔斯镇老城区一间低矮的小木屋里。重病缠身的他,生命接近终点了。望着查尔斯河对岸的那所刚刚组建不久的新市民学校,他心中有无限的感慨和遗憾。家境殷实的他,怀揣着梦想从英格兰来到北美新大陆,虽然结婚几年了,但没有孩子。他想成为查尔斯镇教堂里的牧师,但糟糕的身体给他留下的时日不多了。作为新大陆的移民,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可生命垂危的他,还能做些什么呢?经过慎重考虑,他立下遗嘱,将自己全部财产的一半(约值780英镑)和全部藏书,捐给查尔斯河对面那所新成立的学校。他将自己对这片陌生土地的感情和希望,都寄托在这所学校身上了。安排完所有的后事,哈佛先生用尽全身力气,向着查尔斯河对面投去期待的目光,而后慢慢闭上了眼睛……
  这是学校接受的最大一笔捐款,是当时政府财政拨款的两倍。校方将它用在改善教学设施、添置教学用品上,弥补经费不足。最终,校方经过研究决定,以约翰·哈佛先生的名字来命名这所学校。从此,哈佛学院诞生了,后又改名为哈佛大学。经过一代代哈佛人的不懈努力,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它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升起在查尔斯河畔,照亮了哈佛先生临终时的期待眼神……这让我想起梵高的那句名言:“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
  1884年,一位艺术家准备为约翰·哈佛先生塑像。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哈佛先生并无画像传世,如何塑像成为难题。他灵机一动,找来校园里三个年轻帅气的学生做模特。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创作,艺术家终于完成了校园里标志性的哈佛先生塑像。艺术家在塑像的底座上刻着三行文字:约翰·哈佛,创始人,1638。——尽管哈佛先生不是学校的创始人,只是捐赠者,而塑像也不是哈佛本人;但这些在后人的心中都已经不重要了,每当人们来到这里,见到端坐在石头上的年轻潇洒的塑像,拜谒者们自然会想起当年风度翩翩热心教育事业的哈佛先生,想起他弥留之际投向查尔斯河对岸那期待的眼神……雕塑者只是抓住了与哈佛先生相关的某种念想和精神,就让后来者有了一种念兹在兹的思念与敬仰。雕塑者也抓住了艺术的本质,即让爱、思想、人类文明闪光。
  伫立于铜像前,我感慨万千,仿佛看到,每一个走出哈佛学府的人,都要回眸注视那座铜像。我想,当一个人已经走得很远了,他身影虽不能铺满大地,但声音一定传得很远,而那期待的目光会久久珍藏在后人的记忆中……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