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许新复:元稹的职场与情场

2024-06-24 00:41阅读:
许新复:元稹的职场与情场
元稹的职场与情场

作者:许新复 原载:《今晚报》2024年6月11日第19版
  2023年10月,在陕西咸阳发现了唐代诗人元稹第二任妻子裴淑的墓地。裴淑与其生活相伴时间最长,夫妻常有诗书往还感情颇深。
  中唐时期,元稹与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开一代诗风,两人并称“元白”。其诗赋、古文、传奇(小说)俱佳,为杰出文学家。元稹21岁走上仕途,自校书郎到宰相高位四起四落,曾与多位女子情感缠绵,以情诗著称。
  唐大历十四年(779),元稹出生于河南洛阳,为
北魏鲜卑族宗室后裔。八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母亲教其读书,艰难度日。元稹发奋勤学,致力仕途。《新唐书》载:“元稹,字微之。……十五擢明经科,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性明锐,遇事辄举。”元稹初任校书郎,后再次科考获第一,任职左拾遗,进入谏官之列直接参与朝政。他满腔热血,敢于进言,一时得到唐宪宗赞赏。殊不知,他因锋芒太露触犯了当政的权贵,被贬为河南县尉。三年后,已任监察御史的元稹出京办差入住华州驿站上厅,恰遇大太监仇士良到此,非要他让出房间。元稹拒绝,却被其下人鞭打驱赶。事后,皇帝却斥责元稹“有失臣体”将其贬官外放。元稹深受刺激,切身体会到官场的腐朽黑暗,但为了前途,只好暂时隐忍。
  在恶势力面前,元稹并没有屈服。后来,他奉命出使剑南东川调查办案,秉公执法,大胆弹奏不法官吏,平反冤案错案,保一方平安,受到民众赞誉。主政通州期间,他引导百姓开荒,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唐穆宗继位后,因喜爱元稹诗赋,器重他的才华,擢升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但没多久,他就被奸相李逢吉与宦官联手诬告而免职外放越州。唐文宗登基后,元稹又被起用为尚书左丞(相当副宰相)。他焕发当谏官时的锐气,整顿官员队伍,肃清吏治,将违法乱纪的七位朝臣贬谪出京。震动朝野之际,支持他的宰相王播突然去世,元稹再次受排挤,被贬为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一年后(831),在镇署任上病逝,年仅52岁。元稹为官,始终秉公执法,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有良好的操守和政绩。
  作为诗人官员,元稹个性鲜明,情感丰富。他尤其擅长情诗,不仅写给妻子也写给恋人情人,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年轻未婚时,元稹曾寓居山西蒲州,与远亲表妹崔莺莺相识,被其才貌吸引坠入爱河,经历了一段难忘的初恋。多年后,元稹以此为原型写出传奇小说《莺莺传》,于叙事中精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了崔莺莺的独特形象,语言充满诗意美。此书传至后世又称《会真记》,被剧作家王实甫改编为元杂剧《西厢记》。
  唐贞元十九年(803),元稹与白居易同科登第任秘书省校书郎。从此,二人结成生死不渝的好友。这一年,元稹娶洛阳留守韦夏卿小女韦丛为妻。婚后夫妻恩爱,只是收入不多生活窘迫,尤其长安无房,家在洛阳,聚少离多,家务事全靠贤慧的妻子操劳。七年后,韦丛不幸早逝。于是,元稹便有了《遣悲怀三首》这组追悼亡妻的不朽诗篇。诗中,元稹用层层递进深入的笔法,抒发了对妻爱去世的无限哀伤与怀念。“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等诗句,最为人称道。他还有一首《离思》中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语言奇幻,意境朦胧,言简意赅,表现出悲情姻缘的无限惆惋。
  元稹出使梓州时,与成都歌姬薛涛亦有一面之缘。薛涛多才多艺,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都与之有过交往。元稹亦欣赏其才华,与比自己大的薛涛相互倾慕,多次诗酒相会。三个月后,元稹奉调返回长安,薛涛赠诗道:“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元稹回复云:“别后相似隔烟水,菖蒲花开五云高。”长安与西蜀相隔数千里,两人的门第、年龄相差悬殊,只能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姐弟恋”。
  815年,元稹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州),后来被临近的涪州刺史相中,与其女裴淑喜结良缘。裴淑温柔贤惠,喜抚琴吟诗,两人情投意合。元稹称赞妻子:“通州之人莫可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因官差调动频繁常年难回家,元稹心有愧疚赠诗写道:“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裴淑含泪作诗《答微之》表示愿生死相随。元稹故去约五年后,裴淑病逝。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