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京剧《白蛇传》——《断桥》一折分析

2007-01-24 14:15阅读:2,082
京剧《白蛇传》是半个世纪以来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由 田汉先生编剧,王瑶卿先生设计唱腔。该剧构思巧妙,剧情张弛有度,曲折动人。人物塑造个性鲜明,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令人心旷神怡。从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毁塔,全家团圆止,中间包括结亲、酒变、盗草、索夫、水斗、断桥、合钵、倒塔等情节,塑造了面对爱情英勇、果敢和无畏的白蛇的形象,把《白蛇传》的主题——敢于冲破人神界限,为爱情牺牲一切的反抗精神和坚强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酣畅无遗。
其中,《断桥》一折更是戏曲舞台上常演的作品。
作为一个折子戏,其故事的选取,大都是从人物情感的显现之处入手。《断桥》的开端,就是白素贞与小青姐妹二人从水漫金山的战场上撤退下来的情景。[西皮导板]“杀出了金山寺怒如烈火”,表达了白素贞的满腔激愤。在她索夫失败之时,又路过了西湖断桥——这曾使她动情而忘我地投入爱恋的往日风景,不觉触景生情,悲从中来。[散板]“看断桥桥未断,我寸断了柔肠”,低回委婉,体现了白素贞感怀往事的情怀。
在一个不大的篇幅和一段不长的时间里,要把观众吸引在剧情之中,开端时就要出现引人关注的事件或者人物独特的个性以及情感表现,然后紧紧扣住这一头绪,环环相连,步步推进,走向高潮。《断桥》正是这样,在开端不
久就以逃下山的许仙出场,又挑起了小青的愤怒之情和报恨的杀心。白素贞要劝阻小青高举的利刃,要保护许仙临危的性命,更要对许仙晓以大义、痛责其行为带来的后果;戏就从这样的矛盾状态中展开,如同不平静的潮水一般,一波一波汹涌不止……
“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是《断桥》一折的主要唱段。白素贞金山兵败后,在小青的保护下,来到西湖边。此时,悔恨万端的许仙也逃至西湖断桥边。夫妻重逢,白素贞悲、恨、爱、怨交织心头,唱出了这个十分感人的大段[西皮]唱腔。这段唱采用许多长短不一的句子组成,这样便于抒发人物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这段唱的[导板]是在极为紧张急迫的气氛中唱的。在阻拦了小青以后,白素贞决定把真情告诉许仙,唱腔转入[原板],开始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叙述,词意恳切,情绪缓和。这一段唱的内容虽然是叙述性的,但叙述得却很有感情。这段唱多在中音区行腔,节奏的快慢变化和感情的变化结合得巧妙紧密。为不使许仙受惊,[原板]的头两句,旋律婉转舒展,很柔和,很亲切。“妻本是峨嵋一蛇仙”,这是白素贞想说而又不敢说,许仙想知道而又不敢知道的。此时,白素贞虽以下定决心,但还是有些担心。所以,“一”字行腔以后,用了一个小的停顿来表现人物的犹豫、矛盾。“蛇仙”两个字很紧凑,很突出。转入[二六]以后,唱腔由慢速变为中速。在唱到“我为你仙山盗草受尽了颠连”一句时,“颠”字的几板行腔,吐露了白素贞的辛酸、悲切,使得白素贞为救许仙历艰涉险,几乎丧命的情形,又浮现在观众眼前。唱段的最后一部分由十一句[流水]和一句[散板]组成,节奏逐渐加快,表现白素贞由哀怨的诉说,转为愤怒的指责。她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愤。最后一句[散板],情绪相当复杂,这里有对法海的恨,有对许仙的怨与爱,也有对自己不幸遭遇的哀叹,这些情感全都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
“你忍心将我伤”这段[西皮快板]也十分有特色。这段唱词结构不是规整的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既有六字、七字、八字句,又有长短不一的垛句。根据剧情的发展,这段唱很能出“情”。整个段子几乎没有使腔,虽是唱但近似于说,是满含深情的诉说与责备,很能表达白素贞当时的感情。此外,虽是[快板],但“快”与“慢”的变化、对比,安排得十分巧妙,听起来像是有一种内在的弹性。唱段里的四个“你忍心”,第一个是平稳的,第二、第三个加快,第四个又慢下来,从“只杀得云愁雾散”一句起更慢,白素贞泣不成声了。然后“手摸胸膛想一想”又催上去,最后“来见妻房”再撤下来。这种快与慢的变化,与人物感情的变化完全协调一致的。
当许仙已再三表示他全然明白了眼前的一切,不再犯以往的错误,而小青也最终表示可给许仙一个改过的机会时,白素贞腹中的小生命也急着要到人世来享受生活了。昔日的断桥景色依旧,情感复归,一家团圆。一个有意境的结尾,让观众在美好的体验中看到了故事的完成。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