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港沟
昨天去了木港沟,回来就一直琢磨“港”字读音的演变问题。 大体了解,港字的古意中,三点水做江河解释,巷为小的道路,港即“江河的小的分支”也就是支流的意思。而作为船舶停靠之处的意思是后来衍生的,大概支流汇入干流的地方,大体上都会有港口吧。
港字的中古音是读gang的,但从1886年出版的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看,19世纪的北京,“港”字只有一个读音,读jiang3。即,清朝北京人,是管香港叫“香jiang”的。
而现在,“港”字在北京有了两个读音,通用的读gang,比如香港、天津港、旅顺港、连云港等;而很多地名,则仍然读jiang,比如昨天去的门头沟木港沟,还有门头沟的北港沟、南港沟,海淀石景山交界处的白石港,房山东港、元港等,大体上都是山沟,或许过去曾经是河流的支流,现在只作为地名,但来源更接近古意。而像木港沟、南港沟、北港沟,可能旧时就叫木港、南港、北港,否则就成了北沟沟、南沟沟、木沟沟了,而白石港、东港则是旧称延续至今。用百度搜了一下,在地名中,把港读为Jiang的并不限于北京,比如天津的双港、山东荣城的港西镇等,也都是读做jiang。
即,在北方话中,港字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从中古音的gang,演变成jiang。而到了近现代,又受南方影响,做港口讲的时候,读gang;而在地名中作沟壑解释时读jiang。
只是推测,还望方家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