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由于研究课题的缘故,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搁置很久的读书习惯最近不得不捡起来了,诚然,虽然是抱着完任务的目的,但是,无形中也一直暗暗鞭策自己,约束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曾经是学校主厅的标语,所以刚踏入工作岗位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就鞭策着我,让我深受启发,因而在看到《陶行知教育文集》这本书的书名时,着实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暗暗希望通过拜读它能打开思维,为课题研究指出一条明路,对今后的教学也能有所裨益。
这本书由陶研界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胡晓风主编,文集从《陶行知全集》精选出207篇,可以说汇集了陶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不仅是诗人、教育家,更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行动理论家,他凭借宽广的视野和深入的研究,倡导教育应该贴近人民大众、贴近生活,富有时代特色,他主张的观点有建设性且有可操作性。文集体现了他主张的“生活即教育”、“行知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其中“生活教育之特质”、“社会即学校”、“读书与用书”等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个人觉得他所倡导的理论是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有必要好好研究与思索学习的。
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了生活教育,他认为学校教育理论性较强、很多是空洞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才是成功的教育。他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有鉴于此,在课堂里,教师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的灌输甚至斥责。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体悟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不仅使学习目标得以实现,而且在改变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旧局面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做事能力,教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并
由于研究课题的缘故,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乏,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搁置很久的读书习惯最近不得不捡起来了,诚然,虽然是抱着完任务的目的,但是,无形中也一直暗暗鞭策自己,约束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曾经是学校主厅的标语,所以刚踏入工作岗位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就鞭策着我,让我深受启发,因而在看到《陶行知教育文集》这本书的书名时,着实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暗暗希望通过拜读它能打开思维,为课题研究指出一条明路,对今后的教学也能有所裨益。
这本书由陶研界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胡晓风主编,文集从《陶行知全集》精选出207篇,可以说汇集了陶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陶行知先生不仅是诗人、教育家,更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位行动理论家,他凭借宽广的视野和深入的研究,倡导教育应该贴近人民大众、贴近生活,富有时代特色,他主张的观点有建设性且有可操作性。文集体现了他主张的“生活即教育”、“行知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其中“生活教育之特质”、“社会即学校”、“读书与用书”等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个人觉得他所倡导的理论是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人都有必要好好研究与思索学习的。
陶行知先生倡导并实践了生活教育,他认为学校教育理论性较强、很多是空洞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实在的教育,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那才是成功的教育。他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有鉴于此,在课堂里,教师不应该不问青红皂白的灌输甚至斥责。其实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体悟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样不仅使学习目标得以实现,而且在改变居高临下传授知识的旧局面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与做事能力,教他们学会观察分析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