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为什么改为西安?
2023-03-25 06:32阅读:85,181
昨天(3月24日)晨练期间,有“练友”问我:“长安是什么时候改为西安的?为什么要把一个好端端的长安改为西安?”我回答不上。作为一个在西安居住了整整65年的“老西安”,对这样一个基本常识问题,应该有所了解,但我没有做到,不能不引以为憾。
多年以前,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有人对40个城市改名的“质疑”,其中就有陕西的长安改西安,陈仓改宝鸡,盩厔改周至,鄠县改户县;外省的,有浔阳改九江,汝南该驻马店,琅琊改临沂、幽州改保定,庐州改合肥,河东改运城……当时看到这些材料,我没有进行过认真思考,认为这是属于国家民政部门的事。如今,“练友”直接问到我“长安为什么改为西安”,我该认真面对,弄清楚这个问题了。于是,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找到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史料。我略加整理,写出来,权作一份不一定准确的答案。
西安,曾经是十三朝的古都。这十三朝分别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汉献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历时1129年;其中的西周276年,秦178年(从秦献公开始),西汉214年,唐朝272年,其它各朝,多的二三十年,短的只有几年。这十三个建都于西安的王朝,他们把都城的名称,不都是叫长安或西安,而是有不同叫法:
西周把都城叫“沣镐”。“沣镐”分别由周文王和周武王所建:周文王建“沣京”于沣水西侧,周武王建“镐京”于沣水东侧(分别在今西安长安区)。
秦国把都城建于渭河两侧,叫“咸阳”(在今西安西北角,一部分归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咸阳,一部分归西安的未央区)。
刘邦建立汉朝后,定都长安(在今西安未央区)。当时,那块地属秦朝的管辖,为秦始皇弟弟长安君的封地。刘邦的谋士们认为,“长安”,有长治久安的含义,建议都城以长安命名。刘邦采纳了这个建议,西汉都城就叫“长安”。
西汉末年,王莽推翻汉朝,改国号为新,把长安也改名为“常安”。
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定都于长安。建国后第二年(582),敕令在长安东南(即今西安市区)兴建大兴城,把长安改名为“大兴”。
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后,把“大兴”改为“长安”。
到了宋朝,把原来长安城改为“陕西路”。“路”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的行政建制,在“陕西路”之下,还有类似“长安县”这样的名称存在。
到了元朝,一度成为忽必烈第三个儿子安西王的封地,原先的“长安”,被称为“安西”。后来因为安西王反叛,便随而把“安西”改为“奉元路”(有尊奉元朝的意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把“奉元路”立即改为“西安路”,寓意西部安宁。明太祖朱元璋是把长安改为西安的始作俑者,确切的时间是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在明朝将军徐达夺取“奉元路”之后。改名的。其目的,就是消除“奉元”影响,企盼西部安宁,人民安居乐业。
明朝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陷北京,建立大顺王国,改西安府为长安府,称长安为“西京”。
清朝以后到现在,原来的长安城,一直叫“西安”,但“长安”还在,或叫长安县,或叫长安区。如此而已。
西安有一个广告词:“千年古都,常来长安”。意思是,千年古都长安,常来这里看看。把广告词改为:“千年古都,常来西安”,也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