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类学界吹响了冲锋号---读《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上、下)有感
2022-03-18 09:29阅读:
由徐杰舜老师和韦小鹏老师主编的《新生代人类学家之路》(上、下)看完了,心里感触很深,特记录如下:
1、
我1984年到国家民委干外事工作,一直和民族学人类学打交道,但总是感到自己是个行政官员,离真正的民族学家和人类学家还差的很远,所以,2017年退休后,我认真阅读人类学的著作,包括庄孔韶老师的《人类学通论》和高永久的《世界民族纵论》等等,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民族学和人类学学术会议,向专家学习并力求和学者打成一片。徐杰舜老师我们很早就认识了,我记得是在一次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世界大会上认识的。后来,他把我写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及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刊登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上了,那是我第一次挤进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圈。我曾陪一位副部长访问澳大利亚,他在网上查询资料看到了我写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及对我国民族工作的启示》,还表扬了我,说我们应该成为学者型官员。
2、
正向朱炳祥老师在本书的《跋》中写道:“人类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不是仅仅依靠书斋中的知识学习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学者,它还需要长期的田野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的诸多条件。人类学实际上已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实际上的反学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处理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经验的复杂性。人类学者是在一种营养丰富的综合滋养中生长出来的,在此种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是:从事人类学研究是出自心性的诉
求而不是功利的目的。”书中的64位新生代人类学家都是差不多70后80后,他们都是从心眼里喜欢人类学的并愿意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
3、
正如徐杰舜老师说:“他们的主要特征是:专业上基本上都是人类学出生的博士,受过较为完整的人类学训练;学理上惯常于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的经验为基础,自觉应用并反思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术上大都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跨学科互动,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牵手,开拓人类学分支学科;方法上大都有比较固定的田野点,具有扎实的田野功夫和田野经验;他们学术视野开阔,大都有海外留下或访学的经历,努力使海外研究的探索与中国经验相结合;最后,学科意识强烈,生命力旺盛。”
4、
在中国民族学界和人类学界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标志着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新生代的崛起和诞生;同时也是一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著作,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IUAES(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北京中期会议、第十六届IUAES世界大会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队伍。这样一支学术品位很高的学术队伍,在人类学中国化的道路上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风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将发挥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作用。
当然本书也有以下不足:
1、
仅凭这64人就能代表中国人类学界的新生代似乎不够全面,至少从韦小鹏文中的图表就能看出,中国的西北和东北没有代表入选,比如兰州大学的徐黎丽、李静和王海飞等,再比如延边大学的朴今海和云南大学的关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继焦等等。
2、
中国的民族学界和人类学界学派林立,人才济济,相关组织也很多,如,“中国人类学会”、“中国民族学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等等,每个学会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和固定的学者,他们偶尔也有交叉,而这本书主要是在“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范围内征稿,所以,难免漏掉一部分新生代学者。
3、
正因为如此,64位作者中,多师从于某某某几位教授,给人一种代表性不强的感觉。
当然,这还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它至少给中国民族学界吹响了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