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2020-12-18 19:29阅读:597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X
“杜衍县,战国时名衍邑,西汉置,县治位于今南阳市潦河镇。”这是南阳陨石邮局为配合“访古寻踪”公益团队启用的第一枚宣传邮戳主文字。由此标明这次活动主题:寻觅消失的古县~杜衍县
“杜赫为秦将,其子孙食采于南阳衍邑,时人称为杜衍”,第二枚邮戳主文字进一步说明杜衍县的来历,配图为秦大将军杜赫在杜县曾经使用过的国宝级“杜虎符”
第三枚邮戳开门见山“杜周,南阳杜衍人也。。。初,杜周武帝时徙茂陵,至延年徙杜陵云。”这是出自《汉书?杜周传》中的“前言后语”,其中介绍了杜周第三个儿子杜延年,他们先后迁徙今天的西安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寻根溯源,天下杜姓家族京兆郡的繁衍脉络应该是这样的:春秋时期,位于今西安杜国的杜伯(杜姓始祖),被周宣王误杀,其后人四散逃离,大多避难于中原。其中,秦大将军杜赫的曾祖父杜洩逃奔楚国“杜赫为秦将,其子孙食采于南阳衍邑,时人称为杜衍”,其后,杜周及其第三子杜延年在南阳杜衍县形成了一代开山之祖。汉武帝时,父子俩先后又被朝廷做为豪族强行迁回西安,从而形成杜姓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望郡——京兆郡。
杜姓繁衍生息近三千年至今,已经位居百家姓中的第53位,南阳也已成为国内较大的杜姓集居地之一曾经的杜姓发源地,肯定散居着杜周、杜延年的后裔,有待我们去寻访、发掘与识别。
唐代大诗人杜甫,人称“老杜”,以及“小杜”杜牧,他们祖籍分别是襄阳及西安,如果寻根溯源,他们都是杜周杜延年的后人。杜甫属于襄阳郡望,认可镇南大将军杜预是自己的十三世祖,这是有谱可查的。杜甫在30岁的时候,写了一篇《祭远祖当阳君文》而流传后世。在南阳独山脚下发现的杜预碑就是其后人杜昌翁立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1279年)。正面楷书“晋当阳侯,杜公之祠”,阴刻铭文最后明确:“南阳杜衍为当阳侯祖居。”杜佑,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唐朝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其先祖也是杜衍县的杜延年笔者查阅了几种京兆郡的杜氏族谱,无一例外的名列“杜延年”为始祖!
我们“百度百科”一下杜甫的“家世背景”可以互相印证:杜甫远祖为汉武帝时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父杜依艺为巩县令,遂居巩县(今属河南)。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巩县。。。。。。
综上所述,杜氏家族繁衍生息二三千年来,都是有谱可查,有史可寻的。就像在南阳,凡是姓杜的相遇,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南阳姓杜的不乱谱”!
(杜全山)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访古寻踪,查经问典,确认历史上的杜衍县遗址。。。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人民文学出版社《杜牧年谱》杜牧世系表。。。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台湾版《唐杜君卿先生佑年谱》杜氏派系表。。。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清代京兆郡峡山杜氏重修族谱,名列杜延年为始祖。。。 邮戳印证京兆郡杜氏家族的繁衍脉络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