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基层队长
2014-01-15 09:03阅读:638
2011年测试公司基层队长培训班毕业论文
如何当好基层队长
元月下旬,渤海钻探油气井测试公司举办了一期为期一周的基层队长培训班。培训班的内容涉及面很广,包括团队管理、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等等。培训班开始时,公司人事劳资科就给参加培训的每个队长留下了论文题目——如何当好基层队长。我认为,作为专业的油气井测试公司,若把渤钻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生搬硬套,势必会造成不切实际的不良后果,因为我们的前线测试队伍毕竟不是拥有钻机、泥浆泵、野营房和各种辅助设备的几十人的钻井队,我们的队长只能管理四五个人,实质上就是班组长。于是,我们公司的所谓队长其实与真正管理几十号人的钻井队长或者井下作业队的队长所起的作用是根本不同的。我们公司的队长在实际生产中不但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而且担负着操作者的角色,这是我们公司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至于写论文,我就姑且把我们这种“队长”称之为“管理人员”或“管理者”吧。
如果把我们公司的主管级领导比喻为球场上的教练,那么基层管理人员就可以比喻成队长——不但要在球场上指挥队友共同进攻,更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们是企业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又是企业人才的后备军。无数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从基层做起。因此,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呢?这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就我个人的想法对此问题做一下探讨。
一、过硬的专业能力
基层管理者(队长)既是管理者,同时又肩负了具体的工作和事务,所以个人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是在组织中“让人心服口服”为前提。同时,企业(公司)的各种业务培训一般也是通过基层管理者进行的,所以业务能力对基层管理人员来说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
1.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具备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2.
熟悉自己专业范围的工作内容、程序、方法、技巧,熟练运用本专业工具的才能。
3.
业务精通,科学决策、组织、协调沟通能力。
二、优良的品德素质
1.
以公司、集体利益为重,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2. 具有宽阔的胸怀。
3. 具有公正用权意识。
4. 具有求真务实作风。
5. 具有理智的感情。
优良的品德是走好人生道路的必要条件,也是带班管理的资本。优良的品德,是好学、善良、真诚、勤勉、进取以及宽阔的胸怀、正派的作风、表里如一的形象方面的总和。
三、相适应的文化素质
全民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文化水平普遍较高,同时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办公手段日益现代化。管理文化素质更要提高,必须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运筹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协调控制能力、总结汇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丰富的文化知识做基础。
1.
有一定的文化和政治理论知识。
2. 精通本职的专业知识。
3. 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的重要思想基础。有了这一点,就会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本领,就会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就会尽职尽责地工作。这就说明了事业心在管理者素质中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有热爱公司、热爱团队、热爱岗位、建功立业的思想。
2.
有以公司为家、一心扑到工作上的职责意识。
3.
有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
4.
有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的工作精神。
五、有对员工的正确态度和深厚感情
对员工的态度和感情问题,历来是管理工作的一个根本问题。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员工,做到“以情带班,以理服人”,是新时期管理工作的一个本性问题。对员工的态度与感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端正态度是产生感情的前提和基础,深厚的感情是态度端正的具体体现。做好“管教”工作,必须具有以下几种“心”。
1.
尊重的心:管理者必须尊重自己组织中的每个员工,所谓“想人怎样待己,便应该怎样待人”。尊重是赢得真诚的前提。尽管在组织中,每个员工的身世背景、家庭情况可能各有不同,但是以平等的心对待每个员工,才能谋求一个融洽的氛围,让员工从心里愿意和你共事,愿意为你排忧解难、共谋发展。
2.
关心的心:基层管理者(队长)直接接触的就是一线员工,因而他们的“疾苦”和“心声”基层管理者知道得最清楚。关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仁爱之心。
3.
体恤的心:既然有了关心,就应该在他们出现个人问题时,学会换位思考,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赏识的心:当你赏识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可以激励他。作为管理者,就要不断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员工,不断地在工作中表达自己的赏识,使员工受到鼓舞和激励,尤其是在员工做得优秀的时候。管理者不能默认员工的表现,一味地让员工猜测自己的态度,默认和猜测都将导致沟通的障碍,使员工对管理者丧失信心。你所能做的就是对员工说出你的赏识和你对他们的评价,让员工从你的表情和语言中感受你的真诚,激励员工的士气。
5.
分享的心:分享是最好的学习态度,也是最好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就是要在工作当中不断地和员工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目标、分享一切值得分享的东西。通过分享,管理者不断能很好地传达理念、表达想法,不断形成影响力,用影响力和威信管理者也能不断从员工那里吸取更多有用的东西,形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6.
授权的心:授权赋能既是经理的职责所在,也是高效管理的必备条件。管理者只有把应授出的权力授予员工,员工才会愿意对工作负责,才会更有把工作做好的动机。经理必须在授权上多加用心,把授权工作做好,让授权成为解放自我、管好员工的法宝,授权的心更表现为自己能够有勇气去“举贤”,能够容忍下属超越自己。
7.
服务的心:所谓服务就是把员工当成自己的客户,管理者是为员工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你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手中的职权和资源为员工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为其清除障碍,致力于无障碍工作环境的建设,让员工体验管理的效率和办事的高速度,不断鼓舞员工的士气。
六、有良好的自身形象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是管理者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具体体现。员工接受管理者的教育和管理,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要增强管理者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必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坚持以行带班。
1.
对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时时刻刻以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重,才能使部属产生尊敬和钦佩感,激发部属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
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的形象。
3.
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的形象。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敢喊、敢做”,“跟我来”,“看我的”,做出好样子。
4.
公道正派的形象。坚持原则,不分亲疏,一视同仁。
5.
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形象。建立和谐的内部关系,增强内部大团结,是作为管理者的重要职能。
七、有胜任本职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最重要的管理素质,其内容非常广泛,极为丰富。是新时期基层管理工作的需要。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四种能力:
1.
运用管理规章制度带班的能力。干部按制度去管,员工按制度去做。
2.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首先,要善于通过与员工实行“五同”观其变化,寻其征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其次,要通过对了解到的情况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时拿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真正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
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能力。必须努力提高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能力,切实做到:既能坚持严格管理、从严带班,又能坚持说服教育,以理带班,并善于把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做好人与人思想转化工作的能力。“人上一面,形形色色”。
八、团队建设能力
基层管理者除了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那么体现管理者魅力和价值的就是团队建设的能力。一个人的业绩可能非常优秀,但是只注重个人的业绩而忽视了团队,充其量只是一个业务精英,如果将团队发挥巨大的效能作用,便是一个管理者的最大喜悦。
如何建设一个团队呢?
1.
充满自信。自信可以感染组织的每个人,而且自信能够激发每个成员的战斗力,让员工对远景充满信心和希望。试想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如何组建一个有自信的团队呢?
2.
善于激励。在工作遇到难题时,作为一个精神的鼓励者使员工疲倦时可以重新振奋地去面对难题,而且只有激励,才能让能力不足、信心不强的人成长起来。
3.
善于组合。团队中必然有各种性格特点的人,那么发现他们个人的优缺点,发挥个人的优势力加以组合,使团队发挥最大效能。基层管理者也要学会布局——强与弱的搭配,活跃与循规蹈矩的组合……然后,再将他们安排到队中的不同位置。
九、领导力
基层管理者虽然是“管理者”,但由于本身所处的角色,需要更多发挥自己的领导力而非行政赐予的管理能力,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管理者一般是被任命的,其影响力来自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而领导者可以被任命,也可以从群体中产生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非职位权力。
第二、管理可以运用职权迫使人们去从事某项工作,而领导是依靠个人的魅力去影响他人。
第三、管理者是依靠制度、管理工具达到目的,而领导者依靠的是远景规划、激励去实现目标。
十、与上司相处的能力
受命于基层管理者的是上司,因而保持与上司良好的沟通是获得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有很多基层管理者可以赢得下属的尊重,业务能力也非常优秀,却无法获得进一步提升满足自己的更大追求,原因是往往忽视了与上司的沟通。
第一、让上司知道你每天都在干什么。这一点非常关键。第一尊重,第二避免他滋生出太多的想法,如你想抢他的位子、在暗中跟他捣乱、轻视他等等。
第二、征询他的意见获得支持。有时明明可以走的捷径,但因为忽视了与上司的沟通,而走了弯路,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多听听上司的意见没有错。
有些人天生就不能做管理者,什么事情让他一管,没有问题也变得有问题了。在此,这类人不多谈。
再有,成为一名管理者的人中,我认为做好管理的自身条件是心态问题。并且是一大堆心态的组合,甚至是“系统心态”的问题。
对于管理者的心态而言,比如,我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是在为我自己工作一样,这就是心态。我也能很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而管理者做不好的原因基本上是自己的综合能力问题,也就是协调能力不足。所以你要做好管理工作,你的知识面、经验、阅历等,一定要宽,这些只要你平时注意了,不久之后就能习惯于斯,结果就是轻松于斯。你的“综合外延”大于你领导的团队越多,你的管理就越轻松。也就是说,还是在自己那里下功夫。管理就是让别人去做事。所以,管人、育人、留人,达到团结一心,即企业(公司)的目标和员工目标高度统一,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开发——人事经理在企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以人为本和设立首席执行官,正是企业管理由制度管理回归人本管理的重要标志。所以,管人是领导者的第一要务。明显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接受新的培训!培训使人充实,培训使人提高,培训使人进步!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愿全公司所有的基层队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乘着基层队长培训的东风,在不同专业的岗位上奋力拼搏,当好基层队长,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努力完成2011年各项生产、经营目标,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测试技术研究中心
丁强国
二○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