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文:一位老三届的蔚蓝之梦
2023-01-11 14:59阅读:6,608
一位老三届的蔚蓝之梦
黎燕
多年前,新浪博友Hr将新出版的大部头散文集寄给我。书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人和事,让我眼前一亮,越读越有味道。
我和Hr是同时代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三届。
无疑,Hr是老三届的佼佼者。
他对大海情有独钟,以追梦蔚蓝的赤子情怀,坚韧不拔地书写了满目晶莹的精彩人生。
他的散文集,给了我这样的感念。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一
Hr的这本散文集内容丰富,文采斐然。他以诗意的情怀,水洗的文字,抒写了追梦大海的人生历程。
在《忆母亲二三事》《给母亲的一封信》《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我去当农民》《人过中年学英语》等篇什里,诸多感人的画面,凸现了信念与意志的力量。
上山下乡时,他与弟弟整整四年没回过一次家。大夏天,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在田垄上忙碌;寒冬里,开山修渠,加固大坝,汗水浸湿了棉衣。由于母亲的影响,即使表现突出,回城却遥不可及,他不气馁,还是日复一日地埋头苦干。
后来,终于回城了,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人过中年,一边工作,一边业余自学英语,超负荷地运转,落下了胃病病根,仍坚持不懈。在英国留学期间,日夜兼程地勤学苦练,以优异的学业成绩,实现了向往的目标。
一次次与挫折和困境短兵相接,艰难地走过了九曲十八弯,心灵经受了砥砺与淬炼,迎来了命运的峰回路转,在英国留学归来之后,成重庆医科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Hr的可贵之处,就是他将《易经》的“天行健,君子厚德载物”;化为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泉,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曲折,都坚定地向着远方的大海,心中的那片蔚蓝奔去。
不期而至的是,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心灵的次第升华,促使他绽放逐梦之花,将人生氤氲为一片蔚蓝,晶洁阔远;与此同时,也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与积淀。
二
Hr从2012年开始在新浪博客上尝试业余文学创作,一发而不可收。令人惊喜的是,他井喷般的创作,色彩纷呈。作品少有个人的悲欢离合,而是厚积薄发,极具大器晚成的境界与气象。
似水流年,青丝变为华发,却没有改变他对祖国,家园,孩子的关注。家国情怀与人文情怀,资深学者的视角,使作品视角开阔,颇有深度。
他对育人成才颇有定见。
在《大学毕业30周年有感》《开学了,心情复杂》《抵足而眠的大哥》等篇章里,对时下家长们渴望子女成才等人们关注的热点,他坚持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先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如何做人的熏陶与引领;激励教师,认真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无怨无悔地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传统师道。
他对环境保护有见微知著的洞见。
在《马上有蓝天》《要公园还是要酒店》等文章里,深度表达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构建绿色家园的环保理念。
“仁者爱人”。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大爱无垠的人文情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Hr以勇于担当的初心可鉴,直抒胸臆,传递正能量,令人动容。
三
Hr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无论状物,抒情,还是议论,杂谈,随感,都诗情澎湃,深邃凝重,打着明显的个性化印记。
在《人生起跑线,究竟在哪里?》《生命的意义——再谈孩子的起跑线》《往前一步是幸福?》等篇章里,他用灵动的诗性文字,具象的典型事例,育人成才的亲身经历,层层递进的详实论据,一步步破解人们心中的疑惑。
现实中,他恪守教书育人的职责,扶持一名贫困生,成长为团级副教授。女弟子把父母接到身边,实现了农村女孩当年“有一份自己胜任的好工作,为父母尽孝道”的梦想。
内容丰富,一波三折,以细节见长。用活起来的文字,惟妙惟肖地抒写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境和细节,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大学毕业30周年有感》中,生动地刻画了他在1977年恢复高考后,意外地考上了名校四川医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特定情境,细节描摹更为精彩灵异。
“我抓着录取通知书一路狂奔,跑到我家附近的小镇上,冲着大街上每一个人傻笑,渴望着发现一个熟人,向他大声宣布这个消息,让全镇的男女老少都听得见。”
在《爱是你我》中,抒写了自己与二胡的情缘:“Z同学拉出来的琴声与我之前听过的完全不同。琴声清越,音色圆润甜美。就像一个小姑娘站在春天的田野上,愉快地歌唱。曲调是那样简单,却十分亲切动人……”
在《苦儿寻师记》里,Hr与S老师的师生情,感人至深。别后经年,他终于找到宛若母亲的S老师,话筒里一声轻柔的“喂”传来,他的泪水哗地一声流下来。拿电话的手剧烈地颤抖,差点把电话摔在地上。一听见她的声音,一股暖流顷刻遍布全身,心里一下子变得那样踏实,那样宁静。
Hr带有温度的文字,自然天成的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陶冶。
这样的作品与文字,回荡着大海的涛声,余音绕梁。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