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结(十四)——献给母校寿宁一中(徐御寿)
2008-12-19 19:30阅读:2,583
1981年秋正式加盟寿宁一中教师行列之后,在初一、初二及初三年段任教植物、动物与生理卫生,每周课时达到14至16节,同时担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可以说是对初中生物教材的承包熟悉过程,也是对班级管理的培训入门。各班各年段都是“比学赶”竞赛,那时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好似比现在高,学习也主动一点。所以教风与学风都比较好,自然校风也好了。自习课、晚修辅导课经常多位老师争着上,根本没说报酬、补贴。初中生物课当时是“副科”(现在依然是),只好“让路”给语数英等学科老师。学校给毕业班老师最大的理解与认可就是每晚9点30分之后由总务处人员给仍在学校为学生辅导或备课的老师发两个甜饼!这已经是十分不错的待遇了!相互听课学习也十分普遍自觉,有规定数量,但都是超过其规定,记得吴秋苹老师一学期听课就达80多节。1982年1983年又毕业分配与调入了刘钊、叶蕉生、刘春民、刘允泉、林如兰、林学清、叶锦章、蔡万平、叶丽华、柳应阳、邹秀玲、许绍云、叶家禄、周万笑、李玉、陈世雄等中青年教师,教师队伍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加上原有一中教师的结合,老中轻教师教学搭配相得益彰。那个时代的日子确实难以忘怀!但只能是美好的回忆了。一些调离一中改行之后发展都很好,如刘春民、蔡万平、柳应阳等;叶蕉生的才能充分发挥,1992年8月至1996年3月间任寿宁一中校长,为寿宁一中的发展做出了最大努力。始终如一在一中教学第一线的现也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如林如兰、周万笑、李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玉等。可以说,一个时期总有一批有为的教职员工为一中支撑与奉献,学校才会发展与进步,但我们不能忘记每一个时期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每一个一中人,因为他们肯定也是始终如一心系寿宁一中!关注一中的发展壮大!
正值专心投入初中生物教学之际,尊敬的蔡友三校长与我谈话,大意是生物教研组的高中教学是由王圣华与孙贞全老师负责,这两位都是外地教师,有机会想调回,我们必须尽快培养本土高中学科骨干,生物学科就以你为主了。由此,我于1982年的春季开学后,便兼任了高一3班的生物科课程(当时高中是二年制)。原来,这个班是理科重点班,班主任是教数学的梁桂胜老师,梁老师是名师,不久作为那时的干部梯队培养人才被任命为县教育局副局长调离一中。毕业班时班主任是林再栋老师,课任老师有刘俊仪(语文)、董颖凯(数学,接梁桂胜老师)、林再栋(英语)、陈福育(政治)、林光亮(物理)、梁榕生(化学),可以说是当时的强势阵容,唯有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比学生年龄大五岁左右),压力确实不小。但不久便进入了教学状态,主要是学校领导,特别是蔡校长以及同年段同班任课老师的关心与鼓励(刘俊仪老师、林再栋老师、陈福育老师原来就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师,林光亮老师、梁榕生老师也时常给予教学指导),孙贞全老师经常性进行教学业务指点。更为感激的是当时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生物学科组组长就是原来寿宁一中的校长李天柱老师,在地区高中毕业班会议上,或许李天柱校长对寿宁一中的特殊感情,同时居然能记得当年寿宁一中的学生,会议期间特别邀请我到他家吃饭(他的宿舍就在教师进修学院内,与我们召开会议的地点仅一墙之隔),由其夫人黄采贞老师(我初中时的班主任)亲自下厨。李天柱老师不仅生物教学在地区是权威,美术方面造诣也很深,他能双手同时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二只兔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其功底。从此我与李天柱老校长、黄采贞老师多了更多的业务来往,他们给予我更多的关心指导,寄来了许多教学资料,给我的是终身受益与难以忘怀!也更加深了师生之情。李天柱校长患长病间,我和徐兴堂老师常到宁德看望,现黄采贞老师一人住宁德“新佳坡”附近小区,前几年我还带领学校班子成员专门去探望黄老师。诸多因素的柔合给我以更大的教学信心,使我的教学起步有了一个关键性的良好开端。凭心而论,教学生涯的第一次高中毕业班教学,是全身心投入,从对教材的通读、细读、精读到对知识点、线、面、网的内在联系,真正是对高中生物知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单自制挂图、图表就近百张,自刻腊纸誊印练习不计其数(那时的试卷与课堂练习都是靠刻腊纸用油印机油印,根本谈不上现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了),而用九牛二虎之力只为高考生物科所占据的50份而已,但学生或许对我的教学认可还是肯花点时间帮我学学生物(时间上我真得“抢”不过数学课的董颖凯老师,政治课的陈福育老师),自然万分之感激,所以到现在与学生间的感情还特深厚。应该说,83届的老师都尽职尽责了,记得同年段的还有肖开邦、叶锦章、吴长发、徐兴堂、蔡寿霞、潘祥林、夏云发、毛祥平、吴志钊、王胜权、李贤明等老师。只要我提起这些老师的名字,相信当年的学生也肯定会想起、记起那时的点点滴滴!当时的3班学生今日已在不同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如柳德灵、林岗、丁纪文、蔡春平、龚杨林、刘保辉等,成就了柳应方、叶成兴、黄平、龚立清、刘勤福、刘朝发、叶树蕊、范希珠、张文莉、周丽琴、凌秀平等一批教学骨干,而其他班级的如吴允明、吴如锦、叶其发、夏家锋、孙鲁军、龚智坚、卢彩娱、吴晓春、叶荣健、张贵辉等(难以一一点名)也在发展成长之中,都有一本创业史。在这好年头,也正是他们风华正茂时,祝福一中的学子学有所成、事业有成,能早日成为国家之栋梁!这不正是母校与老师们的愿望吗!?也是教育的归宿!此刻有我对你们最深的思念——青出于蓝胜于蓝,你们的成长就是对母校与老师最大的收获,你们的优秀就是对母校与老师最大的报答!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