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院传统医学诊疗中心·何 华
酒的雅名为“金浆”、“玉醴”、“琬液”、“琼苏”等,居“酒色财气”之首。千百年来,饮料品类层出不穷,然酒之霸主地位不曾被动摇。酒本是一味中药,它最初是用于治疗疾病的,饮酒即是服药。
古人很早就懂得泡制药酒,而且中医还以黄酒来作药引子,如大活络丹、牵正散等。用酒辅药,具有吸收快、疗效发挥迅速、服用方便等优点。有些药物经酒炮制以后疗效更好,有些药物酒制以后能减轻毒性、减少副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用酒制或以酒为引子的,特别是西药。否则会发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被血液运输到肝脏时,被肝脏的药酶代谢成有毒或无毒的物质,再经过尿液、粪便、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而酒精对肝药酶具有双向作用:小剂量酒精可使药酶活性增加,从而加快药物的代谢,最终降低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有些长期饮酒者,即便停止饮酒几周之后仍然可以影响到药物的代谢,若要取得与不饮酒患者相同的药效就需要较高的剂量。大剂量酒精会与药物竞争相同的肝酶受体,从而抑制了药物的正常代谢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延长了药物在体内循环的时间,增强了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究竟哪些药物不能与酒同行呢?
1.酒精不能与镇静药、安眠药或抗过敏药同服。
镇静催眠类药物如安定、水合氯醛等和酒一起服用,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轻则出现神志恍惚,昏昏欲睡,身体活动不协调;重则使抑制加深,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若饮酒过量,还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口服氯丙嗪、三氟拉嗪、奋乃静等吩噻嗪类药物期间,也不可同时饮酒。因为这类药物能抑制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醇的氧化反应受抑制而发生乙醇不能耐受现象。此外,氯丙嗪等与乙醇还可产生药物相加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抑制,产生严重的低血压,使昏迷加深,甚至发生呼吸抑制而死亡。
抗过敏药如赛庚啶、苯海拉明、开瑞坦、异丙嗪、扑尔敏以及含上述成分的感冒药,如速效伤风胶囊、克感敏等。这些药若与酒同服,同样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轻则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跳减弱,重则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
2.酒精不能与降糖药同服。
酒
酒的雅名为“金浆”、“玉醴”、“琬液”、“琼苏”等,居“酒色财气”之首。千百年来,饮料品类层出不穷,然酒之霸主地位不曾被动摇。酒本是一味中药,它最初是用于治疗疾病的,饮酒即是服药。
古人很早就懂得泡制药酒,而且中医还以黄酒来作药引子,如大活络丹、牵正散等。用酒辅药,具有吸收快、疗效发挥迅速、服用方便等优点。有些药物经酒炮制以后疗效更好,有些药物酒制以后能减轻毒性、减少副作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用酒制或以酒为引子的,特别是西药。否则会发生副作用或毒性反应,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被血液运输到肝脏时,被肝脏的药酶代谢成有毒或无毒的物质,再经过尿液、粪便、汗液等途径排出体外。而酒精对肝药酶具有双向作用:小剂量酒精可使药酶活性增加,从而加快药物的代谢,最终降低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有些长期饮酒者,即便停止饮酒几周之后仍然可以影响到药物的代谢,若要取得与不饮酒患者相同的药效就需要较高的剂量。大剂量酒精会与药物竞争相同的肝酶受体,从而抑制了药物的正常代谢过程,最终的结果是延长了药物在体内循环的时间,增强了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究竟哪些药物不能与酒同行呢?
1.酒精不能与镇静药、安眠药或抗过敏药同服。
镇静催眠类药物如安定、水合氯醛等和酒一起服用,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轻则出现神志恍惚,昏昏欲睡,身体活动不协调;重则使抑制加深,呼吸困难,昏迷,血压下降。若饮酒过量,还会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口服氯丙嗪、三氟拉嗪、奋乃静等吩噻嗪类药物期间,也不可同时饮酒。因为这类药物能抑制乙醇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醇的氧化反应受抑制而发生乙醇不能耐受现象。此外,氯丙嗪等与乙醇还可产生药物相加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抑制,产生严重的低血压,使昏迷加深,甚至发生呼吸抑制而死亡。
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