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莊子——如是說》之《天地》篇(十一)中和道人註釋

2023-08-19 15:39阅读:1,598
【原文】
子貢南遊於楚[1],反於晉[2],過漢陰[3],見一丈人方將爲圃畦[4],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5]。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
爲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
曰:“鑿木爲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6],其名爲橰[7]。”
爲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8];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9];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爲也。”
子貢瞞然慚[10],俯而不對。
有間,爲圃者曰:“子奚爲者邪?”
曰:“孔丘之徒也。”
爲圃者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11],於于以蓋衆[12],獨玄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汝方將忘汝神氣,隨汝形骸,而庶幾乎!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無乏吾事!”
子貢卑陬失色[13],頊頊然不自得[14],行三十裏而後愈。
其弟子曰:“問之人何爲者邪[15]?夫子何故見之變容失色,終日不自反邪[16]?”
曰:“始吾以爲天下一人耳[17],不知複有夫人也[18]。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執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聖人之道也。托生與民並行而不知其所之[19],汒乎淳備哉[20]!功利機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爲。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嗸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21]。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我之謂風波之民[22]。”
反於魯,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渾沌氏之術也[23]。識其一,不識其
二[24];治其內,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入素[25],無爲複樸[26],體性抱神[27],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28]?且渾沌氏之術,予與汝何足以識之哉!”


【注釋】
[1]子貢:孔子的弟子。
[2]反:回返。
[3]漢陰:漢水之北。
[4]圃畦(音其):菜園。
[5]搰搰(音苦)然:費力狀。
[6]數:快之意。泆(音溢):同溢。
[7]橰(音高):即桔橰,井上汲水的一種工具,在井旁樹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墜個大石塊,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8]純白:指沒有心機的淳樸心。不備:不具備。
[9]神生:走神。生指心裏産生念頭,心裏有念頭則走神了。
[10]瞞然慚:即慚愧。
[11]擬聖:以聖人自比。
[12]於于以蓋衆:把自己擺在衆人之上。
[13]卑陬(音鄒):羞愧難當。
[14]頊頊(音須)然:失態之狀。
[15]向:剛才。
[16]反:恢復。
[17]天下一人:天下只有一個聖人(指孔子)。
[18]不知複有夫人也: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人。(其意此人可比孔子。其實此人舍桔橰而不用,寧費力而舍省力,因怕機事而使心不純白,此乃過於偏執,這是分別執著心在作怪,算不上一個修道人。他與子貢一個偏執機事,巧,一個偏執舍機事,笨。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都差不多,都不懂道。道是無爲而無不爲,子貢之方法用用又何妨。修道人怎能拘泥,死心眼,天下之事隨順之,心不執著才對。)
[19]托生:寄生於世。而不知其所之:而不追究其生命之究竟。
[20]汒乎淳備:指心茫然無念,則純淨具備。
[21]儻(音躺)然:不在意。
[22]風波之民:指心被事物擺弄之凡夫。
[23]假:依靠,借用之意,非真假之假。渾沌氏之術:即道術。
[24]識其一,不識其二:明白心樸歸於道,而不明白怎樣去分別巧智與笨拙的選擇運用。因為道就是一,一就是道,心裡清淨不分別便沒有執著,此心即是道即是一。若心生分別并執著之,如是非、好壞、善惡、美醜等等,這即是二了,二是二元對立的兩邊,心裡分別出這二元對立的兩邊,并執著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這時的心就落於世間法了,不管心執著於這二元對立的那一邊,都是心落於二,都是屬於世間法。因為兩邊的任何一邊都是建立在對方的存在上的,好是因為有壞的存在,美是建立在醜的基礎上的,沒有惡哪有善,這二元對立的兩邊誰也離不開誰,缺一方另一方自然就不存在了。識其一,不識其二:就是說此人懂道明瞭道,不再對世間萬事萬物去分別執著了。孔子說這個人識其一,不識其二,這是孔子不懂道的原因,此人既明道,自然世間的一切無不明瞭,之事不再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不再去分別執著而已,因為分別執著世間之事物那是凡夫的行為,非道者所為。(這是從理上講是這樣,其實文中描寫的這個修沌氏之術的人沒有這麼高,因為他的分別執著的心還是非常的嚴重,他寧費力而舍省力,因怕機事而使心不純白,此乃過於偏執,這是分別執著心在作怪,算不上一個真正的修道人,真正懂道的人是懂得善巧方便的,從不執著。如果一個現代的修道人有電話或手機拒絕使用,偏要步行幾千里走路去報信,你說這樣的“修行人”能算是懂道的麼?)
[25]明白入素:明瞭心應歸於清淨。素指心清淨,不是現在世俗人說的食物的葷素之素,出世間修行人心清淨為素。
[26]複樸:即反樸歸真。
[27]抱神:即守神歸一。神:心神,與意識有關。
[28]固:為何。
【譯文】
子貢到南方楚國漫遊,返回晉國,經過漢水之北時,見一老者正在菜園裏勞作,在井旁挖隧洞入井,抱著甕取水從隧洞出來澆灌,那費力的樣子,用力多而功效差。子貢說:“有一種機械,一天能浸灌一百塊畦地,用力很少而見功多,你不想使用嗎?”
澆菜的老者擡頭仰望著子貢說:“怎麽回事?”
子貢說:“鑿樹木爲機械,後面重而前面輕,提水如同抽引,提水次數快而水大如溢,這種機械名叫桔橰。”
澆菜的老者面帶怒色冷笑道:“我聽我的老師說,有機械的必然有機械之事作,有機械的事作別人有機事之心。機事之心存於胸中,則無爲清淨之心就不具備了;無爲清淨之心不具備,則心神不定,妄動生念;心神不定,妄動生念,則大道不復存也。我並不是不知道桔橰,而是羞而不用也。”
子貢滿面愧色,低頭不語。
過了一會而,澆菜的老者說:“你是幹什麽的?”
子貢說:“我是孔丘的弟子。”
澆菜的老者說:“莫非就是那個自恃博學,以聖人自比,把自己擺在衆人之上,哀天歎地,自彈自唱,以賣名聲於天下的那個人?你將要忘失你的神氣,隨著便是你的形骸,危險啊!你連自己的形體都不能治理,有何能力治理天下!你走吧,不要耽誤了我澆菜!”
子貢羞愧失色,那種難堪不自在之狀,走了三十裏路才恢復過來。
子貢的弟子問:“剛才那個人是幹什麽的?先生爲何見了他便變容失色,而且整日都恢復不過來?”
子貢說:“原先我還以爲天下只有一個聖人,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個人。我從孔夫子那裏聽說,做事要求好,建功要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乃聖人之道。今天這事卻不然。得道者德行圓滿,德行圓滿者形體健全,形體健全者心神健全,心神健全者,聖人之道也。寄生於世,與民衆爲伍而不追其生命之究竟,內心茫然無念,則純淨具備!心存功利機巧必然忘失人之真心。象這樣的人,不是他的志向他不會去理會,不是他的真心他不會在意。就是全天下所有的人都讚譽他,並得其所願,他也會嗸然不顧;全天下的人都否定和毀壞他,失去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他也毫不在意,心靜而不受。全天下對他的否定和讚譽都無利益或損害之影響,這就是德行圓滿之人啊!我只算個心被事物隨意擺弄的凡夫。”
回到魯國,子貢便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那人是修渾沌氏道術的。此人能明白心樸歸於道,而不明白怎樣去分別巧智與笨拙的選擇運用;他們把心全用在道的心內修為上,而不去過問除修心之外的事。明瞭心應歸於清淨,無爲而反樸歸真,體察內觀自性,守神歸一,以遊戲於世俗之間之人,這有何可驚異的?至於那渾沌氏之道術,我和你又怎麽能知道呢!”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