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最动人的京剧唱词(程派)

2009-03-24 17:26阅读:5,521
最动人的京剧唱词(程派)X


于京剧,我是喜欢的。各个行当都可以听一些,但最爱的还是程派。听的也最多一些,当然基本都是听火丁。我觉得,相当数量的京剧剧目文学性都是很高的,其中尤以程派最为突出,这可能和程先生本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关。听程派,不少唱词都十分动人,直击人心。于细微处,道尽了人世悲欢!
先说《锁麟囊》
一直觉得这是戏曲史上最好的一出戏。说的是人生的无常和世情的炎凉,却并不哀伤,有彻悟的欢喜。编剧的才华几乎好到了极点,说它字字珠玑并不为过。选妆、春秋亭、朱楼、三让椅、团圆的每个场次的唱段都流传甚广,我最爱的有三句:
“怕流水年华春去渺”。如此平淡的一句话,却又悠远得仿佛穿透了人生,用来表达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却又有不安的待嫁女儿的心情再恰当不过了。同时,因为有了这句,无论薛湘灵如何的骄矜、人性,都让人对她生不出厌来。也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了共鸣,谁没有过伤春以及感叹流年似水的情怀呢?
好像有人说过,这是京剧唱词中最好的一句,嗯,我同意!!
“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是薛湘灵经历了人生巨变后的感悟。她终于明白荣华富贵可能在一夜之间失去,人们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撒娇使性、觅恨寻愁。其实,何止富贵是如此?美貌、青春、亲朋、地位、权势等等皆是如此。人生无常,我们能做的只是惜福!
《春闺梦》
我觉得这是戏曲史上最美的一出戏。通过一个女子的梦去衬托战争的残酷,编剧该有多么的别出心裁啊!这出戏的词也美到极致,三个主要唱段也写得极好!我极爱的是那南梆子和二六。
可怜负
弩充前阵,历尽风霜万苦辛。
饥寒饱暖无人问,独自眠餐独自行。
可曾身体蒙伤损,是否风烟屡受惊。
细思往事心犹恨,生把鸳鸯两下分。
终朝如醉还如病,苦依薰笼坐到明,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
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
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
因何一去无音信,不管我家中肠断的人。
毕竟男儿多薄幸,误人两字是功名,
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那假恩情。
日思夜想的征人终于归来,张氏在欢喜之余亦有嗔怪。这段唱,把她的情绪表达得含蓄而淋漓尽致。怜惜、关切、娇嗔、怨责层层递进,扣人心弦!!其中,犹爱“陌上花”词句,风雅得很!!而“门环偶响”、“市语微哗”两句又是那么的传神!
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
算当初曾经得几晌温存。
我不免去安排罗衾绣枕,
莫负他好春宵一刻千金。
张氏与夫君相会,两情欢洽,无限风情。“被纠缠”三字,旖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缠绵抒情的南梆子,程派是最擅长的,而目前的这些人中,又以火丁最佳。这段唱,下载的那个版本不知是何时的录音,稍微有些杂音。本来觉得美中不足,听多了反而很喜欢。那些杂音制造的隔膜感似乎增添了一种韵外之致,听来别有风味。这几乎是我最早接触的唱段,也是最爱的。现在,他是我的手机铃声,另一段《白蛇》的南梆子做了闹钟铃声。没办法,我是南梆子控。
《荒山泪》
又是一出传世经典!程派佳作总能发人深思。以戏文论,我最感动的是《夜织》中一大段唱中的四句:
到三更真个是月明人静,
猛听得窗儿外似有人行。
忙移步隔花荫留神觑定,
原来是秋风起扫叶之声。
忐忑不安地等待亲人归来的张慧珠,风吹落叶的声音都让她以为是丈夫与公公回来了。这样的小细节是很能打动人的。
《鸳鸯冢》
这个戏现在演得不多,只是听过火丁的一些段子。最爱的是这一句:
对镜容光惊瘦减
一个“惊”字简直绝妙!对情郎的思念及对爱情的担忧令多情的女主人公不知不觉消瘦了许多,但她并不知道,在揽镜自照的时候才猛然惊觉。区区七个字,极其简练,但却意味无穷。
《梅妃》
程派戏中不多的帝王后妃戏。火丁好像没演过。比较喜欢这几句词:
别院中起笙歌因风送听,
递一阵笑语声到耳分明。
我只索坐幽亭梅花伴影,
忒炎凉又何苦故意相形!
诗意落寞的梅妃独坐幽亭,却仍是不得清静。薄幸君王和杨妃的欢声笑语清晰地传了过来,似乎在嘲笑她的孤单。这是多么凄惨的情形啊!
另有一处,也是南梆子,有一句“展鸾笺不由得寸心如剪”,寸心如剪这几个字,活画出了梅妃内心的伤痛。
《碧玉簪》
这出戏听得不多,比较喜欢这一段摇板:
晓莺啼月画楼前,
绣被余温尚恋眠;
春睡方回人意倦,
梳妆待下水晶帘。
并不是核心唱段。爱这段词的绮丽,和那般淡淡的情怀。
《白蛇传》
还是喜欢南梆子,很有火丁风格的一段唱:
许朗夫他待我百般恩爱,
喜相庆病相扶寂寞相陪。
才知道人世间有这般滋味,
也不枉到江南走这一回。
这段词也是我爱的类型,于平淡中见真情。好像只有火丁的《白蛇》有这段南梆子,被火丁演绎得缠绵入骨,仿佛人世间只有白蛇的幸福。原来,她拼着万劫不复的危险,为的不过是夫妻相濡以沫的温暖。
另有一处,是念白,“酒变”时,当白蛇听见许仙“偕老百年”的劝酒词时,一切都忘了,只见她先是惊喜,然后举杯,说道:“怎么?偕老百年?!干”。这个地方也是很感动人的。
《梁祝》
最爱的是“步香闺”里的两句摇板:
弹翠袖不提防惹堕乌髻,
小宁馨发调笑粉颊羞绯。
很美的一个画面,充满了少女的娇态。因为宁馨的打趣,英台羞红了脸,挥袖去打她,却不想偏了头上的发髻。很喜欢“弹翠袖”这三个字,美得很!!《春闺》里,也有张氏对丫鬟的这样一个动作。只见她轻轻地移步上前,手中的水袖匹练似的甩出去,美得很!!这个“翠袖”嘛,还是觉得火丁“弹”得最好!
《江姐》
慷慨激昂的戏文,不是我的最爱,但亦有动人之处。战友对即将远行的江姐说道不用担心孩子时,她说道:“我只怕你们太溺爱他了。”此时的江姐只是个平凡的母亲,涌动着浓浓的母爱。
《文姬归汉》
蔡文姬在委身胡人之后有一段原板,其中有这样四句:
伤心竟把胡人嫁,
忍耻偷生计已差。
月明孤影毡庐下,
何处云飞是妾家?
这几句简直可以令人泪下。她本是名士之女,自己也是名动天下的才女,不得已却嫁给了自己国家的仇敌,而且她是被掳的。在胡地生活数年,她的心底始终是没有归属感的,他心里的家仍在汉朝。蔡文姬是一个女子,但她还是一个文人,在那个十分讲究气节的时代,可想而知她有多少辛酸,内心又有多少屈辱。
另一段是在归汉途中祭奠昭君的二黄,有这样几句词:
你输我及生前得归乡井,
我输你保骨肉幸免飘零。
问苍天何使我两人共命?
听琵琶马上曲悲切笳声。
看狼山闻陇水梦魂犹警,
可怜你留青冢独向黄昏。
也是很能打动人的。蔡文姬虽然得以返回故国,却不得不抛弃两个孩子。对胡地虽无情感,然而母子之情是难以割舍的。在路遇昭君冢时,共同的遭遇不禁使文姬有同命相怜之感。这一段抒情可谓是极好的!
别的程派戏,听得真是不多,想来也有十分动人的词句。其实,戏如人生,听戏的人不过是在那戏文里寻找自己曾有的或不曾有过的情感。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