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2023-01-05 10:01阅读:385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列游记第109篇:山西灵石资寿寺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照片为自行拍摄(除特别说明者),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寻访时间:2020年6月5日
在此前的出游中,由于能跑出来的时间极为宝贵,往往为了多转几个地方,把行程安排得很紧凑。而我回来之后写游记也向不苟且,通常需要查阅很多资料才构思下笔,实则颇为劳神,一星期极难有精力完成两篇,加上每天其他事务又多,就造成每次游记均无法写完的尴尬境地。最近忽然饶有兴致查漏补缺,补写几篇印象深刻的游历,翻看旧照,深感时光飞逝,度年如日,明明还是历历在目的场景,却又已是三年之前了...


那是在2020年的6月初,首轮“意情”结束,我带着父母前往山西一游,玩得倒还挺尽兴。彼时,以为会像非典时那样,生活即将回归正常,我对此还是蛮有憧憬的,然而......当时的确不曾想到,未来的两年会过成今天这个叼样...嗨,闲话却再休提。那时旅游业在某些方面上还是挺正常的,知名的大景点基本都开放,也不用查什么盒狻绿马,更没几个人随时随地戴着口罩。但确实有些非主流非经营性质的古迹类小景点因“抗意”的原因不开放(如霍州观音庙、娲皇庙),不过,也有巧遇机缘而进去了的(如介休回銮寺以及本篇的主角)。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第五批)


6月5日那天游完绵山下来后,迎着逐渐西沉的日影前往灵石县歇马,准备翌日参观王家大院。途中有个小景点名叫“资寿寺”,这是之前已列入备选行程的,但当日已有些晚,再加上前日在霍州吃的两个小景点的闭门羹,都让我没抱太多能参观的期待。从省道拐入苏溪村,开到路尽头即见资寿寺,果然大门紧锁。但初见之下,资寿寺的外观即让我啧啧称奇,其门前的照壁,竟为倒“八”字形,而仪门则修成了城门楼子似的外观,这都是此前在别处未见过的。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2:资寿寺“八”字形照壁



在照壁左手边(西侧),还有一个停车场模样的入口,旁边挂着一个“XX传拓艺术中心”的牌子,里面摆着些石碑构件。从位置关系上看,我想着搞不好能从那边“曲线救国”进入寺中,于是径直前往,发现虽还在寺外,却果有蹊径连通。行未几步,迎面撞见一位体态粗壮武僧模样的年轻汉子,似为寺中人,遂表明参观之意,但被告知并不开放。于是坦诚解释,千里迢迢专门前来,还望行个方便,结果竟然一下就说通了,这哥们不但开门迎客,而且还亲自带路参观,让我深感幸运。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3:西侧的入口
从这边的小门进去后就到了山门前,再穿过天王殿便是后院,即正殿(大雄宝殿)之所在。我看到殿前香炉,分明写着“少林资寿寺”,加之旁边那武僧模样的哥们,心中大是好奇,于是问:你们和少林有啥关系?那哥们颇为得意的说,我们是少林下院(即寺庙分院之意),然后还顺手比划了两下拳脚,显得憨态可掬。我大感有趣,原以为这相隔千里的两寺的渊源是历史上产生的,回来专门查了一下才发现不然。原来,灵石县是2014年的时候才将资寿寺“外包”给少林寺,为期三十年,由少林投资发展文化产业项目,年轻的释延邦法师出任住持,同时带来了一种很“潮流”的感觉。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4:少林下院——资寿寺



当然,这种“潮”只是一种文化层面的表现,资寿寺本身的建筑,则一如前日在不远之处的回銮寺所见那般,古朴而厚重。据寺中碑石所载,灵石资寿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寺名资寿取“祝帝道以遐昌,资群生于寿域”之意,“翻译”过来大概是,祝愿皇家的气运长盛不衰,本地的老百姓人人能在太平盛世里得享长寿。我想,与很多伟岸的理想与深奥的佛法相比,其实正如“资寿”这般平安健康的活到天年,才是普通百姓最朴素最现实的愿望呐!我好像还没咋见过有叫得这么好听、这么接地气的寺名,您说谁又会不喜欢呢?于是,资寿寺自唐代始建以来,此后历朝历代均有所重修,让这里的香火似乎在千余年间未曾中断过,其虽非处于城邑中心,却俨然为地方名刹。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5:大雄宝殿之明代牌匾



如今所见之资寿寺,大体为明代遗构,除外貌上的古朴,其实在每个殿内都蕴藏奇珍,无论是壁画还是彩塑,均可谓精彩绝伦。遗憾的是我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些,只能从画册中过了眼瘾。因为当时各殿都是上着门锁,我们毕竟是在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破例参观的,虽然武僧哥们挺热情好客,但总归不好麻烦人家一个一个打开给你看。唯有一个特例,他主动给打开了三大士殿的门,说里面的十八罗汉彩塑乃镇寺之宝,于是幸得一览这些艺术造诣很高的明代遗珍。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6:东侧之三大士殿



说起这十八罗汉彩塑,其实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1993年,那时资寿寺还没有列入国保,也许管理与保护有些不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伙盗贼潜入寺中,将三大士殿十八罗汉的佛头全部盗割,倒卖出境,后来犯罪分子均被抓获,但文物追回却成泡影。1995年,前来洛阳参加研讨会的(台)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同时也是收藏家)无意间听闻此事,深感惋惜,当即慨然表示愿意帮忙打探这些佛头的下落并出资收回。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7:三大士殿罗汉彩塑(引自《山西彩塑》)



经过近半年的探访,他终于找到了部分佛头的下落,出巨资在台湾买下了其中的11尊,不久后又从欧洲寻访到5尊,1997年,最后的两尊在日本被找到买回...陈永泰先生表示愿意无偿将这批国宝完璧归赵(日本、佛头、回归...有点像古董局中局的段子了,不知马伯庸写书时是否曾受此事启发)。于是经过两岸多个部门的磋商,终在1999年3月间,由上海台办郭副主任、山西省文物局总工程师柴泽俊、灵石县长耿彦波(看到这个名字时我很感耳熟,一查发现后来任大同市长,大刀阔斧的改善古城面貌,我去大同时感觉甚好,看过他的事迹,此时才知道他早在这会就已经“深度参与”文物工作了)等人带队赴台参加接收仪式,受到盛情招待。席间,耿县长最为激动,起身向陈永泰先生诚挚致谢,并邀请他在罗汉完成修复之后到资寿寺参观。


最终一切顺利,国宝平安回国,并在当年完成修复,事后在寺内立有《海外回归十八罗汉头像复原碑记》等二通石碑,但其中并未述及来龙去脉与陈永泰的名字。这倒不是我们忘恩负义,而是陈先生专门交待,务必不要把震旦集团以及他的名字刻在碑上,他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而已。陈永泰先生的高风亮节让人肃然起敬,却也让这段往事鲜为人知,故我不惜三段笔墨,以存其事焉。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8:甬道与牌坊(由北向南)


当时我们的参观是从侧门插入中间,实际上“忽略”了资寿寺前面的一截,直到从里面走出来时,才从背向发现,从山门到那个城门楼子似的仪门之间,竟还有老长一条狭窄甬道,这也是在别的寺中罕见的布局,要是边墙再高点,那感觉就颇像在故宫之中了,这不由又让我感叹资寿寺某些建筑之奇。仰头但见仪门上悬挂有牌匾“尊天阁”,我倒是上去了一趟,只是它也不太高,回身想鸟瞰寺中,却不见远。末了,向武僧哥们道谢而去。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国保寻踪(109):山西一个鲜为人知的“少林下院”——灵石资寿寺|静思斋
图9、10:尊天阁与登阁鸟瞰(由南向北)


当日在资寿寺短暂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挺深的一段记忆,尤其是那位武僧哥们一路上言谈憨直,颇为有趣,只可惜时过境迁,我已记不起他的面目,恐见面亦不能相识矣。资寿寺也是我很想再去一次的地方,一来是弥补一些错过的遗憾,二来也是想更从容的重温一下它的古朴。我更为期盼的是,春暖花开之际,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自由自在的去想去的地方,而且总能在每次旅途中有一二这般奇遇,那便是最好的了。


前文链接: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浙江宁波它山堰 | 静思斋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山西介休回銮寺 | 静思斋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1月5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