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17期16总队、18期16总队毕业同学名录|静思斋

2023-11-02 15:57阅读:18,599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34)——1974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在台同学通讯录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十月最后的一周身心状况不佳,工作上有些懈怠,因此错失了两份重要史料,心中倍感懊恼,唯有一个意外收获,多少能带来些许心理安慰。某日于网上闲逛,在一台湾卖家处,偶见这册1974年去台黄埔同学编印的通讯录,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总队在台同学通讯录》。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17期16总队、18期16总队毕业同学名录|静思斋

这书名有一点很特别:只有总队号而没有期别,表现出一种迷之自信,我自问经手黄埔文献不少,但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看到这个番号,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鲁干班19期16总队(该总队去台同学重印过同学录,我已有完整资料),出于多年的“职业素养”,我还是点开看了一下,如果是我的这个判断,那也就直接关闭页面了事了。结果从寥寥几张图片看出,这竟是一本八分校同学的通讯录,这倒让我挺惊喜。


其实此时我已大致理解了书名问题。从黄埔八分校毕业的唯二两个正期学生总队,分别为17期和18期,番号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均是16总队。故此册实为八分校17、18期同学之合集也。收藏这么多年来,有关黄埔八分校的藏品我可谓片纸也无,编订的黄埔名录中八分校同学的名字更是一个没有,这一直是我心中很大的遗憾。此番所见,虽然只是在台同学通讯录,但总归是破冰的良机,遂立即出手买下。


前几天收到,翻一遍下来可给我乐傻了:这书虽然只有薄薄百余页,但还真不仅仅是“在台同学通讯录”。从影像上来说,前面收录的八分校正门和开学典礼两张照片,我以前就从未见过,让我觉得这就已值回书价了。照片之后是八分校简史及这两期大事记,内容也远较官版校史精准翔实。更惊喜的还在一干去台同学老头照的后面,竟有17期16总队、18期16总队完整的名录!据闻,八分校原版同学录印制粗劣,也无照片收录,从某种意义上说,此通讯录之史料价值已在这两个总队任意一本原版同学录之上了。


在此也顺便简单介绍一下黄埔八分校的历史。八分校前身为第五战区干部训练团(蒋兼团长,李宗仁兼副团长),1939年底,据说是为了防止桂系坐大,决定将干训团“扩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纳入黄埔体系。经过一番筹备,八分校于1940年5月4日正式开学(此日定为八分校成立纪念日)。原干训团第二期学生,一部分就以这个名义提前毕业分发,另有三百余人改编为17期16总队第一大队继续受训。


八分校本部设在湖北均县草店镇周府庵。话说明朝永乐皇帝登基后,搞了两个规模巨大的“基建工程”,其中一个大家都很熟悉——北京故宫,另一个就是征发数十万人在武当山建成了一片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包括“九宫八观、三十六庵、七十二岩庙”等。当时草店这里位于武当山北麓的交通要道上,成为一个物资集散地,因盖了许多草棚而得名,其后数百年,草店逐渐成为一繁华集镇,抗战时期成为诸多重要军政单位的驻地。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17期16总队、18期16总队毕业同学名录|静思斋
均县周府庵黄埔八分校正门



周府庵即三十六庵之一,据说当时许多藩王出资支援建设,这些庵便以金主命名,周府庵的出资人乃河南开封的周王。周府庵也是诸庵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香火一直旺盛,清末尚有房舍六百余间,也难怪驻下一个校部加一个学生总队一千多号人,仍然绰绰有余。随着八分校的开办,原在周府庵中的一百多位道士,慷慨让出场地以支援国事。八分校在周府庵一共办学五年。


说起黄埔其他分校的旧址,即便已无建筑遗存,总归还能去实地缅怀一番,但在八分校这里,却是不能够了,甚至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个地方。这是因为上世纪50-60年代建设丹江口水库时,处在“特殊年代”又工期着急,对于历史文物未采取妥善保护(最初拨有一笔保护专款,但工作未能做好),及至1967年第一期工程蓄水,均州古城、草店这一带皆被淹没,迎恩殿、净乐宫、周府庵等173处珍贵古建筑就此长眠于百余米深的水底。如今已是鲜有人知,我们享受的南水北调之利,其背后还有着这样一幕我国文物保护史上罕有的悲剧...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17期16总队、18期16总队毕业同学名录|静思斋
八分校的“根脉”从此断绝,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其存世文物极其稀少的一个原因。但其实八分校17、18两期毕业的学生并不少,计有2300余人。17期16总队,1940年5月4日开学,当年11月第一大队(原五战区干训团二期学生)先行毕业,二、三大队随即抽签分出四大队(以原第一大队官佐管理),剩下这部分同学在1941年10月10日毕业。18期16总队,1942年5月4日正式开学,1943年10月10日毕业。抗战胜利前夕,八分校奉令裁撤,尚在校的19期学生(应该是15总队)先是并入七分校,后改为21期(西安督训处),我以前采访过的刘志祯老先生(已故,写到此处,不由勾起了我的这段回忆),就是这一经历。除了正期学生,八分校另办有军官训练班9、10、11期的几个总队及独立大队。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17期16总队、18期16总队毕业同学名录|静思斋
经过数日的整理,在我编制的黄埔同学名录里,又新增了两千多个名字,尤其是上面那个汇总表中八分校一栏,人数由零瞬间拉满(我一共整理出2322人,2317是校史中的数字,可以说误差极小),这让我非常欢欣鼓舞。


但还是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这本通讯录编排时只收录了名字(由于是二次编排,其中也会有产生不少谬误之处),而省去了籍贯及其余全部信息,很是可惜,我仅能根据去台同学的一些信息,增补了百余人的籍贯。今将纯姓名版发布于后,如有黄埔后人从中找到了长辈的名字,还望能在后台留言告知我籍贯信息(如姓名有误亦可提出),助我进一步补充完善,在此先行谢过。


前文链接:鲜为人知的黄埔军校第四分校参谋勤务研究队(附该队1、2期名录)|静思斋
名录在博客上发不出来,烦请移步我公众号查看即可:(点击查看)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11月2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