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纪行》第七篇古阳平关话今昔之附篇
之前写马超墓那篇时,对马超卒葬阳平关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由于当时参考了许多相关资料,对阳平关也积累了些素材。结果今天开始写《陕南纪行》系列游记的终篇——古阳平关,一动笔就“不慎”写多了,还是循例摘出来单成一篇吧。
复建的古阳平关城墙
熟悉我的朋友大多知道,我极少去“研究”战史,对这个也不甚感兴趣。这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根本就不会真正理解战争是怎么回事。正如我那时身处古战场,更是深感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不但理不清什么头绪,反而更加迷茫。顿觉什么地形水文,什么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亲自带过兵的,纸上谈兵说得再头头是道也多流于扯淡。
不过,我今儿也还是“纸上谈兵”了一把。但我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细枝末节与胜败评析,而只是通过若干史实,对阳平关当年的“战略地位”做些探讨而已。简而言之,我觉得阳平关之于蜀汉,可能并不像后世许多评论家、文学家、XX家抒情时所说的具有那般重要的战略价值(尤其是指防御方面)。公且安坐,听某一言。
千百
之前写马超墓那篇时,对马超卒葬阳平关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由于当时参考了许多相关资料,对阳平关也积累了些素材。结果今天开始写《陕南纪行》系列游记的终篇——古阳平关,一动笔就“不慎”写多了,还是循例摘出来单成一篇吧。
复建的古阳平关城墙
熟悉我的朋友大多知道,我极少去“研究”战史,对这个也不甚感兴趣。这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根本就不会真正理解战争是怎么回事。正如我那时身处古战场,更是深感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不但理不清什么头绪,反而更加迷茫。顿觉什么地形水文,什么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亲自带过兵的,纸上谈兵说得再头头是道也多流于扯淡。
不过,我今儿也还是“纸上谈兵”了一把。但我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细枝末节与胜败评析,而只是通过若干史实,对阳平关当年的“战略地位”做些探讨而已。简而言之,我觉得阳平关之于蜀汉,可能并不像后世许多评论家、文学家、XX家抒情时所说的具有那般重要的战略价值(尤其是指防御方面)。公且安坐,听某一言。
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