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41)——1946年芜湖大江日报社派令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6573074478/
在故纸收藏中,老报纸也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如今普遍认为,《申报》的创办是我国现代报纸业的开端,自此之后,各地各式各样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知凡几。相比之下,报纸更多偏重于时效性,自身体量又大,更像是一种快消品,短时间内便会进入“循环”(卖废品就属报纸值钱,犹记小时候卖废报纸“收米”的快乐),便不像书籍那般容易得到珍藏、传承了。故有时候只闻某报之名,想找到一份实物都不可得。
由于嫌其不成体系(零敲碎打偶尔来一棒子也觉得没啥意义),又占地方,我对老报纸一类并无兴趣,经营也几无涉猎。不过近来搞到了一份民国报业文献,倒是挺稀罕的一个物件。这是1946年芜湖大江日报社的一份派令,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一份聘书,但“派令”的叫法以及上面的青天白日徽,让我立即意识到这应该是“官媒”的派头。一查,果不其然。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6573074478/
在故纸收藏中,老报纸也是一个重要的门类。如今普遍认为,《申报》的创办是我国现代报纸业的开端,自此之后,各地各式各样的报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知凡几。相比之下,报纸更多偏重于时效性,自身体量又大,更像是一种快消品,短时间内便会进入“循环”(卖废品就属报纸值钱,犹记小时候卖废报纸“收米”的快乐),便不像书籍那般容易得到珍藏、传承了。故有时候只闻某报之名,想找到一份实物都不可得。
由于嫌其不成体系(零敲碎打偶尔来一棒子也觉得没啥意义),又占地方,我对老报纸一类并无兴趣,经营也几无涉猎。不过近来搞到了一份民国报业文献,倒是挺稀罕的一个物件。这是1946年芜湖大江日报社的一份派令,其实也就相当于是一份聘书,但“派令”的叫法以及上面的青天白日徽,让我立即意识到这应该是“官媒”的派头。一查,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