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2023-12-29 20:54阅读:61
静思斋收藏的民国故纸系列之(144)——1948年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第十六期同学录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藏品交流链接:http://book.kongfz.com/60940/6614992434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买这本书时,我正好在这里


今年六月去广州黄埔岛开会,恰在“校长办公室”中,经四川好友刘兄帮忙牵线,购得黄埔军校珍贵文献一册,不由让我大为感慨:人杰地灵!这本《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第十六期同学录》编印于1948年12月,填补了我所藏黄埔体系中的一处空白,并为我的黄埔名录数据库中增添了一千四百多个名字,刘兄功莫大焉。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第一军官训练班是黄埔军校1947年在“帝都”设立的一个分支机构,其存世短暂,相关文物鲜有存世。之前我在第三、第七军官训练班的小文中,已简单提及它们的来龙去脉,现原文引用如下:“内战爆发后,国军的局面迅速恶化,急需补充大量基层军事干部,于是自1947年起,黄埔军校重新恢复了已停办近两年的“军官训练班”教育体系,陆续设立了第一至第七军官训练班,分驻北平、西安、抚顺/沈阳、台湾、迪化(乌鲁木齐)、汉口、徐州,学员期别延续之前,以十五期为始。”
(注意:军官训练班十五期不等于黄埔十五期,本册之十六期自然也不是黄埔十六期!)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此前我仅收藏有一张1948年该班15期开学典礼老照片(此照在去年老兵基金制作的日历里曾使用到),这是一张极其珍贵的旧影,放大浏览发现,该班官生还佩戴有一款臂章,这在大陆时期的黄埔,似乎非常fashion。背景建筑“中正堂”,在这本同学录中再次出现,当然,细腻程度与原版照片有些差距。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长期以来,我仅知第一军官训练班在北平,具体位置则完全不详。直到后来是看柏杨回忆录还是柏杨传来着,里面提到他从东北仓惶逃离后曾投奔第一军官训练班,地址是在“旃檀寺”。我在如今的地图上搜,完全找不见这个地方,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原来新中国成立后,旃檀寺成为了国f部所在地,顿时恍然大悟。翻开同学录,首先出现的那张硫酸纸扉页上,依稀还能看出当年旃檀寺第一军官训练班的大门,这个建筑包括中正堂如今即便还在,也已不是闲杂人等能随便观瞻的了。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北平旃檀寺校门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平地图中的旃檀寺



北京旃檀寺原名弘仁寺,位于北海西边的西黄城根一带,历史可上溯至明嘉靖年间的清馥殿(皇帝进香的地方),清康熙皇帝将其改作藏传佛教寺院,时为帝都地位很高的大寺。庚子事变中,旃檀寺毁于兵燹,摄政王载沣将其改建为禁卫军办事处,此后多作为军事单位驻地,这也是第一军官训练班设于此的历史渊源所在。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徐幼常将军



第一军官训练班的主官是徐幼常(黄埔五期,贵州独山人)。徐是关麟征将军(时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老部下,在古北口、台儿庄都是一起扛过枪的,可谓袍泽情深。但他大概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上不太“可靠”,一直未受重用,此番在关麟征的提携下才得以出任第一军官训练班主任。据国史馆档案中的记载,徐幼常上任之初仅是作为上校代主任,相比于其他同僚,军衔相当“寒碜”。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国史馆档案中的任职记载



徐幼常一直与地下党有联系,早有起义之心,在班中安插了一些亲信、甚至地下党员潜伏待机。如他的侄子徐惠文专门负责与地下党联系,还有印刷所管理员邢贵钦(地下党的联络员)、补给组中尉组员吴道华(黄埔19期,前年刚去世)等人从旁辅助(这两位同学录中都有收录)。“北平无战事”之后,徐幼常奉“我方”密令返回成都黄埔校本部搞策反,起初虽倍受怀疑,但后来仍被任命为24期学生总队长。1949年12月,这次是光明正大地起义了。


徐幼常在回忆文章《国民陆军军官学校灭亡前后纪略》中明确提到,当时一并起义的单位中,包括第一军官训练班(主任吴泽道,北平时期为副主任)。如果这个回忆准确,说明该班的组织并未因陷于北平而撤销,而是继续存在了近一年时间并撤到了成都,还有没有具体业务则不得而知。


再来说说本班的学员们。15期老照片上记载的开学典礼时间是1948年4月,16期入学是在7月,而据《大公报》的一篇报道,16期的毕业时间是1948年11月29日。这也就是说,在七个多月的时间,就把两期学员的训练都解决了,非常“短平快”,摆明了只是短期“深造”性质。另据1948年出版的《最新陆军军官教育纪实》一书中所述,此时军官训练班的招生范围包括行伍军官、优秀军士与青年军的留营士兵。根据同学录中登记的信息,16期一千余名学员大多来自华北剿总下辖各部(有的甚至整队同学出自同一部队,比如11、12队几乎都来自青年军208师),他们在毕业后大多应是返回原部。


这本同学录成书于北平和平解放的一个月前。虽然印制难称精良,纸张稍显粗劣,但能在那般人心动荡与物价飞涨的情况下,短期内即制作出这样一册收录有官生照片的精装本,实已大为不易。


黄埔军校在帝都——鲜为人知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军官训练班(附第16期学员名录)|静思斋
原主徐世昌,名字犀利得很,绥远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入学前服务于整编骑兵第十二旅(鄂友三部)通信连,其后不详。我想他与他的同学们或许有很多跟着傅老总一同起义了,搞不好还能有个离休待遇,这甚至要比做了很多工作的班主任徐幼常更“幸运”(徐正式起义已是在解放后,除非有人给证明在北京时就参加“我方”工作了)。当时计较这些可能觉得没啥意思,过了几十年,差别可就体现出来了,再去找人证明都不好使。


我原打算写一篇正经点的投稿文,可惜查到的该班资料着实太少,有些事又不方便多说,只好作罢。今草作此篇,随本期名录一并发布,作为2023年黄埔史料的压轴奉献。
前文链接:原来徐州不光有黄埔军校的分支,还有中央训练团的分团|静思斋
名录在博客上发不出来,烦请移步我公众号查看即可:(点击查看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12月29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