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2024-09-22 08:27阅读:118
不久前收到基金会转来石匪慨然捐赠的黄埔五分校史料一批,某决意利用中秋三天假期闭关整活,完成第六批黄埔名录增补。干了三天发现,五分校的复杂程度竟大大超乎我的意料,闭关因此又延长了三天。由于头绪繁多,不停思考,期间对于外界的“干扰”颇感烦躁,节日问候之类的更是一律未做回复,在此先道个歉(顺便把明年春节和中秋的也提前一起道了)。


难点主要在于,这次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名录整理,且还涉及到许多核对、考辨甚至补遗工作。由于我平时接触这方面较多,对于五分校相比于本校及其他分校许多“特立独行”的地方,感触尤其深刻,却又不太容易用言语把这种“精妙的”感受精准表达出来。


大致来说,抗战时期黄埔本分各校,校部下面的总队、独立大队、附设班队承担着学员生管训之责,各单位通常划分明确,组织严谨,番号及同学录的编纂各以本单位便是,整理起来也都得心应手。而观之五分校,这种“边界感”就不是辣么清晰,其同学录的典型特征有:1、一本同学录里通常包含着若干个同时(或相近时间)受训、毕业的单位;2、番号属同一个单位的,往往又分成多批毕业,因此分别收录在不同的X本同学录里;3、很多单位有着不止一种番号,各种文献中叫法不一,而且基本都涉及比叙关系,把问题搞得更加复杂化。这3个问题,我会在下面以案例来具体说明。


而官方的两册校史(台版《陆军军官学校校史》第二册、《黄埔军官学校校史简编》)中关于五分校的部分,编写得又非常糟糕,其中颇多错漏。幸有石匪前日发来老胡编制的一份《五分校序列表》,给我的整理考辨工作带来了极大助力,及至今日,我终于彻底、清晰地完成五分校名录的编纂,可以长吁一口鸟气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干这项工作以来最感疲累的一回,身心俱疲。


当然,这次的成果也可以称之斐然。首先,依据原始文献,完全理清了五分校的番号序列和其中的逻辑关系,这对我自己来说可谓收获极大;再者,我所编制的黄埔名录中五分校原本是巨大的短板,此前仅收录有16期18总队,本次除因某册同学录缺页或残损造成的少量人员缺失,基本已将昆明分校/第五分校的名录弄齐,完整度与精准度我觉得至少可达95%以上,一跃成为抗战时期各分校中最“齐装满员”的一个。经过本批新增7704人,系统下次更新之后收录人数将达到192615人,距我6月在黄埔所立20万的“小目标”又近一步!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在我这个总文本里,我甚至可以做到一人不差)


我趁着记忆还算清晰,先把这次的成果分享一半——即五分校黄埔正期学生的大致情况。有三点需要说明的是:1、文中所列的数字,均是据同学录整理得出的数字,与实际毕业人数或许略有出入,但数字对应的名字均有据可查;2、文中所涉及的重要时间点,均出自《黄埔军校分校概览》第五分校大事记,不再另注;3、五分校同学录编制粗疏,原版中基本都无照片收录,唯一有照的是第一期,但我也不便外传,所以这个问题就不用问我了,您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档案馆查。


第十一期


该期可谓云讲余脉改组为昆明分校后的“开山鼻祖”,1935年8月正式开学。其最初的番号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学生第一期,与之同时入学的,还有军官补习班第一期学员,1937年1月该期学员毕业后,军官补习班第二期学员(此时军官补习班改称学员总队了)随即入校,1937年12月学生第一期与之同时毕业。也就是说,第一期学生正好“伴读”了军官补习班两期学员,于是这仨就编在了一本同学录里,但后来的比叙学籍则“泾渭分明”,军补班走的是军官训练班序列,而第一期学生则比叙为黄埔十一期。


该期学生共计375人,下辖步兵2个队,炮、工、交通兵各1队,唯其正期番号我至今一脸懵逼。按校史的官方说法,是十一期独立第一队。请注意,是队,而不是大队,一字之差,实有天壤之别!按说本期确为大队规模,但校史记载的十一期独立第一大队的番号却另有所属(为特训班二、三期比叙),在没有其他材料佐证的情况下,我目前只能姑且采用十一期独立第一队之说。


我原收藏有该期毕业证章一枚,借此晒图,要不然本篇连封面图片都凑不出来啦。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第十四期


我还没去过云南讲武堂那边,按文献中的说法,貌似场地比较有限,不太容易再扩容。十一期学生“占坑”两年多,搞得后面两期没法再招生,校史中专门提到此事,文字似乎隐隐有些怨怼情绪,看得我莫名微笑了一下。


于是五分校再次招收正期学生,已是第十四期了,该期于1938年3月入校,分为甲、乙两级。甲级生为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或曾接受云南省第一届学生集训者,当年10月间领证毕业,竟有人直接就分配到本期乙级生那边当少尉去了(本总队毕业生成为本总队官佐),这种奇葩操作我从未见过第二家!


乙级生则延至1939年8月才毕业,甲乙两级学生共计592人,叙为十四期第八总队。但在原始文献中,并没有出现第八总队的字眼,甚至也没有第X大队的明确番号,所以不妨简单点,就把“甲级”、“乙级”当成大队一级便好了。另由于甲乙两级生毕业时间相隔近一年,十四期八总队同学录“理所当然”没有编在一起,甲级生同学录原件我是没见过,至于乙级生的嘛...呵呵,又是另一朵更大的奇葩。


第十六期


五分校十四期分为两部分,十六期更虎,分成了3+1个部分!


先来说说后面这1伙,它指的是16期18总队,该总队同学录也是此前我唯一有收藏并编制名录的“五分校”同学录。为啥我给“五分校”打了引号呢?您可能想不到,该总队其实从未在五分校受训过,而是在曲靖!该总队原为第一集团军干部总队,后来经过“一番运作”,比叙为16期18总队,只是名义上隶属于五分校而已。无怪乎在大事记中,压根就没提他们的事,完全就是“后娘养的”。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我旧藏之16期18总队毕业证章



第一集团军干部总队下辖三个大队,其中第三大队是军士大队,比叙16期时只有前两个学生大队算数,共计1857人。军士大队虽然也是一起训练、编在一本同学录里,但无疑并不是黄埔16期的,很多年前有一位后人对我这个说法并不认可,还给打我电话“讨论”了好久(我不确定是否说服了他,但对于我这种电话恐惧症患者来说,这是我印象中最后一次接“黄埔电话”了)。其实这个问题根本没啥可争论的,军士和学生完全就不是一回事,看看同学录封面和内页吧,当时人家其实也拎得很清楚。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我旧藏之16期18总队同学录



十六期第七总队才是五分校“亲生的娃”,此时教育周期进一步缩短,甲乙级的名号,也改成了半年生和一年生,在1938年12月举行了开学典礼。十六期半年生毕业于1939年9月,与十四期乙级生相差还不到一个月,一年生毕业于则1939年12月,在这一段时间里,除了14、16期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班队毕业,瞅瞅看,这一本同学里编了多少进来?题字感觉都很累...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十六期七总队半年、一年生当时似乎都算第一大队的,除了这两伙,该总队还有一个“领养”的第二大队。该大队为代训六分校转来的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三期入伍生,1939年8月入校升学,施以四个月的短期军官教育,12月与一年生同时毕业,但人家同学录早在年中就编好了(就是上图那本),所以第二大队的同学录只得在1940年初与干训总队的若干大队编在了一起...


该大队的情况与15期1总队3大队的情况极其相似(详见我之前所写的:黄埔军校15期1总队中鲜为人知的空军同学|静思斋),问题就在于,这部分人到底算不算黄埔16期毕业生?我认为应该算。十六期七总队这三部分加在一起一共是838人,比校史中的数字799人略多一些,但若不算第二大队则人数严重不足。人数的差异,或与他们的空军身份有关,由于空军的淘汰率极高,最终能成为成为飞行军官的人数很少(这部分人登记学籍时应该就是用空军官校的了),还有部分人由飞行生转入空军官校航炸班(我有一位朋友曾兄的家族长辈曾世豪就是其中之一),剩下的恐怕仍要“回炉”陆军用到黄埔16期学籍,有同学录和毕业证书在手,这当然是可以得到承认的。


第十七期


五分校从第十六期开始,由于教育周期的缩短、一些学员班队的迁出,终于可以每期都招生办学了。十七期第四总队,1939年12月开学,步科两个大队在1940年12月毕业,炮、工两个队的毕业时间,似在1941年5月左右,随即分发至省外部队。本总队整体情况相对简单,全总队同学共计1043人,这也是五分校一个总队的正期生首次得以在一本同学录中“齐聚”。但这本同学录仍然不是他们的专属,里面还一同编入了军官训练班第十期独三大队。


第十八期


该期番号为十八期第五总队,第一、二大队为步科,1941年3月底入校,1942年11月毕业。第三大队入伍时间较晚,为1941年11月(当时亦是一二大队完成入伍生教育的升学之日),该大队应为炮、工两科,但具体番号7、8、9队也看不出啥来,1943年6月毕业。本总队三个大队总计1170人,比校史中的数字还多了60多人,似乎唯一的解释就是第三大队有些人因故未能毕业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总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专属同学录!五分校从14期到18期,同学录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表格宋体蓝印(只有17期那本有些变化),显然是分校自己的印刷厂古法炮制,不曾假手社会机构。如果是酱紫,同学们可能都不用自己集资印书了。


第十九期


该期规模较小,仅有一个大队,共计380人,1944年3月举行开学典礼。在1945年2月,五分校还招收了第二十期入伍生近400名,但在抗战胜利之后,奉令并入本校二十期,而十九期这个大队则仍留在昆明,直到1946年5月毕业。


据说该大队的番号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九期驻昆独立大队,有木有数字版番号我属实不知。校史中将该期期别误写为二十期,导致我去年编制正期学生番号序列表(初稿)时将其遗漏。该期同学录我没见过封面,前半部分也只看到几页,但已很明显可以感受到,它编印的相当讲究,是有照片的哦!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后面还附有昆明分校/五分校先期毕业同学名录!由于我所见到前期同学录的原件并不齐全(其中还有残本缺页的),这份后附名录对我最终能将五分校名录编得基本完整可谓居功至伟。


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正期学生浅述|静思斋
第十九期驻昆独立大队毕业后,黄埔五分校乃至云南讲武堂的峥嵘岁月,终成绝唱。我还从未去过云南,这次为做这项工作倾注了颇多心血,又看到哥们发来的一张照片,让我对云讲旧址(国保)的游兴,油然而生了。


静思斋 于岳
2024年9月21日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