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冰斗与U型谷

2009-12-16 19:49阅读:
冰斗 由冰斗冰川的剥蚀作用形成的后壁陡峻的半圆形洼地,前方出口处常有凸起的岩槛。其形成的前身往往是雪蚀洼地,洼地聚冰之后,由于强烈的寒冻风化和冰斗冰川的刨蚀与掘蚀,使浅洼地变成相对较深的盆状洼地。冰斗冰川多发育在雪线附近,其下半部消融量常常大于冰雪累积量,而上半部冰雪的累积量往往大于消融量。于是冰斗冰川经常出现高处冰体较厚而低处冰体较薄的不平衡状态,并由此而引起冰斗冰川的旋转运动。冰斗洼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冰斗冰川的这种旋转挖掘的过程中形成的。冰斗分布的高度受气候条件的制约,高山上的古冰斗常高低不同呈层状分布,它反映了古雪线高度的变化。因此,古冰斗的调查研究,常是恢复古雪线、古气候的重要根据之一。被几个冰斗相围的岩壁陡立的山峰,称角峰,多呈角锥形矗立于冰斗冰川之上,它是由强烈的寒冻风化及冰斗冰川的啮蚀后退而形成的。由山坡两侧的寒冻风化和冰斗蚀退所形成的尖薄的山脊,称刃脊。刃脊的顶部常呈锯齿状,也称鳍脊。在冰期中形成的冰斗、角峰等冰川地貌,冰后期,容易受到其他外营力的改造,形态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恢复古冰川过程,将是很艰巨的工作。 冰斗与U型谷
'冰斗'群平顶山
U型谷
在山地区域,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对底床和谷壁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寒冻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这样更有效地排泄冰体。这种形状的谷地称U形谷或槽谷。
冰蚀谷是由山谷冰川剥蚀而形成的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 字型的谷地。冰蚀谷一般起源于冰期前的河谷或山谷。由于冰川的挖掘和锉磨作用,谷地变直并加深、加宽,谷壁变陡,谷底变平,横剖面变为“U”字形。在谷底和谷坡的基
岩上,可能有冰擦痕和磨光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