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苏州街名之“前”5衙前之申衙前包衙前

2022-11-05 07:32阅读:
苏州街名之“前”5
——苏州老街巷之四

我楚狂人
二、衙前1
苏州街名最“不可理喻”者是“衙前”。所谓“衙前”,顾名思义应该是官衙前,但是苏州明显不是。苏州的“衙前”实际上就是官员住宅前。苏州是科举最有成就的地方,“出产”的官员自然多,而且还因为苏州地方好,外地官员定居苏州的也多,所以苏州的“衙前”特别多。我这里尽可能罗列一下。
1.申衙前
申衙前,现在景德路的一段,即中街路口到黄鹂坊桥的一段。因位于明代名相申时行宅前而得名。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属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申时行是张居正之后的首辅,他持政平和,反对内斗,维护了张居正之后的政局平稳。但是不满他的人讥为“太平宰相”。实际上这样反对内斗的执政者在明朝太难能可贵了。申时行倦于政坛纷争,五十多岁就退休了,乡居近三十年。
申时行,因影射作品弹词《玉蜻蜓》而在苏州家喻户晓,书中的徐元宰就是影射申时行的。坊间传说,《玉蜻蜓》是太仓王锡爵族人唆使人创作中伤申时行的,据说是怨恨申时行抢了王锡爵的状元,王锡爵是同榜第二榜眼。
申时行故居,即春晖堂杨宅,位于景德路汤家巷。史料记载,这里早先是明朝苏州状元宰相申时行的故宅。四百余年沧桑,申氏故宅先后归清代太仓状元毕沅等人所有,也曾进行过部分改建。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珠宝商杨洪源购置其中的一部分用作住宅,并将其主厅命名为“春晖堂”,从此这里被称
为春晖堂杨宅。目前,春晖堂杨宅南面一部分归苏州市中医药博物馆使用,北面一部分为公房和杨氏后裔私宅。2012年坍塌的,就是杨氏后裔私宅中的一部分。现状堪忧,2012年梅雨季节坍塌了一部分,《苏州日报》有报道,有照片。
申时行墓在吴山岭,是苏州现存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古墓葬。申家祠堂旧在马医科,祠堂前的大牌坊现移建在北寺塔前,即今北塔前的牌坊。
苏州街名之“前”5衙前之申衙前包衙前
黄鹂坊桥今貌,图片均来自网络。

2.包衙前
包衙前,中街路支巷,东起中街路,与马大箓巷隔路相对,西出汤家巷。
传有包姓为官的住宅,故名。未能考证此包姓官员为何人,但是应该是明代中期之后的人物。因为此巷原名纯孝坊巷,卢熊《苏州府志》等均作纯孝坊巷,民国《吴县志》并注:“即今包衙前”,《姑苏图》、《苏州城厢图》、《吴县图》、《苏州图》均标作包衙前。当然,所谓包宅也就无可查考了。此处原有徐家桥(范成大《吴郡志》、卢熊《苏州府志》、王鏊《姑苏志》均著录),后也讹作包衙桥。
苏州街名之“前”5衙前之申衙前包衙前
包衙前今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