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以教定考”与“以考定教”

2023-12-08 08:05阅读:

“以教定考”与“以考定教”

——对语文“教--评一体化”的再理解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2310B
王家伦 张长霖
(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215021;苏州市第五中学,江苏苏州215004
【内容提要】“教”与“考”之间的关系颇值得研究。“教”必须依照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真正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课本,即必须考虑教材体系和编者意图;“考”必须依“本”,即设计试题要从课本的导读系统出发,但不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这绝不是简单的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呈现。

【关键词】以教定考;以考定教;以教定考;否定之否定

“教--评一体化”是当今课程标准的要求。众所周知,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所谓的“总结性评价”,应该包括各级各类的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那么,“教”与“考”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呢?
STRONG>
一、“以教定考”之“悲”
我们首先来谈谈“以教定考”。这里所说的“教”,当然指的是平时学校课程所授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平时所“学”的内容。这里所说的“考”,则是“总结性评价”,当年的科举考试与如今牵动千家万户的高考当然也在里面。所以,研究“教”与“考”之间的关系,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入手,应该没有异议。
从隋到清末的中国古代科举时代,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学子必须认真读书。宋代开始明确“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明代开始更是明确“四书五经”的原著及朱熹的注释是基本教材。同时考试规定,凡是答案不符合“四书五经”原著和朱子解说的就是不合格。也就是说,我们的科举制度,长期以来就是“教什么考什么”。
至于考试,无论是类似于当今填空题的“帖经”,还是相当于当今论述题或命题作文的“策问”,还是相当于当今读后感类的“杂文”,或者是相当于当今名字解释或简答题的“墨义”,其题目来源基本都是“四书五经”。
“以教定考”,使得学子通过科举成才,成为国家之栋梁者不在少数,这些只要看看“进士”如范仲淹等的成就,就可略知一二。但这类成才者毕竟凤毛麟角,更多的还是失败者。
其一,学子死记硬背,成为“两脚书橱”。
通过科举成才,“饱读”是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将“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和“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等背得滚瓜烂熟,但却不能“致用”,甚至永远“进不了学”——考不取秀才。由于“不会营生”,就只能穷苦潦倒一生,最终默默地消失。
其二,命题者挖空心思,故弄玄虚。
“四书五经”的内容毕竟有限,在一些擅于猜题押题的“名师”指导下,考生很有“巧遇”考题的可能。于是,一些命题者就挖空心思出题,甚至把几句内容互不关联的话凑在一起当做题目。晚清有一道考题为“君夫人阳货欲”,引起了一场波澜。“君夫人”出自《论语·季氏》最后一句“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既然“异邦人”也称之为“君夫人”,可见“本邦”“异邦”都是守礼有序;“阳货欲”三字出自《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这个名叫阳货的人越礼乱政,他欲拜见孔子,作为“守礼”的孔子不接见。连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圣人守礼,不为非礼”。然而,这种拼凑的题目考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如何能理解!后来,命题者俞樾因此被弹劾“永不叙用”。但也成就了一位大学问家——此为后话。
二、“以考定教”之“晕”
“以教定考”一直是“取仕”的主要途径,即使是“癸卯学制”后的新式教育,就语文考试而言,基本也是如此。翻检一下此轮“课改”前的高考试题,多能看见与教材内容相关甚至相同的题目。然而,正因为“以教定考”有上述的问题,所以,语文教学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题目出于教材之外”的设想。不可否认,这是良好的改革愿望。其实,题目出在教材之外,并非是新鲜事物,新中国第一次全国高考是在1952年,这一年的语文试题就有一道来自课外的现代文阅读题,阅读文本是《一个走上正轨的合作社》。此后文科试卷都会在作文题之外加上一道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要求标点、翻译。到如今,几乎满卷题目皆出于“课外”,成了理所当然,理由就是“考能力”。
可惜的是,这种出于良好改革愿望的“题目出于教材之外”的设想,却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不认真教书,以猜题押题为业,成就了“以考定教”。如果说“以教定考”是水缸里捞针,那么,“以考定教”却造成了大海里捞针的悲剧。这就是题海战的成因。什么“××密卷”,什么“××审定”,铺天盖地的各种“秘籍”充斥着大小书店和学生的书包;正儿八经的语文课本和正儿八经的语文教学,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学校的高中课程,一年半(甚至更少)教完,然后就进入复习。所谓的语文复习,就是扔掉课本,扔掉正常的语文教学,做没完没了的各种试题。如此的“以考定教”之“教”,实际上就是“以练代教”,也就是说,在“以考为纲”的“指引”下,真正意义上的“教”被破坏了,成了“练”,实在令人无语。
再说作文考题。简单点说,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使学生读得懂别人的文章,而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会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表达思想。但是,目前的作文试题往往不是考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是与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抢饭碗”。命题者故意在审题上设置难度,以显示自己的“水平”,而考生一旦审题错误满盘皆输。如2005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这个虽说是话题作文,但是审题难度极高。佛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佛在灵山,众人问法。佛不说话,只随手拿起一朵曼陀罗花,示之。众弟子不解,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宇宙间的奥秘,不过在一朵寻常的花中。“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寻常事物中。庄子甚至说,道在屎溺。还有哪里不可以有道呢?世界在哪里,就在那一枝一叶上。简言之,就是每一个最平凡的事物中都隐含着整个世界的奥义,也就是应从最平凡处寻找这个世界的真谛。这个作文题的审题是不是令人难以捉摸?这样的命题势必会把审题的标准过于拔高,明显影响作文教学的正常进行。
从“以考定教”演绎出来的“以练代教”更是令人无语——人家都在搞,我如果不搞,万一考得不好岂非弥天大罪?就陷进题海中的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则是悲剧深渊!有关部门三番五次地要求“减负”,两年前也曾大张旗鼓地要求“减负”,甚至信誓旦旦,但效果何在?一度的迟上学、早放学去了哪里?那些课外辅导班早就改头换面,成了“读书会”,至于效果,听天由命!据我们所知,如果让临近暑假的高二学生做当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成绩不一定比应届高三毕业生差,这是教育界领导视而不见的公开的秘密——这就是“以练带教”的必然后果。
三、“以教定考”之“归”
由于“以考定教”与“以练带教”成了“首途”,近几年来,学生的语文水平与核心素养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越来越差的趋势。我们建议回过头来重新思考“以教定考”。
(一)“教”必须有“本”
就“本”而言,叶圣陶、夏丏尊的《国文百八课》甚佳,因为这是一套体现语文“个性”,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首要目标的教材。新中国成立后的课本,最佳者显然为人教版1987-1988初中语文教材【注】和人教版1990高中语文教材【注】,因为这两套教材虽有缺点,但都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系统和训练体系。这两套教材我等均执教于当年,效果甚佳。至于“课改”过程中的各地教材,多以“人文”编元,几乎是政治课本或思想品德课本,未体现语文的“个性”,颇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从近几年入学的大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可见一斑。目前通行的初中、高中两套教材有了理性的回归,但显然初中版优于高中版。
虽说“诗无定诂”,但这个“诗”既然进了教材,就有了基本的“定诂”,教者必须考虑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者意图。我们不反对“个性化解读”,但这个“个性化”应该也必须服从“共性化”,否则,从表面上看,是参加考试的学生倒霉;从实质上看,就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不负责任。
(二)“考”必须依“本”
既然是“以教定考”,那么,考题就必须从学生所学出发。学生所学的依据是什么?宏观来说,就是课程标准;微观来说,就是语文课本。
其一,“以教定考”必须从课本出发。
试题设计的“点”绝不可漫无边际,盲目超纲,文本可以不是课本上的,但是其出题的角度则必须是教材上的。2023年国家教育部考试院的试卷评析,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观点,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此,就能让认真的学生看到考题不感到陌生,他们的复习应考就再也不是“大海里捞针”。如此,减轻学生的负担就再也不是一句空话。
其二,依“本”绝不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
就语文而言,背诵一些优秀的篇章是必须,但语文绝不是“死记硬背”可以替代的,课本是必须学好的,但并不是学好了课本就是学好了语文,学好语文,必须要“由内到外”。所谓“由内到外”,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谓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必须注重由此及彼的能力。
“以教定考”,就命题者而言,就是题目从学生学过的“点”出发,以解决课本外的内容。如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文本的某种结构,试题就可以从这个某种结构的“点”出发,要求学生能读懂有关这个“点”的其他文本,或者能用这个“点”写作文。如1979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就是要求将何为的《第二次考试》改写成一篇《陈伊玲的故事》。我们知道,《第二次考试》原文中的主角是苏林教授,而作为配角的陈伊玲,作者主要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出来。侧面描写,是语文教学必须掌握的“点”。如今要将配角变为主角,就是说要将陈伊玲从“侧面”“解放”出来成为主角。这样的作文审题没有难度,但是,如果教师没有教好,学生没有学好侧面描写这个“点”,考场上就难以完成任务。

综上,我们从“以教定考”出发,分析了它的优点与缺点;再分析了目前盛行的“以考定教”,分析了这种实际上的“以练带教”的危害性;最后,又提出了回归科学的“以教定考”的口号。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其实就是对经过第一次否定形成的事物中的某些新的消极因素再次进行否定,以促使事物形成新的发展——因为我们提倡的“以教定考”,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更上一层楼.
“以教定考”与“以考定教”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