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2、马援庄

2024-02-03 07:52阅读: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2
——兼与三联村周爱生先生交流

我楚狂人
二、马援庄
马援庄,现在网上资料介绍云:东汉名将马援训马练兵之地为现在的马援庄村。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陕西扶风茂陵人,东汉开国名将,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据说是战国赵惠文王名将赵奢之后,赵奢封马服君,后代以为姓。马革裹尸这个著名的成语就来自于马援。
根据本传:马援少有壮志,随兄马员投奔光武帝,一度羁留于割据者天水隗嚣手下。马援见到光武帝后劝隗嚣投汉。 时隗嚣听信了部将的挑拨,想占据陇西,称王称霸。因而对东汉存有二心,处事狐疑。马援见状,多次写信,好意相劝。隗嚣怨恨马援,认为他背离自己,见到信后愈发恼火,后来竟起兵抗拒汉朝。马援上书给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迹。光武帝览信后,即召见马援。马援在平定隗嚣中起到关键作用。
马援归汉后战功显赫,先是长期驻守陇上,对羌人作战中屡建功勋,巩固了西陲,搞好了与羌人的关系。后是交趾之战。交趾太守苏定激反交趾首领征侧、征贰,光武帝任马援为伏波将军,沿海南下。建武十八年(42)春,马援率军到达浪泊,与敌大战,攻破其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乘胜进击,在禁溪一带数败徵侧,敌众四散奔逃。第二年正月,诛杀了徵侧、徵贰,传首洛阳。在交趾建铜柱纪功。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马援回到京城一个多月,正值匈奴、乌桓进犯扶风,马援请求率兵出征。马援九月才回京师,十二月又要带兵出屯襄国(河北邢台),光武帝因他勉劳国事,命令百官都去送行,以示荣宠。第二年秋,他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先后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乌桓哨兵发现汉军到来,部
众纷纷散去。
建武二十四年(48),南方武陵五溪蛮(武陵有五溪,即雄溪、门溪、西溪、潕溪、辰溪,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故称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冒进深入,结果全军覆没。马援时年六十二岁,请命南征。马援当面向皇帝请战,说:臣尚能被甲上马”(《后汉书·马援列传》)。光武帝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兵,飞身上马,光武帝笑道:矍铄哉是翁也!”(《后汉书·马援列传》)于是派马援率领四万人远征武陵,结果病死在战地。死后被诬陷,光武帝革去了他的爵位。后来平反。
永平初年,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所以显宗在云台图画建武年间的名臣列将,为避椒房之嫌,单单没画马援,东平王刘苍观看图像,对皇帝发问:“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后汉书·马援列传》)皇帝笑而未答。
考订马援生平,只有沿海南下时才有可能经过江南。但是,淀山湖水浅,在此练兵的可能性甚小。再说这里离开古海岸还有一百多里地。三十多年前,我到此地,乡人介绍叫做“马鞍庄”,说是东西二庄,形如马鞍而得名,也是一说。
但是,我今天的看法产生了变化。首先,根据东汉的交通条件,南征交趾,恐怕用海船沿着海岸线南下也许是最可行的行军路线。其次,淀山湖是黄浦江的水源,黄浦经过春申君的拓宽,是一个理想的出海口。再说,当时的淀山湖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淀山湖大得多。淀山湖得名因为小山淀山,淀山原在湖中。
根据相关地方史料记载:淀山湖,为宋代古马腾湖、谷湖等相连形成,故宋代前的图籍,无淀山湖之名。《上海市志·地名志》载:北宋时,以湖中有淀山,称淀山湖,又因湖旁之淀山、薛山,称薛淀湖,也有淀湖的称谓。南宋绍熙(1190—1194年)《云间志》有薛淀湖的记载,元人杨维帧有诗名《淀山湖》,宋代进士卫泾有诗名《淀湖》,直到清代,一般薛淀湖、淀山湖两名并用。清光绪年间的《青浦县志·卷四·水下》1144页,薛淀湖。(一名淀山湖)在县西。清王昶有诗名《雨后登淀山望薛淀湖》。光绪刊《青浦县志》载:薛淀湖在县西,有山居其中,其源自吴江白蚬江经急水港而来,周围几二百里”。又载“淀山,宋时山在水心……后潮沙淤淀,渐成围田。元初,湖去山西北已五里余。”新中国建立后,一般资料称淀山湖,但薛淀湖的名称仍然保留。
由上文所述,淀山湖因淀山而得名,而淀山又“渐成围田。元初,湖去山西北已五里余。”湖与山早已分离。现在淀山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清王昶有诗名《雨后登淀山望薛淀湖》,可见淀山在清代还是能“登”的,但是只能“望湖”了。也就是说,清代淀山湖已经明显缩小了。
更何况,当时的海船吨位也没有那么大,当时的淀山湖盛得下。所以,马援练兵淀山湖的说法,或许可以成立。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2、马援庄
日寇马援庄大屠杀纪念碑,下同。图片均为王家伦摄。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2、马援庄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2、马援庄
我思考的有关陈墓历史的几个问题2、马援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