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乐益女中和苏州中共最早的组织2张冀牖办学

2024-08-24 07:23阅读:
乐益女中和苏州中共最早的组织2
——《孤舟》与沦陷时期的苏州之四
我楚狂人

一、乐益女中2
(二)张冀牖办学
上世纪20年代初, 从安徽来苏旅居的张冀牖先生,筹划在苏州子城废墟创办苏州乐益女中,这一年,是1921年。张冀牖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独资兴办乐益女中。定名乐益,取乐观进取,裨益社会之意,强调自己的办学是以适应社会之需要,而为求高等教育之阶梯
1923年,新校园建好后,位于人民路憩桥巷的乐益女中便正式搬到了这里。
学校建成后,每年有十分之一的名额资助贫寒子弟。学生都剪短发,还开运动会,演话剧,像郭沫若的《棠棣之花》,还用英文演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并大胆地延揽侯绍裘、张闻天、柳亚子、叶圣陶、匡亚明等具有民主思想和科学进取精神的进步人士任教。
1925年,张冀牖又在三多巷租屋创办一所男子中学——平林中学,自任两校校长。
他跟蔡元培、蒋梦麟等当时许多有名的教育家结成朋友,帮助他把学校办好。他不接受外界捐款,别人想办法找捐款,他恰恰相反,有捐款也不要。当时有一个笑话,他的本家嘲笑他:“这个人笨得要死,钱不花在自己的儿女身上,花在别人的儿女身上。”
关于张冀牖办学的原因,有诸多说法。一说是受到“五四”思想影响,希望教育救国。一说是,淮军在苏州杀人过多,作为淮军后代的赎罪。史学家普遍采用前者。
张冀
(1889—1938),原名英麟、谱名武龄,又名吉友,清光绪十五年(1889)出生于肥西聚星张老圩,祖父是淮军名将两广总督张树声,父亲是曾任川东道张华奎。张冀牖8岁时起在合肥龙门巷(在今淮河路安徽日报社宿舍区)居住,一直到他娶妻生子都没有离开。幼年读书,课余喜读新书报,使他开阔了眼界,接触了新思想。他觉得合肥太小,封建势力强盛,难以成就事业;也怕那些陈旧陋习浸染自己的孩子,不利于孩子们成长,遂于辛亥革命后举家迁移上海。不久,他和夫人带着儿女来到苏州,并从此定居下来。张树声巡抚江苏时置下不少产业,加上肥西张老圩大量田产,张冀牖的名下财产甚多。然而他却不同于一般封建大财主,洁身自好,不赌、不嫖、不抽大烟、不娶姨太太。家庭连一副麻将、纸牌也找不到。张冀牖为人仁厚,性好学,博览群书,热心地方教育事业。
值得一说的是,张冀牖的四个女儿都是乐益女中的学生,这就是著名的民国名媛“张氏四姐妹”。
“张氏四姐妹”,张氏四姐妹,也称张氏四兰,因其父母酷爱昆曲,遂特请家庭曲师为子女们拍曲,而最有成就的是四个女儿(儿子张定和亦擅曲)。其中大姐张元和,即与小生名角顾传玠恋爱而结为伉俪(后旅居美国);二姐张允和,是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的夫人;三姐张兆和,是著名作家沈从文的夫人;四姐张充和(小妹),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汉学家傅汉思教授的夫人。姐妹四人情系昆坛,毕生为昆曲事业而奔走,不遗余力。
乐益女中从创办到抗战爆发的16年中,前后投入在25万元以上,没有一丝一毫是受惠于第三者。可以说,张冀牖是倾其所有的家产致力于教育,有人称他为忏悔型的贵族。抗战胜利后,张家后人继续办乐益女中,直至1951年,学校合并,高中部并给市一中,到此,乐益女中结束。所以,沦陷时期,乐益女中处于停办状态。
1959年春,在乐益女中旧址筹建了苏州专区戏曲学校,1961年春,学校改名为苏州戏曲学校,陈云同志任名誉校长。1961年,苏州戏曲学校撤销苏昆剧专业,改名为苏州评弹学校,成为专门培养评弹演员的中等专业学校,并改由苏州市文化局单独举办。现为苏州市人社局。
苏州乐益女中,是苏州教育史的重要篇章。
乐益女中和苏州中共最早的组织2张冀牖办学
匡亚明和张氏后人。图片均来自网络。
乐益女中和苏州中共最早的组织2张冀牖办学
乐益女中大楼,中共苏州独立支部诞生地。
乐益女中和苏州中共最早的组织2张冀牖办学
乐益女中校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