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山西发现的女娲骸骨只是位“代言人”

2012-06-12 05:48阅读: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形成共识,根据北京大学C14同位素测年成人头骨为6200年前的测定结论,以及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对于把“女娲”与人祖庙发现的人骨画等号,北大考古学教授刘绪前天接受采访时认为很“玄”(大河报)

山西发现的女娲骸骨只是位“代言人”

文/新锐振鸣

23位考古专家认为,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发现的“皇帝遗骨”可能属于“女娲”骸骨,你信吗?在当地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以及当地遗留下来的文献中,确实还真能附合上这些专家们的猜测,但是神话毕竟是神话,在经历过悠悠数千年的岁月轮回中,如今发现的“女娲”骸骨,只能称的上一位“代言人”。

女娲是中华民族传唱数千年的大地之母,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朝代,女娲的传说都一直在流传,没有中断过。在人类的故事里,女娲是一位人身蛇尾,可以用泥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神。但是在如今人类无神论的引导下,这样的神根本是不存在的,神话时代中的女娲只是一种人类信仰,它曾代表着,见证着母系社会的辉煌。

大神“女娲”固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女娲”的代言人是存在的,其实早在1984年,娲皇宫遭人破坏时,考古工作者就在女娲塑像下发现遗骨,包以
黄绫,盛于木函。“木函”墨书写道:“大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天火烧了金山寺,皇帝遗骨流在此,十六年上梁立木。……皇帝遗骨先人流下。”明代人的墨书记载把该人骨称为“皇帝遗骨”。

从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建文的指导下,考古工作者对人祖庙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发现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人头骨、木函残片和距今2100至900年曾作祭品的动物骨头。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由此可见人们对女娲骸骨的记载是从战国开始的。

我们都知道,中国原始社会曾经历过一个漫长的母系社会。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氏族的称号,也是一代统治者的称号。而当母系社会消亡,被父系社会所取代的时候,后人对前人的纪念方式,唯有在祭祀中体现,这是对祖先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因此可以判断,在母系社会之后所发展的各个氏族、各个朝代,都有“女娲”意识的传达者,就是我们所称的“女娲后人”。在商代,国家里就有供奉女娲像,在封建迷信的时代,人们供奉女娲像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国泰民安。但是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并没有哪个国家真正得到了“女娲”的庇佑,只不过当一个朝代的“女娲”文化消失的时候,就会有另一个“女娲文化”的兴起。

而人生不过百年,最早的女娲代言人的骸骨,早就沉入了大地。而如今发现的“娲皇”骸骨可能就是那个最后一个继承女娲文化,或曾经祭祀女娲的人。虽然她不是真正的女娲,但是她是整个中国古文化的代言人,这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历史上的女娲后人,其实就是代表当时封建统治精神纽带的,维护权力的“圣女”,它符合中国统治文化特色,她为统治阶级代言了数千年。而今她被当代的考古专家掘起,难道真的是为了表达专家学者对古文化的痴迷追求?不是的。为了迎合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中国人的意志,再次把女娲后人唤醒,她如今成了山西吉县旅游业的代言人。

然而,历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商业意义上的传承,这样的旅游业开发了,确实会引起人们对那一块土地的关注。但是当越来越多的脚步,出现在那里,当越来越多瓜果纸皮出现在那里时,我们不经意间会发现,曾经那个人们眼中的神被玷污了,人们的信仰丢失了!

注:原创作品、期待共鸣、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