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新城建设困境的实质是“大佛山”还要不要整合?
2011-01-30 23:20阅读:37,186
热焦点评(11-26):东平新城建设困境的实质是“大佛山”还要不要整合?
彭澎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题外话:地跨佛山两区的东平新城建设进展不顺,顺德提出要自己考虑属地的发展,禅城则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东平新城能否实现最初的“南延东拓”实质上是“大佛山”的整合还能不能推进!
一边是顺德重心南下,原先的行政中心已经从大良迁至德胜,靠近中山;另一边是南海的桂城拟通过广佛同城化加强与广州的联系。而整合“大佛山”五区的进程则受到顺德享受地级市经济权限的冲击,有可能不得不调整。这要看顺德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完全独立,还是继续留在“大佛山”怀抱里。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顺德不断“南下”(建设容桂组团),禅城不断“南追”(建设东平新城)。如果顺德不愿参与东平新城的建设,则禅城“南追”就落空,顺德就将绝尘而去,随着经济实力壮大“拥兵自重”,成为今后珠三角西岸的经济中心;如果继续整合“大佛山”,则禅城必须继续“南追”,将整个佛山的重心南移,最终发展为珠三角西岸的中心城市,这可能是佛山最理想的目标。
当然,另一个路径是,佛山一部分整合进“大广州”,另一部分整合进“新顺德”,关键就看顺德五至十年里的造化了。
东平新城:走向“中心城区”的利益博弈
理顺与禅城、顺德的关系已成当务之急,新组团思路三四月成型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2011
年1月27日 南方都市报
造城路
展开佛山市地图,你会发现佛山的形状像一只迈开双腿疾走的孔雀,而在孔雀“右大腿”有一处地方,近期成为全市媒体的焦点,这个地方叫做“东平新城”。
1月10日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陈云贤提出实施“强中心”战略,推动东平新城建设全面提速,把东平新城打造成“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富有现代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东平新城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的定位也因此更加明确。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经过7年建设,东平新城目前离中心城区的目标还有不短的距离,如何理顺与禅城、顺德的关系?如何扩大它的建设范围?下一步要着手解决,否则将制约新城的成长。
1 七年回首
百日征地八千亩 一把手上京“借钱”
筹备 征地速度刷新佛山纪录
悠悠北江水从佛山贯穿而过,北江支流的东平河把禅城与乐从隔成了南北两块。今年31岁的蒋耀豪是土生土长的禅城人,可在2003年之前,他从来没有踏上过河对岸的土地。“那边以前全是农田,荒芜得很。”2003年以后,他发现有很多人在对岸挖沟渠、填鱼塘,不久,一栋栋现代建筑拔地而起,通过报纸,他才知道市里要在那建新城。
当时,刚刚完成行政区划调整的佛山,给外地人的感觉是“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这与它全省第三的经济地位十分不匹配。“出了广州城区30多分钟,下了高速,司机说到了佛山城区,我往窗外看,杂乱无章的建筑,破旧的老楼,整座城都是灰扑扑的。”这是江西人小程2003年来应聘时对佛山的第一印象。
佛山急需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环境,在此背景下,《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出台,明确了以“2+5”为主体的组团发展模式,而如何在中心组团打造一个城市核心区域,成为当务之急。退休干部李信锡是新城区建设办(后改为“东平新城管委会”)第一任主任,2003年9月,才当了8个月佛山高新区党委书记的他,某天被时任市长梁绍棠找去谈话,商量筹建新城区事宜。成立之初,建设办没钱没地(办公地)没人,一番抽调,有了一个六人团队:李信锡、市规划局和国土局副局长各一名,及其三人的助手。没办公室,就从市国土局借了两间办公室。
不久,中心组团新城区规划出台,新城区跨越东平河,规划面积43.3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为5.765平方公里。谈到为何选择横跨两区的一个地方来建新城,李信锡说,建设一个新城区必须要有地,当时禅城城南片区建筑还不多,而且禅城城区建设是朝城南方向扩展的。而乐从镇靠东平河边绝大部分是农田,没有什么建筑物,征地拆迁难度较小。“而且当时完成行政区划调整不久,如果新城区全建在乐从那边,太敏感了。”
“那时征了乐从五个村和北滘一个村的地,一百天征了八千亩,征地速度刷新了佛山纪录。”李信锡介绍,速度这么快关键是征地补偿款及时到位,当时与农民签协议,要在2004年春节前兑现征地款,“实际上我们当时根本没有钱,梁绍棠市长出面,从市财政等渠道调集了10亿元,才及时发放给征地农民。”
征地完成后,2004年2月22日,世纪莲体育中心、中心组团新城区首期工程、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市新闻中心、东平大桥、平胜大桥等六项工程开工,新城区建设正式启动。
建设 黄龙云亲自到北京跑贷款
对面积仅占全市千分之一的新城启动区,佛山的领导层倾注了很大心血。新城区刚开始建设就遇到国家收紧银根,严控基建贷款,黄龙云(时任省委常委、佛山市委书记)和梁绍棠亲自去北京找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洽谈,最后从国家开发银行贷到了50亿,从农业银行贷了10亿,解决了初步建设的资金。
“黄龙云书记每周至少到建设工地一两次,他不吭声就下来了,你也不知道。”李信锡回忆。一位当地记者说,去新城区建设工地采访,时常能碰到穿着雨鞋、满脚是泥的黄龙云。在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到2006年省运会前,新城区基本实现了“道路畅通、水清园成、树绿灯亮、场馆开放、新城初现”的阶段目标。李信锡回忆,因为征的地70%是鱼塘,要填沙埋土填平它,平整土地花了近一年的时间,还一度导致佛山沙价上涨。
2006年10月,佛山党政正职调整,林元和接任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成为佛山市长候选人。2007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新城提出更高要求,中心组团新城区定名为东平新城。2008年,市政府作出东平新城“南延东拓”的决定,东平新城总规划面积达到88.6平方公里。其中北片区位于禅城,面积26.5平方公里;南片区位于顺德,面积62.1平方公里。
这一决策有着长远的思考:东平新城“扩容”后有利于加快与广州新城(位于番禺)的连通,促进广佛都市圈第二条东西向黄金发展轴的形成;有利于与乐从、北滘城镇板块融合,提升城市化整体水平;有利于促进东平新城现代服务业与顺德区尤其是乐从、北滘流通业和制造业的紧密联系,形成区域优势。2009年,文化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东平学校等11项重点项目启动,东平新城开始了第二轮建设热潮。
上周日,南都记者在文化综合体建设工地看到,一栋庞大的建筑已拔地而起,周身罩着绿色安全网,带着一份神秘感,建筑工人三五成群地走过。一工人介绍,这是新图书馆和档案中心,“快封顶了,过了年就可以装修了”。
2 做强之愿
“1+2+X”是啥?三四月揭晓
建设一直在推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东平新城离“中心城区”的目标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据南都记者观察,东平新城虽然建得很漂亮,但缺少人气,上周日,记者只在河边偶尔见到几个骑单车的市民经过。河边某楼盘保安说,这一期的房子都卖完了,但入住的不多,生活、配套也没跟上,“买菜都要开车去乐从那边”。对于这些,佛山市的领导也深有感触。
在今年1月10日的市委全会上,市长李贻伟直言:“外面的朋友来到佛山,问哪里是佛山的城区?我们说佛山是组团式发展,五个区都很漂亮。人家搞不清楚什么是组团式发展?我们就说多中心发展。佛山到底有没有中心啊?我们也有中心,但也不像中心。‘2+5’组团的模式就像农村年饭的盆菜一样,青菜,鸡肉,排骨什么都有,味道也挺好,但是外面的人一来,就觉得佛山20年没变。”城市建设的滞后,让佛山在面临人才引进以及招商引资等课题时,显得底气不足。
陈云贤也心牵着东平新城的建设,2010年元旦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时任佛山市长的他便来到东平新城调研,仅过了1个多月,也就是2月22日,他再次回访,会上,握着手中的2010年东平新城项目表,陈云贤表情严肃,他详细分析了“抢先申报的千灯湖金融高新区”、“抢先改造的祖庙东华里片区”、“抢先推进的‘一环’南延工程”这三个抢抓时机的成功范例,提出如果东平新城不加速推进,机遇将丧失。
在日前的市委全会上,陈云贤提出实施“强中心”战略,推动东平新城建设“全面提速”。东平新城则更加明确地被定位为“广东工业服务示范区、富有现代岭南特色的中心城区”。“实践证明,组团城市是佛山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李贻伟强调,要通过加快东平新城建设,带动促进“禅城-桂城”、“大良-容桂”两大中心组团的建设,形成“1+2+X”的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