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焦点评(25-44):广交会兴旺反映了全球市场运行深层逻辑?
彭澎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
题外话:截至广交会第三天的数据显示,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10%;参展企业普遍反馈,到会采购商数量高于往届、询盘积极,一带一路、中东、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国家客户占多数。从智能机械、新能源汽车等“大块头”,到五金工具、照明设备等“小精品”,不少参展企业都斩获了千万美金级的意向订单。
关税战背景下,广交会依然丁财两旺,显然体现了全球客商对中国供应链、中国产品的信任。
当然,前提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和强大,且在全世界可替代性不多。其次,关税大战背景下,在中国拿货可能更加有性价比,估计这是很多采购商的想法。再次,新兴市场采购商多,显示了“非美全球化市场”正在蕴酿,也说明全球化仍然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诉求。
以新兴国家为主的境外采购商大量涌入广交会寻找商机,这种“用脚投票”现象反映全球工商界对全球化市场运行的深层逻辑的理解。何况,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在线。
除了新兴市场对全球化的坚守之外,中国近年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等人类命运体构想正在得到广泛接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是希望和平的做生意。另一方面,
彭澎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
题外话:截至广交会第三天的数据显示,已有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1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同期增长10%;参展企业普遍反馈,到会采购商数量高于往届、询盘积极,一带一路、中东、非洲、东盟等新兴市场国家客户占多数。从智能机械、新能源汽车等“大块头”,到五金工具、照明设备等“小精品”,不少参展企业都斩获了千万美金级的意向订单。
关税战背景下,广交会依然丁财两旺,显然体现了全球客商对中国供应链、中国产品的信任。
当然,前提是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和强大,且在全世界可替代性不多。其次,关税大战背景下,在中国拿货可能更加有性价比,估计这是很多采购商的想法。再次,新兴市场采购商多,显示了“非美全球化市场”正在蕴酿,也说明全球化仍然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诉求。
以新兴国家为主的境外采购商大量涌入广交会寻找商机,这种“用脚投票”现象反映全球工商界对全球化市场运行的深层逻辑的理解。何况,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仍然在线。
除了新兴市场对全球化的坚守之外,中国近年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等人类命运体构想正在得到广泛接受。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是希望和平的做生意。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