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芮城县大王镇方山风景区

2008-06-24 07:43阅读:932

芮城县大王镇方山风景区

金胜传史百梯佳构

栈道观光:在百梯山的悬崖上有多条栈道,是后人在天然的石道上,稍加修建而成,
游人不胜百梯山景,频举相机留念,流连往返。

道观:即八卦图亭,在“跑马辿”南东西两端岩壁上各有一石洞,洞顶部有八卦图样,两洞遥对上下拼叠似一“吕”字,是道教师祖吕洞宾参禅悟道玄机宝地。

百梯山美景:百梯山,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境内大王镇镇北11公里,地理座标为:北纬34°48′,东经110°31′,海拔高度在800~1993米之间,她以秀、奇、险、俊著称。

绿屏:百梯山翠屏环绕,植被非常好,进入山间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在树和藤木中行走。

千亩大坪:又称宋王兵坪 ,高山草甸。是当年宋太祖屯兵之地,位于方山东南侧,海拔1700多米,大坪上松柏、杨树、山楂遍布,是世界上少有高山平原,其北端有宋太祖的饮马潭(即小天池),东南侧有宋王点将台。

饮马潭:位于千亩大坪北端,碧波荡漾,是宋太祖赵匡胤屯兵饮马歇息之处,在海拔1700米高山上,方园100余平米,深1.5米,如此高山湖泊全国仅有4处,实属罕见。

玉带天街:俗称跑马辿,在方山之阳、绝壁半腰之际,有一露天隧道倚岩横贯首尾,约长一公里。相传古代此辿崖边建有围栏护杆。宋太祖赵匡胤因曾在此骝马而著名。至今石板上留有马蹄印迹。当年石栏已荡然无存。此乃天生佳境,是中外特有的地质奇观。当年曾于两端设城门。北曰“玄武门”、南曰“南天门”。封关设防、固若金汤。也是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等帝王创业之初用兵赎武、设宫藏娇之地。故有“天街”、“行宫”之名。险境奇观、非他山可比。百梯山也因有此而誉冠天下。
滔滔黄河水在山西古渡口之一的风陵渡转了一个大弯之后,开始从西向东流向远方。正因为黄河自西向东的走势,便将古魏国遗址的芮城县夹在一条狭长的丝带里。在这丝带的中心位置,就是有着几千年人类文明历史的大王镇。 名刹古树,道观寺院,记载人类活动的碑碣、牌匾随处可见。更有甚者,散落在荒野里的陶瓷碎片和路边的文物保护石碑,也见证了发生在人类史前文明的活动痕迹。金胜庄遗址正是这样的代表,从此地出土的陶器都是国宝级的文物。在一个听爷爷说他那时候就存在的制陶工具面前,当地一位制陶工人熟练的向我们演示了陶器的制做过程。芮城县博物馆馆藏的尖底壶就在此发掘出来的。
 大王镇历史除了见证人类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之外,还是我国道教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一座当地人称九峰的山上,传说就是道教鼻祖吕洞宾潜修飞升之地。据说九峰山上曾建有纯阳上宫。现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乐宫”属纯阳下宫。当年金壁辉煌的纯阳上宫毁于日寇的战火之中。
  如果说毁于战火的纯阳上宫无法让人想像当年的道教的兴盛的话,那么《水经注》记载的方山(为了区别山西方山县,现改名为百梯山)上关于道教的传说和历史遗迹则更加充分证明了大王镇在中国道教历史上的地位。在方山的“跑马辿”南北两段岩壁上各有一石洞,洞顶有八卦图样,两洞遥对上下拼叠成一“吕”字,传说吕洞宾在九峰山修炼时,也常来此地悟道。方山的道教与佛教文化始兴于唐宋,盛于金元,其寺院庙宇多毁于兵燹。
  方山的历史遗迹让人神往,方山的现在美景更让人神驰。若不是时间的缘故,我们一行人定会到传说中刘海炼丹的“莲花池”看看海拔1700米的天池;定会到当年赵匡胤兵困河东的“饮马潭”倾听战马的嘶鸣;定会到蝴蝶谷约会满山飞舞的彩蝶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