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市位于台湾花莲县东部北段,北接新城乡,南连吉安乡,西邻秀林乡,东滨太平洋,人口1.4万,是花莲县人口最多,也最为密集的县辖市。同时亦为花莲县政府之所在地,也是花莲县及东台湾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2012年3月25日--26日一行36人到此一游。
基本简介:花莲市位于花莲县的中北部沿海,地处台东纵谷北端,地势枕山面海,东临太平洋,是花莲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台湾东部最重要的城市。花莲市人口1.4万,是全县也是台湾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花莲市原名“崎莱”,为阿美人对当地的称呼,汉族移民称之为“洄澜”,是因为花莲溪入海口处与海浪激荡,迂回澎湃,故称洄澜。清同治年问,以其谐音改称花莲。清光绪四年建立城邑,称为新港街。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设花莲市,并成为花莲县县治所在地。该市原为阿美人的聚居区,清咸丰元年,台北人黄阿风先后募得2000余人,由海路至该市丰川附近定居,从事垦殖。清同治年间在大力开发后山时,从宜兰苏澳至这里的道路开通,路宽1.67米,全长102.5公里。此
基本简介:花莲市位于花莲县的中北部沿海,地处台东纵谷北端,地势枕山面海,东临太平洋,是花莲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台湾东部最重要的城市。花莲市人口1.4万,是全县也是台湾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花莲市原名“崎莱”,为阿美人对当地的称呼,汉族移民称之为“洄澜”,是因为花莲溪入海口处与海浪激荡,迂回澎湃,故称洄澜。清同治年问,以其谐音改称花莲。清光绪四年建立城邑,称为新港街。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设花莲市,并成为花莲县县治所在地。该市原为阿美人的聚居区,清咸丰元年,台北人黄阿风先后募得2000余人,由海路至该市丰川附近定居,从事垦殖。清同治年间在大力开发后山时,从宜兰苏澳至这里的道路开通,路宽1.67米,全长102.5公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