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2022-08-18 18:02阅读:55
最近跟金融行业与实体行业的朋友交流了几次,还是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就我接触的范围来讲,实体行业在喊难,而且真的很难。反而金融行业,特别是跟股市相关的行业,抱有信心的不在少数。
实体行业与金融行业的关系,可以先参考美股。美股长期强势,跟“美元”、“美军”那是脱不了关系,这里不考虑美股的绝对涨幅,只是分析美股在危机时期的相对跌幅,大约是40~50年一次:
1929年,美股跌幅约90%,是金融危机+实体危机,后面爆发二战;
1973年,更多是实体危机,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跟现在很像,但美股的实际跌幅不算大,约47%。最后形成1966~1982年,16年横盘的走势。而且1973年危机之后,1974~1981年,纳斯达克涨幅达到了306%,有明显的结构性机会;
2008年,典型的金融危机,美股跌幅55%。
我的数据不够充分,也不敢说是定论,但个人的看法是,金融危机对股市的影响更大,实体危机对股市的影响要小一些。甚至某种程度上,实体经济走弱的情况下,央行需要宽松,资金又不愿去疲弱的实体经济,资金涌入反而导致股市上涨,美股在疫情这几年的暴涨,我觉得就是这个逻辑。
实体行业我给不了什么建议,也不想贩卖廉价的焦虑,只是觉得不管实体行业、金融行业,还是其它什么行业,那种躺赢的,风来了猪都会飞的机会很难了。不管顺风逆风,以无比的执着,专注于构建自己的优势领域,是最重要的。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大盘股,以14年为1个周期,2021年高点对标2007年和1993年,这里更像1993年,调整级别比2007年要小,现在是反弹,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反弹之后再下行一次,筑双底。2007年是全球性金融危机,A股跌幅很大,持续时间也很长,至少从2021年2月至今的1.5年,还看不出有这么大级别的调整。
重点是,先不管跌幅,1993年的2次探底,它是急跌,时间上很快也就进入上涨周期。2009~2013年的2次探底是阴跌,跌了4年,非常困难。这里又体现出实体与股市的区别,实体往往喜欢所谓“软着陆”,比如朴素地认为集体jx30%,比cy30%要好,这个涉及道德问题,也是我不愿意开公司的原因之一,这种事儿太难处理了。但在股市,明显是急跌比阴跌更好,快刀斩乱麻,早跌就早涨。去看美股的下跌,几乎都是急跌,然后长期来看涨了多少年了都。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小盘股,将2022年对比2008年、1994年或1992年,判断小盘股2022年4月的低点是最低点了,很多年都不会跌破。
基本面的角度,首先,在经济下行期,未必是大企业更能抗,特别是一些家底看上去更厚,负债率更高,除了大以外,没有太多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
其次,股市里的小盘股,比如中证1000,这1000家企业的中位数市值105亿,一季度营收9亿,一季度净利润0.73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单位都是“亿”,还有员工人数平均2544人,所谓的小盘股,不是我们在现实中经常接触到的小企业。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中盘股则比较均衡,适合看中短线的趋势,8月4日以来的第2波反弹速度偏慢,不排除再探8月4日这个小的低点。可以继续观察,仓位不着急大幅度变动。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科技股,中线处于相对低位,短线又在13日和55日均线上方,是短线强势的表现;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消费股,短线弱势,假设是2次探底,那么对比2021年2月以来的前3次下跌,这次的2次探底很缓和,有机会形成双底,从而与金融股形成共振。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金融股,本轮下跌有机会形成周线级别的MACD底部背离,继续观察。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资源股有走弱的迹象,新能源继续走强,但主要是光伏在涨;
之前不看好新能源和消费,现在更加不看好新能源,但消费股逐渐可以关注起来。今年这个行情,策略上不适合追高。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阿令】实体行业与股市的区别——20220818]()
长线策略,已经由60%降至40%,并维持40%,尽量集中持股,依次持有军工芯片、互联网券商、煤炭,近5年的最大涨幅970%、730%、280%,都是高位股和大盘股,本质上是一个类型的股票,这是这种长线策略的需要,巴菲特1988年买可口可乐和前些年买苹果,都是当时非常非常高的高位。很多人会怕高位股,而如果出现风险,应该是集体性的,会把仓位从40%降至20%,而不会只对某一只股票减仓,比如不会只减涨幅最大的军工芯片股,实际上最会涨的股票越需要持有,涨到1970%、2970%都是一样的。再接着昨天说的,这种大盘股,躲过大跌是相对次要的,能躲过当然好,但坚持住长期持有才是更加重要的。风险的把控由整体仓位来控制,实际上把涨970%的股票卖掉,换入只涨97%的“安全”股票,真的风险来的时候,“安全”股票只会跌得更多,那种时候控制整体仓位才是王道;
短线策略,以追涨杀跌为主(不是追高杀低),做低位刚刚起涨的股票。昨天和金融行业朋友聊天,回来我还是觉得今年的回撤有点大了,后面需要微调一下策略,把短线策略里面,多加一下左侧交易的充分,这样容易控制回撤。按右侧交易,今天应该买光伏的,但是看了光伏板块里面几乎所有股票,没有选到中意的。按左侧交易的角度,继续看好金融,然后开始关注消费股,另外考虑减仓资源股。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