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组挑战月六人心得感悟
2025-05-10 16:50阅读:6
【编者的话:在挑战月,六实活动第5组天长地久组共收到9位老师所写的感悟,姓名如下:李翠、吴秀珍、庄雪芹、王东梅、朱云、刘韵华、苗燕、金桂芝、李知浍。老师们的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自己思想的蜕变和升华。除独立推送之外,现合辑6位老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借鉴。希望全体同修向这些老师看齐,珍惜自己在书院大家庭学习的机会,修身不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王东梅:一件难忘的小事
先生经常说,修行难,不修行更难。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前进。最近参加示范组六实共修,有一件事情给了我很深的触动。有一次义工会上,先生正在讲话的时候不知道出现了什么状况,一直没有声音。一然老师随口说了一句: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可能先生在接电话了。”凌寒老师好像也跟着附和了一句。因为这件事情,先生用很严厉的口吻对他们提出了批评。一然老师、凌寒老师、曹桂莲老师等是我们书院老师中修为最高的人了,他们都能接住先生的批评,进行反思,进而感恩先生的棒喝。
我进而又想,如果先生棒喝的是我,我能接得住吗?其实一开始我感觉这是一件小事,但先生在会议上带着很严厉的口吻说了这件事情,启发了我的思考。在修身证道之路上,不能因为事情小就不重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反躬自省:自己平时是不是有类似的行为?是不是遇事习惯按照自己的思维轻易做出评判?是不是没有重视语言的修行?这一反躬自问,才发现显然自己还差很多很多。
最近工作中遇到的一件事情也值得反思。有一个老客户,他的企业团体意外险在我们公司持续好多年了,但今年和往年有了变化。他们公司今年和劳务公司签约了,买保险需要劳务公司配合。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劳务公司给他们推荐了其它保险公司的团体意外险。这显然给本来一帆风顺的工作带来了挑战,怎么办?我当时想到先生分享的无为智慧: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干,而是竭尽全力后对结果坦然接受,就是尽人事听天命,尽力做了就好。我带着无为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最后的结果非常圆满。可见,做好自己,做有道的自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2、李翠:坚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这个月已经过半了,小组的同修们每天都坚持六实打卡,有的当天没来得及,第二天也会及时补打卡。当我们持之以恒的去做,慢慢的会发现所谓的“坚持”也就自然变成顺其自然,形成一种自律了。到那个状态,就知道到了什么时间要去做什么事了,自然而然。当然了,坚持的过程肯定也是有挑战的。
这个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六实功课挑战1000分。上班有时会很辛苦,很累了,但还是会想着这件事,积极的去做功课,去打卡。我把每天要做的事提前规划,今天么时候读经,什么时候抄经,唱歌等等,一到那个时间就会去想着这件事。就比如说我每天把《道德经》小本揣在兜里,方便随时读;抄经的纸笔随手就能拿到,然后就减少决策的成本了。提前把这些每天都要做的这件事规划了,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去坚持。我发现,当坚持了之后,也就不难了。但这种坚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结合自己的环境、时间、然后适当的去调整。坚持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意志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强大,更有韧性。
坚持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放弃,我就会想到我不能因为一次放弃而丢掉这种优秀的品质。那我得把这件事给做了,这也是我能够坚持的一个很大的动力。如果不够重视,可能就觉得这事可做可不做,而随之产生的想法一定是“那就不做了吧。”那也就此失去了坚持的动力和品质。
先生每天在六实感悟的最后总会写上这样一段文字:道德经学用来自我们知行合一,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践行觉知,这在每天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在每月看来,差异几乎微乎其微,在每年看来,差距虽然开始显露,但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但在每五年看来,格局,境界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分水岭。等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以后再看,也许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一切自己创造,创造自己一切,相信坚持一定会不同反响。
3、吴秀珍:烦恼即菩提
在挑战月,我挑战的是敬爱存心,我要对有缘遇见的所有人、事、物,都存有一颗敬爱之心。转瞬间,一个月过去了,回顾自己的状态,似乎进步很小。我还因为看到以前不曾觉察到的自己身上的“四自”行为而平添了一些烦恼。但静坐之后,认识到烦恼即菩提,很快就释然了。我还意识到这是进步途中必要的一环,因为这是从心而修的佐证。
从心去修,是从根上去除习性,化秉性,亮天性。几十年的思维定式,无处不在的社会习性的耳濡目染,想要从内心深处来一场变革,难度和动静可想而知。心平气和时,想的好好儿的要那么做,一遇到事儿还是不由自主的打回原形。这就像车子误入歧途,要360°折转回来,必须等待下一个绿灯通行。心里暗暗自责,怎么又走错道儿了?下次不会了吧,结果,第二次、第三次以至N次,以至于怀疑自己是不是修身悟道这块料。比如:看到脏旧衣服、破旧车子、占小便宜的市侩、斤斤计较的小商贩、皮肤黝黑浑身汗臭的农民工人,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争分夺秒的快递哥……傲慢心是按下葫芦起了瓢,一天不知多少次。
我一直还认为自己谦虚柔和呢,真是不反思不知道,一反思吓一跳!但仔细想想自己有什么可傲的呢?人家也是靠自己双手挣钱吃饭,且挣得比我还多。退一步说,就算比我辛苦,挣得比我少,我就能离开他们吗?我能干得了他们的活儿吗?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不再惬意,甚至危机四伏。“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深入领悟此中道理,才能彻底去除傲慢心。现在虽然比没进书院时谦虚些了,在单位、家庭把鱼水关系纠正过来了,但对于普通社会关系,还是有不少傲慢心,这影响着我的成长。我相信,当我去除傲慢心,人事物才会绽放出他们的光彩,我也会受益匪浅,真是两好各一好啊!
从坏事里挖掘智慧。有一天下午,我开着刚买了两天的三轮儿,去接爸爸出来散散心。约有200米就到的时候,我因把爸的头盔拿出来往下看了一眼。车子就“轰”的一声停下了,我下来一看,车蹭路牙石上了,外面的帆布被刮出一个七八厘米的口子。惊悚之余:真倒霉!上了车,继续前行,忽然想到:幸好爸爸现在还不在车上,要不然,岂不是两份儿烦恼吗?心里转怒为敬了;“这是老天在提醒我专心驾驶呢”,心由敬而喜了。转了一个弯儿,爸爸上了车。我的心平和而喜悦。感恩圣贤智慧,感恩先生。
虽然近来参加书院的活动不多,但从未间断过在生活的每一寸时空里修身悟道,因为我已尝到了甜头。进入书院的两年多以来,我的亲友都见证了我的变化。爸爸说:“没想到你现在能变得这么好”。我姐感慨的说:“你的变化太大了”。我自己也觉得快乐了许多。以后的日子里,定会继续追随书院,不忘初心,抱一精进,砥砺前行!
4、苗燕:学会知足
自然大道原本富足,当人类本身亮化神性品质之时,自然大道的职责就是赋予和满足人类生命丰盛的需求。所以说,一心向外求不得,苦又何奈?
知足是一种最强大的力量,贪念、可欲是人类的心灵癌症。治疗它们的对症药方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个药方如用两个字来阐述,那就是“知足”。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常足。真正富足的人,常以知足心态行事!在有道与无道之间,是人的贪欲。人能自控贪欲,就是有道;人被贪欲所控,就是无道。祸害最大的根源,来自于不知足,贪得无厌。知足是一种自控力,能做到知足的人,才能平安富贵。一个人的言行和欲望,是否知足,是否自控,只有自己最清楚,别人是不知道的。
先生常说:“当心中有爱时,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进而发出怨气,因为这是我们真心想创造的生命体验。怨气往往是婚姻关系和身心健康的杀手。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最好的家教是夫妻恩爱,
而不是说教、溺爱和惩罚。”
我先拿起扫帚,清理内心世界的贪婪和不知足吧。心灵世界干净了,身体也干净了;内在堵塞不舒服的地方也就通畅了。当今世界,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过去十年中,三十至五十九岁的青壮年患癌症的人数增长速度很快。其实,在富氧环境中徒步、学用《道德经》、和谐家庭、亮化品质,足可以预防大部分的心因性疾病的发生。
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
性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生命、使命和天命。他们分别代表生存、生活和责任。那么请问:你有几条命?
花时间去计较别人的是非、对错、好坏,不停地去埋怨、仇恨、焦虑,我们就少了时间去获取、体验生命中上天给我们的恩典。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停止我们的欲望,幸福会从天而降。有时转一下身的感觉真好!种下知足、感恩、敬畏,我们会收获健康、快乐、幸福!
5、金桂芝:我柔弱了世界就和谐了
参加“六实”活动将近两年的时间了,每天坚持诵读《道德经》、静坐、做拳操舞之后,感觉最大的变化是自己变得柔弱了,身心灵越来越合一了,家庭也更加和谐了。
在家庭生活上,孩子正值青春期,各种叛逆让我措不及防。看到孩子整天抱着手机,我和他爸爸气得摔过手机、踹过门、把他赶出家门,甚至哄骗到戒网瘾的学校……那时候,家里每天都是是鸡飞狗跳、惊涛骇浪。我们一直在用强制性措施帮孩子纠偏,但结果是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孩子拒绝与我们的一切沟通。
后来有幸进入书院,走上了学用《道德经》,践行“六实”之路,思维开始转换,人生跟着发生蜕变。有一天读《道德经》,一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经文猛然触动到我。是呀,天地生养万物,让花成花、草成草,世界才会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我非要让我的孩子长成我想要的样子?《闻道心得》第54章第7条也说:“养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父母的本分——我们内在没有冲突、恐惧、焦虑,是个和谐的整体,这样的话,无论我们做什么,对孩子来说都是完美的,也会得到孩子忠实地回应,这样就会对孩子创造奇迹。”
再想想,“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道德经》里很多地方都在说“柔”的力量。而我却把最强硬的手段用在最亲的人身上。我的做法是失道走反的。我要改变思维,把关注点从孩子身上拉到自己身上,做一个和谐的母亲。当我柔软下来后发现孩子是如此可爱:三八节时,孩子送来一束香槟色的玫瑰花;我生日那天又送来了一个“祝妈妈每天健康开心”的摆台……
看到了这些让我内心更加柔软了,我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和天赋,包容和化育孩子的短板与不足。我要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为人父母只做好自己应做的事即可。经过一点时间的调整,现在的我们亲子关系好多了,孩子愿意坐下来聊聊他的朋友与他的想法,甚至还有他对我修身证道与学习内容的看法……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以前我爱人脾气急躁,稍有言语不和,我们双方都丝毫不退步,冷战好多天。自从学用《道德经》,践行“六实”之后,我随时觉知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我变得越来越柔弱,越来越包容,越来越能理解对方了,我们的关系好像回到恋爱之初,彼此说话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关系融洽了很多。
在工作上,以前总认为自己能力强,干的工作多,加上出于评职称的需要,获取了各种荣誉,但同时也有了一些矛盾冲突。《道德经》中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放下私心才能成其大私。现在是个知识爆炸、物质丰富的时代,五色五音五味令人心发狂,读经静坐是静心的好方法。“塞其兑,闭其门”才能生发内心的智慧。我现在删掉了多年不联系的朋友,推掉无谓的应酬,不八卦不扎堆,且内心清静充盈。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