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2014-06-11 10:05阅读:7
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1480-1557),出生于威尼斯,北意大利著名的威尼斯画派画家,作品以祭坛宗教和人物肖像为主。虽处在文艺复兴盛期,却有着向矫饰主义过度的画风。早期作品受乔瓦尼.贝里尼的影响。常年在意大利多地活动,瓦萨里对他有记载。
《背十字架》(The Carrying of the Cross),年代:1526,尺寸:H. 0.66 m. ; L.: 0,60 m. 1982年进入卢浮宫。
耶稣被定罪后,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往骷髅地走,这类题材非常多见,但将耶稣的面部放大来描写的不多。可见耶稣头上的荆棘冠,脖子上的绳索,士兵的拳头。作者的名字画在右下方的十字架上,似乎是为了让耶稣能看到他的名字。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X

这幅也是洛伦佐.洛托的作品。(路易十四的收藏)
《通奸的女人》The Adulteress,年代:1527-1529,尺寸: H. 1.24 m. ; L.: 1.56 m.
题材源自《约翰福音》第8章,文士和法利赛人将一个通奸的女人带到耶稣面前,说按照摩西律法应该将她用石头砸死,以试探耶稣并打算抓他的把柄,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当中的谁没有犯过罪,就可以拿石头先打她。众人就都纷纷离开了。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奥焦诺的马可(Marco d’OGGIONO,1470-1549),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出生于米兰附近的奥焦诺,他的作品后世评价不高,有人说他的画缺少活力,靠色彩的强烈来弥补情感的不足。但他最大的标签莱昂纳多.达芬奇的首席弟子。他创作过不少壁画和绘画,并复制过很多达芬奇的作品,包括《最后的晚餐》就复制了好几幅,现保存于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博物馆。
《圣母哺育耶稣》(The Virgin nursing the Child),尺寸:H. 0.48 m. ; L.: 0.37 m.
1894年进入卢浮宫。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这是我在米兰大教堂附近的斯卡拉广场拍到的达芬奇纪念碑雕像,下面的可能是他的四个学生,没想到正中间的就是奥焦诺的马可,当时肯定是不知道的。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帕里斯.博尔东(Paris BORDON,1500-1571),出生于意大利特雷维索,后迁往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家。据瓦萨里记载,帕里斯.博尔东曾短时间和提香共同学徒,但关系不是很好。瓦萨里可能还见过晚年的博尔东。1538年,博尔东还受弗朗索瓦一世之邀去过法国。 《虚构的夫妇》mythological Couple,年代:1540,尺寸:H.: 1.30 m. ; L.: 1.24 m.
可能是宗教故事或神话中的一对夫妻或其他关系,无法确定是什么人物。色彩和风格非常符合十六世纪中期威尼斯绘画的特征。
1794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从旁提耶夫公爵家族收藏没收。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下面这幅也是博尔东的作品。
《弗洛拉》flora,年代:1540,尺寸:H.: 1.05 m. ; L.: 0.85 m.
弗洛拉本是罗马神话中花和春天的神,但这位弗洛拉是威尼斯的一个高级交际花(名妓),美丽、高雅、有修养,喜欢被画像(就像现在喜欢拍写真,而且成本更高),而在当时像博尔东这样的名画家也正好乐得为她们画像。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乔万尼.巴蒂斯塔.莫洛尼(Giovanni Battista Moroni,1520/24-1579),出生于意大利阿尔比诺。以人像优雅逼真而出名,他的对象多为贵族和神职人员。他被认为是十六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人像画师。不过他也为一些教堂画过宗教画。
《教士像》(Portrait of ecclesiastical (the lawyer Simon Bressani, Canon of the Cathedral of Bergamo),尺寸:H. 0.98 m. ; L.: 0.825 m.
画中人物可能是位贝加莫教会(阿尔比诺属贝加莫地区)的修士西蒙.布雷萨尼。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弗朗西斯科.巴萨诺(小)(Francesco Bassano the Younger,1549–1592),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生于威尼斯附近的巴萨诺。他的父亲和四个儿子创办了工作室,生意非常好。起初在家乡巴萨诺,后来迁往威尼斯,他们家族常在一起作画,有时很难分辨出自谁手,但弗朗西斯科作为长子,并且最有才华,曾为威尼斯总督府作画。后因抑郁症自杀。
《耶稣爬向骷髅地》The Ascent to Calvary,年代:1572,尺寸:H. 1.32 m. ; L.: 1.87 m.
路易十四的收藏。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具体作者不详,推测是一位16世纪后期在威尼斯学画的北欧画家。
《阿多尼斯之死》(Death of Adonis),尺寸:H. 1.55 m. ; L.: 1,99 m.
也是在1794年法国大革命期间,从旁提耶夫公爵家族收藏没收充公。
阿多尼斯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植物神,最早可能源自于黎巴嫩地区的闪族人。阿多尼斯还是令希腊女神钟爱的美男子。据说“美男子”一词就是源于阿多尼斯。据古罗马爱情诗人奥维德最著名的长诗《变形记》,阿多尼斯不听维纳斯(希腊神话的阿弗洛狄忒)的劝告,执意去打猎,结果被野猪咬死。维纳斯(左侧)见到他的尸体后,当即晕倒。画中间的男子是阿多尼斯的尸体,左边是美惠三女神中的一位扶着晕过去的维纳斯。这幅画的风格似乎能让人联想到一位北方画家在丁托列托身边学习的情形。
卢浮宫名画(十六世纪意大利8幅)
注:本博客所有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并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网上有人完全照搬图片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予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