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十大奇特食蚁兽:土豚嘴巴似猪耳朵像骡子

2011-11-08 10:11阅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7日消息,食蚁兽外表怪异,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它们在捕食蚂蚁和利用蚂蚁营养方面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也因此成为动物进化的一个典范。文中介绍的10种食蚁兽将捕食蚂蚁变成一种艺术,这些“蚂蚁终结者”几乎不吃其他任何食物。虽然看似“挑食”,但却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因为蚂蚁毕竟在地球总动物生物量中占到25%这一惊人比例。
  1.土豚

土豚
土豚
它们的嘴巴与猪类似,耳朵像骡子,皮肤呈粉红色,上面遍布皱纹,可以说惊人地丑陋。它们的嘴巴与猪类似,耳朵像骡子,皮肤呈粉红色,上面遍布皱纹,可以说惊人地丑陋。

 土豚只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几乎只以白蚁为食 土豚只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几乎只以白蚁为食

  土豚的英文名字“Aardvark”源自南非荷兰语,这种现象较为罕见。它们的嘴巴与猪类似,耳朵像骡子,皮肤呈粉红色,上面遍布皱纹,可以说惊人地丑陋。一些展现土豚幼仔的照片旨在改变这种印象,但实际上却起到相反的结果。
  土豚只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几乎只以白蚁为食。偶尔,它们也会为了获取水分摄入植物,但也仅限于所谓的“土豚黄瓜”。虽然沦为土豚的盘中餐,但对“土豚黄瓜”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能够帮助这种在地下结果的怪异植物传播种子。土豚的皮肤天生灰色并带有微黄色,由于行走时皱纹丛生的皮肤溅上土壤,因此呈现出粉红色。这是一种奇妙的伪装,帮助它们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进而避开非洲一些可怕的大型捕食者的追踪。
 2.袋食蚁兽

袋食蚁兽 袋食蚁兽
 袋食蚁兽是一种白天活动的有袋动物,以白蚁为食,在澳大利亚一度非常常见 袋食蚁兽是一种白天活动的有袋动物,以白蚁为食,在澳大利亚一度非常常见
猫、狐狸和狗的引入导致袋食蚁兽数量锐减,截至上世纪70年代,数量已不足1000只猫、狐狸和狗的引入导致袋食蚁兽数量锐减,截至上世纪70年代,数量已不足1000只
  袋食蚁兽是一种白天活动的有袋动物,以白蚁为食,在澳大利亚一度非常常见。一些动物学家认为袋食蚁兽可能与已灭绝的袋狼或者塔斯马尼亚虎存在血缘关系,这两种动物的低背部和尾部均长有与众不同的斑纹,非常容易辨认。
  猫、狐狸和狗的引入导致袋食蚁兽数量锐减,截至上世纪70年代,数量已不足1000只。在此之后,政府采取措施减少狐狸数量,帮助袋食蚁兽的数量回升到3000只左右,但仍被列为濒危物种。动物学家认为袋食蚁兽之所以只生活在两个面积很小的孤立区域的原因在于,这两个区域存在大量树洞,便于它们躲藏。
  经过长时间的进化,袋食蚁兽进化出充满粘性的长舌头,帮助它们捕食蚂蚁,但它们的爪子在面对坚固的白蚁堆时却也无能为力。为此,它们采取了一种有效的进攻方式,从白蚁堆周围更为松软的土壤下手,通过不断的挖掘攻克地道,进而享用里面的白蚁。
 3.巨食蚁兽
巨食蚁兽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种食蚁兽原产自中南美洲,体型与一只德国牧羊犬相当这种食蚁兽原产自中南美洲,体型与一只德国牧羊犬相当
巨食蚁兽没有牙齿,前腿长有异常锋利的爪子,每天可吃掉大约3万只蚂蚁巨食蚁兽没有牙齿,前腿长有异常锋利的爪子,每天可吃掉大约3万只蚂蚁
  巨食蚁兽的体型实际上并不“巨大”,但也是4种主要蠕舌亚目中体型最大的。这种食蚁兽原产自中南美洲,体型与一只德国牧羊犬相当,包括长尾在内的身长可达到7英尺(约合2.1米)。巨食蚁兽没有牙齿,前腿长有异常锋利的爪子,利用2英尺(约合61厘米)长充满粘性的舌头捕食蚂蚁,每天可吃掉大约3万只蚂蚁。它们的天敌很少,美洲狮、美洲虎和人类的卡车是它们的主要敌人。巨食蚁兽每次产一子,幼仔与成年个体外形差不多,只是体型很小。出生后的第一年,巨食蚁兽幼仔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母亲背上度过,捕食母亲嘴下的“漏网之蚁”。
4.侏食蚁兽
侏食蚁兽
4.侏食蚁兽 侏食蚁兽 侏食蚁兽也被称之为“姬食蚁兽”,同样生活在中南美洲,茂密的森林地区是它们的栖息地,
侏食蚁兽 这种两趾食蚁兽长有可盘卷的尾巴,可以缠在树枝上,允许它们立起身体,呈一种垂直的防御姿势
这种两趾食蚁兽长有可盘卷的尾巴,可以缠在树枝上,允许它们立起身体,呈一种垂直的防御姿势   侏食蚁兽也被称之为“姬食蚁兽”,同样生活在中南美洲,茂密的森林地区是它们的栖息地,这一点与巨食蚁兽不同。与巨食蚁兽相比,它们体型更小,体重不到1磅(约合453克),身长只有17.7英寸(约合450毫米)。夜间活动的侏食蚁兽非常罕见,动物学家并不将其视为一种有威胁的动物。但随着亚马逊上游变得更孤立和更难以进入或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事情可能发生改变。
  最后一幅照片看上去有些怪异,因为它是一张人工上色的幻灯片,历史可追溯到1928年,当时研究人员对巴拿马群岛的森林和沿岸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这种两趾食蚁兽长有可盘卷的尾巴,可以缠在树枝上,允许它们立起身体,呈一种垂直的防御姿势。
5.北方小食蚁兽
北方小食蚁兽
毛发从白色到浅黄色,身上有一大片深黑色区域,好似穿着一件背心   北方小食蚁兽分布在从墨西哥南部到厄瓜多尔和秘鲁太平洋沿岸森林的区域。它们没有牙齿,舌头很长并充满粘性,尾巴很秃,可以盘卷,最适于生活在蚂蚁和其他昆虫食物丰富的丛林和森林地区。北方小食蚁兽包括尾巴在内的身长可达到50英寸(约合130厘米),毛发从白色到浅黄色,身上有一大片深黑色区域,好似穿着一件背心。
  6.南方小食蚁兽
南方小食蚁兽

与其他绝大多数食蚁兽一样,它们也没有牙齿,长有锋利的爪子,用于摧毁在雨林嗅到的蚁巢与其他绝大多数食蚁兽一样,它们也没有牙齿,长有锋利的爪子,用于摧毁在雨林嗅到的蚁巢
  南方小食蚁兽也被称之为“颈食蚁兽”或者“小食蚁兽”,生活在包括整个巴西在内的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与其他绝大多数食蚁兽一样,它们也没有牙齿,长有锋利的爪子,用于摧毁在雨林嗅到的蚁巢,而后饱餐一顿。南方小食蚁兽偶尔也捕食蜜蜂,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不久之后,类似南方小食蚁兽这样的食蚁兽可能成为寻求奇异宠物的人的目标。然而,他们可能不知道南方小食蚁兽的肛腺会喷射一种极为难闻的雾状物,实在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宠物。
7.巨犰狳
巨犰狳
巨犰狳 巨犰狳可能不是纯粹而典型的食蚁兽,它们主要以蚂蚁和幼虫为食
巨犰狳可能不是纯粹而典型的食蚁兽,它们主要以蚂蚁和幼虫为食   巨犰狳可能不是纯粹而典型的食蚁兽,它们主要以蚂蚁和幼虫为食。白蚁是它们的最爱,会利用锋利的爪子深挖白蚁穴,而后美美饱餐一顿。巨犰狳的体重可达到70磅(约合31公斤),是犰狳家族体型最大的成员。它们生活在南美洲大部分地区,是一种易受伤害的物种。
  哥伦比亚比亚维森西奥的罗斯-奥卡罗斯动物园公园是巨犰狳的家园,对于那些致力于保护奇异动物的人们来说,这里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教育资源中心。巨犰狳没有天敌,所惧者只有人类。虽然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但农场主还是将它们视为一种“害虫”。
  8.倭犰狳
倭犰狳
倭犰狳  倭犰狳的长相与常见的犰狳不同。它们是犰狳家族体型最小的成员
倭犰狳的长相与常见的犰狳不同。它们是犰狳家族体型最小的成员 倭犰狳是犰狳家族的一个另类,长有背甲,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并不依附在骨骼上
倭犰狳是犰狳家族的一个另类,长有背甲,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并不依附在骨骼上   倭犰狳的长相与常见的犰狳不同。它们是犰狳家族体型最小的成员,身长只有3.5到4.5英寸(约合90到115厘米),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地下度过,穿行于松散的沙土中。倭犰狳是犰狳家族的一个另类,长有背甲,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并不依附在骨骼上。这种奇怪的动物尾部同样长有甲板,充当一个“塞子”。在遇到危险时,它们立即一头钻进洞里。
  科学家对倭犰狳的生活方式、繁殖速度和种群数量知之甚少。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已经放弃精确其生存状态,宁愿将其归入“数据缺乏”之列。这种动物只生活在阿根廷中部的一小片区域。由于人类的开发导致栖息地减少,它们的未来令人担忧。
9.针鼹
针鼹
针鼹 针鼹(Echidna)是一种单孔类动物,与鸭嘴兽一样,它们也是通过产蛋而不是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针鼹(Echidna)是一种单孔类动物,与鸭嘴兽一样,它们也是通过产蛋而不是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在流行文化世界,针鼹也占有一席之地。1994年,在视频游戏系列《音速小子索尼克》的《针鼹纳克鲁斯》中,针鼹成为索尼克的对手。
针鼹(Echidna)是一种单孔类动物,与鸭嘴兽一样,它们也是通过产蛋而不是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  在流行文化世界,针鼹也占有一席之地。1994年,在视频游戏系列《音速小子索尼克》的《针鼹纳克鲁斯》中,针鼹成为索尼克的对手。
穿山甲 穿山甲是一种长相怪异的哺乳动物,身上布满鳞片,
穿山甲是一种长相怪异的哺乳动物,身上布满鳞片, 由于对穿山甲肉和用于传统医学的旺盛需求,此前数量众多的穿山甲已呈锐减趋势。
由于对穿山甲肉和用于传统医学的旺盛需求,此前数量众多的穿山甲已呈锐减趋势。   穿山甲是一种长相怪异的哺乳动物,身上布满鳞片,生活在从东南亚西部到非洲太平洋沿岸的区域,共有7个种群。从统计学的角度上说,穿山甲并非一种濒危物种,但IUCN指出,由于对穿山甲肉和用于传统医学的旺盛需求,此前数量众多的穿山甲已呈锐减趋势。
  穿山甲的身长可达到40英寸(约合100厘米),前爪很长,可利用指关节行走。它们没有牙齿,舌头长达16英寸(约合40厘米),宽度只有0.25英寸(约合0.5厘米)。它们用爪子扒开蚁穴和白蚁堆,而后利用长舌头捕食蚂蚁。与头发和指甲一样,穿山甲的鳞片也由角蛋白构成,边缘非常锋利,让捕食者望而生畏。(孝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