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特征

2009-07-24 17:27阅读:
一、心理特征:
1、智力发展显著。青少年期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青少年逐步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2、自我意识增强。在对自己作出评价时,有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突出自己的优点,对自我评价过高,导致沾沾自喜,甚至居高自傲、盛气凌人的心理。由于对事物识别能力不足,看问题时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又会走入另一极端,灰心丧气、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评价别人时也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1)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青少年期的青少年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
(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一方面,尤其是自认为已经成人的青少年,强烈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然而另一方面,他们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因为青少年阅历还不够丰富,面对陌生或复杂的环境时,往往缺乏信心,难作决断;同时,在经济上大多还靠父母,对家庭的依赖作为一种惯性影响仍然存在。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有利于增长知识,但由于识别能力低,往往瑕瑜不分,糟粕不辨。
(4)情感与理智的矛盾。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常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少年多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在升学、就业等问题上遭受挫折,或一旦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二、行为特征
(一)引起注意:积极型——恶作
剧、顽皮、打扮出格。消极型——答应了却不做,忽略分内该做的事。
(二)追求权力:积极型——反抗、不服从、顶嘴、有敌意。消极型——固执、抗拒。
(三)报复:积极型——故意做令家长伤心的事、暴力破坏、粗野。消极型——用怨恨的眼光看事待人。
(四)自觉能力不足:积极型——不守常规,专做刺激性强的事。消极型——轻易放弃、不愿尝试、甘心落后、逃学或用其他种种方法逃避。
(五)表现优越感:努力追求最高成绩、最高荣誉;看不起家长和别人;用优越感和别人对立。
(六) 寻求同辈接纳: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去做种种事情,以求取同辈们广泛的接纳。
若是以上特征遭到反对,青少年通常会作出以下的回应:
(1)暂停。但不久又再犯,或者改变方式去做同样的事。
(2) 抵抗。或是表面屈服,内心抵抗;或是越强制则越顽强地反抗,直到家长让步为止。
(3)不理。继续其行为,不论家长怎样反应。
针对他们的上述反应,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针对“引起注意”:故意不理其不良行为,不要有求必应,但要密切地注意和表扬其积极正面的行为。
(2)针对“追求权力”:不跟他斗,保持平静;家庭中的决定,让他参与、合作。
(3)针对“报复”:避免处罚,运用多种方式重复表示孩子其实受人喜爱;处处以信任建立关系。
(4)针对“自觉能力不足”:对孩子不断地鼓励,避免批评;引导孩子参加正面而容易显示力量的活动,尤其是能够增加其责任感的活动。
(5) 针对“表现优越感”:引导孩子明白真正的优越是不断地超越自我而不是把别人压下去;并且强调与别人一起合作才有真正的成就和更多的得益。
(6) 针对“寻求同辈接纳”:引导孩子认识自我价值(自信、自爱、自尊),定下值得交往的朋友的标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