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带着古唐音的福州方言(三)--父母和子女的称谓

2008-07-02 15:01阅读:29
福州方言中对父母和子女的称谓也是很古老的,而且在很多唐宋的诗词中都有记载。
“囝”解释为儿子,孩子。在福州方言(也是福建方言)中作为名词的后缀。福州方言称呼儿子叫“囝”(Kiang3),称呼男孩子时“囝”用作后缀,如“唐末囝”;称呼时女儿也要加上“囝”,如“诸娘囝”,沿用了上古时期男女不分的习惯。如曾在福建做官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他的《舟中即事》云:“阿翁阿囝自相随,赏遍江淮春盛时”。这个“囝”就是福州方言中父亲对儿子的称谓,也通行于福建各地的方言。
“郎罢”解释为父亲,福州方言称呼父亲叫“郎罢”,只在福州及闽东地区普遍使用。宋代诗人黄庭坚就有“但得新年胜故年,即如长在郎罢前”的诗句。这里的“郎罢”就是福州方言中子女对父亲的称谓。
唐代诗人顾况对闽地风俗有所了解,在他那首流露着强烈的地方色彩,揭露闽吏掠卖儿童,取幼童作阉奴的残酷罪行的《囝》的诗文中,就采用了“囝”和“郎罢”,小序:囝,哀闽也。”该诗云:“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囝别郎罢,心摧血下。。。。。。不得在郎罢前。并自注:“闽俗呼子为囝,父为郎罢。“囝”和“郎罢”同时被引入诗句中的还有南宋诗人陆游的《戏遣老怀》:“阿囝略如郎罢老,稚孙能伴老翁嬉。”
福州方言中称呼母亲叫“郎奶”, 明朝著名的文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父母称谓》中云:“ 闽 人﹝呼母﹞曰郎奶。”
过去的福州人有的呼母亲叫“姐”,这种称谓在宋代就十分盛行,宋代南戏《拜月记》里就有这种习俗,还有称父亲为“兄”的,《北齐书》卷十二《南阳王绰传》里,就有记载王绰“呼其父为兄”。
带着古唐音的福州方言(六)-公公婆婆的称谓
带着古唐音的福州方言(五)--媳妇或儿媳妇的称谓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