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2012-02-23 21:23阅读:5,129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X

沙面岛是一座人工岛屿,四面环水,为河中由泥沙堆积而成的一个沙洲。东西长9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22万平方米。原名“拾翠洲”,此地自宋代至清代均为广州对外通商要道和游览胜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意“租”给英、法两国,该地沦为英法租界,从此这里成为洋人出没之处。他们在这里雇工修护河堤,填土筑基,植木造屋,架桥铺路,渐渐成为欧陆风情之地。 沙面岛上计150多座欧式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该建筑群于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图为连接六二三路和沙面北街的景观桥。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北街91、93、95、97、99号,清末民初建筑,曾作印度人住宅。三层,新巴洛克风格,二三层曲线起伏的阳台连接各门。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柳叶窗,彩色玻璃。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导引牌。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69号,曾作英国圣公会牧师住宅。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北街103-1号。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北街73号,建于民国1924年曾作国民政府广播事业管理处。1949年10月20日,从这座房子里,主持人的声音通过电波传至千家万户,宣告广东电台成立,新中国的广东广播事业由此起步。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该楼为B级文物建筑。A级是指必须原状保护(指从外立面到内部结构、间隔、装饰、构件都不能改变文物原状)的建筑;B级的外立面、结构等原状保留,间隔可作小量调整。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北街73号细部。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爱奥尼门柱。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楼侧的院门。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北街。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3街4号,民国年建。曾作屈臣氏药房(英)。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很有特色的铁艺。圆拱窗两侧浅刻密柱。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三街2号,民国年间建,曾作美国领事馆。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三街2号建于1940年,外檐周遭方柱宽大,二、三层带外廊。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49号,清末民初建。曾作英国渣打银行。三层,古典主义风格。双壁柱的创意使用非常养眼。A级文物建筑。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46号,清末民初建。曾作万国宝通银行。古典主义风格,柱廊式混合结构。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49号正立面。沙面大街较宽阔,中心大片绿化带,间以小品、雕塑。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我来到沙面。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48号,清末建。曾作旗昌洋行(英)。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新古典主义的胜利宾馆。古典的多立克柱式,拱券,山花,线脚。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要素混杂,是新古典主义的特征。一方面是高雅精致的细部,一方面是低俗粗犷的浑朴。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胜利宾馆全景。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56号,1893年建。曾作正金银行(日),美国领事馆。三层,新古典主义风格,二、三层为柱子贯通的券廊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61号,清末民初建。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曾作天祥洋行。正西立面外墙采用仿石水刷石工艺。二三层窗下墙采用岭南传统水磨青砖对缝工艺。本建筑还有一突出特点,是采用西式钢结构坡顶,而屋面又采用岭南
传统陶瓦。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沙面大街61号的门厅爱奥尼柱式。
广州沙面欧陆建筑群
精致的水落管。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