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中的Китай(中国)与西辽的关系 2011-03-10 17:05阅读:1,037 http://blog.sina.cn/dpool/blog/u/1405451165 俄语中的Китай(中国)与西辽的关系 学过俄语的人都知道,俄语中的“Китай”(音为:keidayi,新疆俗称“黑大爷”),意即“中国”,或“汉族”。那么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呢? 学术界已有定论,这一称呼源自“契丹”(Khitan)一词。契丹即宋代与杨家将对阵的“辽”,它既是族名,也是国名。比如维基百科全书中文版说:“在俄语、希腊语,以及中古英语中,整个中国均被称为‘契丹’。如现在在俄语中中国的发音是‘Kitay’。” 日前跟一位研究西域语言文化历史的维吾尔学者交流,他也是这个看法——契丹、黑大爷、Китай,都是同一个词。 但问题又出来了,以汉族为主的宋帝国与以契丹人为主的辽帝国在当时是对立的敌国,在宋人眼中,契丹是“胡人”,既然如此,怎么反而用“契丹”这个名称来称呼汉族或中国呢?再说,历史上生存于北中国的少数民族还有很多,比如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女真、党项、蒙古等,为什么偏偏用契丹来称呼中国或汉族呢?这就需要了解契丹即辽的与众不同的特殊历史。 契丹源於东胡,最初生活在辽河和滦河上游。南北朝时代游弋于中国北方。隋唐时期,契丹先后归顺于唐、突厥及回紇,有大量汉族人迁往契丹所在地,同化于契丹。唐末,契丹势力逐渐强大,于公元916年建国称帝,国号契丹(后改称辽),与宋帝国对阵。 公元1125年辽被金所灭。公元1124年,辽皇族耶律大石率众西迁,征服西域地区,建立西辽政权,穆斯林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喇契丹(Qara -Khitay)。一批契丹人由此进入新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