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vs.神奇公式:谈谈动态再平衡策略
2018-07-24 09:40阅读:
格雷厄姆 vs.神奇公式:谈谈动态再平衡策略
原创: 释老毛 毛有话说 昨天
一、策略比选股更重要
谈到策略,谈到量化,往往给人高大上的感觉,其实很简单。投资者先制定一个投资策略,然后把这个策略量化为一套具体指标,最后形成一个固定的“公式”。以后就严格执行“公式”,按套路操作,类似于股市机器人,自动化交易。凡是量化投资这套路线,好处就是摒弃情绪,克服人性弱点,严格执行纪律,不受情绪困扰。当然,巴菲特的路数,量化交易、人工智能暂时还取代不了,因为选股有很大主观判断和模糊艺术,特别是对管理层的认知和评价,靠阅历和眼力,所谓“投资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我很早以前就说过,策略比选股更重要。一个投资者要想在股市上生存下来,必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系统并严格执行,否则就算押中一两只大牛股赚了钱,最终几轮牛熊交替下来也迟早得被市场消灭。很多股民根本分不清投资和赌博,以为抓住只大牛股就是投资,跟风抄作业就是投资,这其实都是赌博,因为这种成功是不可持续的,不可复制的,本质上与买彩票没有区别,彩民中一次奖收益率可能远远超过投资,但继续买下去,大多数必然是亏钱。
二、格雷厄姆的股债再平衡
动态再平衡,我最早是在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里读到的,他老人家应该是鼻祖,我认为是一种长久穿越牛熊的策略,简单而有效。
举个例子,最简单的股债再平衡组合:投资者把资金平均分成两份,50%配置在权益类产品(股票、指数基金等),50%配置在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债券、债基、货币基金等)。设定再平衡时间,每隔固定时间(可以是1年、半年、季度、月度),调整权益类资产和固收类资产的比例重新恢复到50:50。
如果固定时段内,股票涨了,意味着估值贵了,减仓止盈,资金流入债券仓位;如果股票跌了,相当于估值低了,加仓抄底,资金流入股票仓位。整体组合始终保持股债50:50的动态平衡。如此这般,攻守兼备,在遭遇到今年这种股灾的时候,损失可控,还有资金不断补仓;未来迎来牛市,也不会踏空错过。
该组合是一个最简单的量化公式,具体的仓位分配、平衡时间等各个指标可以更为复杂化和个性化,例如后来的大卫.史文森。具体指标,大家可以实验或者复盘回测,总体上长期回报率还是不错的,而且波动比较稳。
动态再平衡策略,我认为比巴菲特的Buy &
Hold策略要更符合散户。
老巴长持优质公司不动的策略,表面上看更简单,但实则更难,更适合天才不适合普通人。这种策略对选股要求非常高,需要对公司有极深刻的理解,极具穿透力的眼光,还有坚如磐石的定力。过去十年,长持茅台的投资者确实赚了大钱,但真正拿得住茅台的是极少数,如果你长持的是48元的中石油,那可能就不是时间的玫瑰,而是时间的倒刺……
而且你看伯克希尔的季报,老巴也不是完全持有不动,每季也不停换股,优化资产配置,老巴永不减仓的四大金刚,实际上也换过。有些股票老巴作为大股东有控制权,仓位之巨很难在二级市场交易,巴完全可以通过影响分红、回购、债务重组、剥离亏损业务来维持二级市场股价,例如所罗门兄弟,老巴都亲自上阵,喜诗糖果、玻仙珠宝都是非上市公司,老巴可以完全控制公司现金流,变成自己的印钞机和提款机。小散持股是没有控制权这种优势的。
继格雷厄姆之后,大卫.史文森也是举世公认的动态再平衡策略高手,他有两本书:《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和《不落俗套的成功》,其实都是讲的一个道理。他对大量机构投资研究汇总后认为:
在投资收益的变动中,大约90%是源于资产配置,只有大约10%是由择时和选股决定的。他的投资公式也是化繁为简,大巧不工,设立一个资产组合,股票、债券、基金、黄金、房地产等等,根据比例动态再平衡,保持各个资产大类维持在既定配置比例上。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被动策略,长期来看大概率能超越择时和选股的主动交易。实战业绩是他执掌的耶鲁大学基金,从26亿美元增值到194亿美元,过去20年获得了年化15.6%的回报率,并且从1987年至今没有亏损的年度。
三、格林布拉特的股股再平衡
乔尔.格林布拉特,这哥们儿也是个大神级人物。1957年出生于纽约,198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得MBA学位,1985年以700万美元资金起家,创建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哥谭资本。哥谭资本从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资产规模从700万美元增到8.3亿美元,年均回报率高达40%。2005年,格林布拉特写了一本仅有150页的小书《股市稳赚》(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提出了两条股股再平衡组合的“
神奇公式”。
神奇公式的基础就是价值投资,以好价格买好公司。神奇公式只有两个指标:
(图片来自中国版神奇公式官网www.shenqigongshi.com)
第一,什么是好公司?
格林布拉特认为,好公司就是资本回报率(ROIC)高的企业。注意,ROIC不是ROE,ROE是净资产回报率,如果公司大量举债,即便是毛利率净利率很低的差生意,也可以通过高杠杆获得高收益,但这种收益隐含的风险敞口是巨大的。ROIC衡量的是投入企业的各种资本能够创造的收益,更为准确。
ROIC = EBIT(息税前收益)/净有形资本(净营运资本+净固定资本)
这是第一条公式。
第二,什么是好价格?
格林布拉特认为,好价格就是收益率低估的企业。他说的收益率不是PE(每股收益/股价),因为PE的E是净利润,不如息税前利润更准确。
收益率 = EBIT(息税前利润)/EV(市值+净有息负债)
这是第二条公式。
神奇公式的应用方法:利用这两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指标(类似于高ROE低PE综合排名),从美股3500多只股票中筛选出排名最高的30只,进行滚动式组合价值投资。格林布拉特建议,投资者可以每隔2-3个月,根据神奇公式的最新结果,购入排名最好的5-7只股票,从而在9-10个月后,构建起一个25-30只股票的投资组合。每只股票持有一年后可以卖出,在神奇公式衡量的最新结果中筛选更具性价比的标的取而代之。这个组合相当于不断的用低估值股票置换高估值股票,动态平衡,“
贱取如珠玉,贵弃如粪土”。
格林布拉特对神奇公式的组合进行了历史回溯,在1988年-2004年这17年间,该策略的年复合回报率为30.8%,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复合回报率仅为12.4%。大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四、格雷厄姆 vs.神奇公式
股债再平衡与股股再平衡,都是行之有效的组合策略。两位设计者都是大神级人物,至于哪个更牛逼?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1)选取的时段会有偏差。例如,09-15年实际上蓝筹一直处于低估区域,股价是被价值驱动的慢牛,这种阶段股股平衡满仓组合显然容易跑赢股债平衡组合。如果把时段后移三年,15-18年,经历过泡沫破裂的时段区间,股债平衡组合应该是能够跑赢大多数股股平衡组合或者Buy&Hold策略。所以,实验数据是可以操纵的,一切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和选择,如果拉长时间或换个时段,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2)任何组合的业绩要至少两轮牛熊交替才能可靠。任何标的的测验都一样,要牛熊回归才完整准确,如果选创业板为标的,单边牛市阶段肯定满仓加杠杆组合收益最高,可是把股灾考虑进去,很多组合最后都大幅回撤或者爆仓完蛋了。
3)股债再平衡、股股再平衡,共同的标准应该是估值。股票最大的风险之一是高估值风险,根据股票泡沫化的程度逐步退出或置换,是格雷厄姆和神奇公式的共同之处。例如,当市场过热的时候,找不到更便宜的股票,应该部分转为债券,例如07年、15年,如果持仓股票PE超过20倍就换仓10%债券,PE超过25就换仓30%债券,PE超过30就换仓50%债券,以此锁定利润,规避风险。
4)有人主张按凯利公式下注,结合赔率,进行动态再平衡,这我就不懂了,赔率可能是瞎蒙啊!难道这个月股票涨多了,下个月就会轮到债券涨?每个时段价格涨跌的概率应该都是50:50
吧?按赔率下注怎么能提高回报率呢?无论股债组合,还是股股组合,动态再平衡的配置标准越简单越好,最好就是一个标准:
估值。
【一门“神奇”的线上课程】
谈到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我也是门外汉,有个大神值得推荐。张岩,上海交大高金MBA,明星投资经理,连续三年获得wind五星评级,产品“天风天溋”获得素有金融界奥斯卡之称的“最佳券商资管集合计划”金牛奖。
大二时,张岩就开始炒股,并接触到乔尔·格林布拉特的《The Little Book That Beats The
Market》(即《股市稳赚》)一书,了解到乔尔·格林布拉特的股票投资策略——“神奇公式”。
毕业后,张岩如愿成为明星投资经理,并不断深入研究“神奇公式”,且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实践过程中发现,美版神奇公式与中国市场不符,改良提出了中国版神奇公式。并以中国版“神奇公式”为基础,打磨了一套系统的价值投资入门课程:《
怎样成为价值投资高手——浓缩巴菲特投资哲学的神奇公式》
【知识盛宴】
·
这是由明星投资经理张岩及其团队对原版“神奇公式”进行优化的中国版为基础的,一套系统化价值投资应用课程。
·
课程将介绍为什么要选择价值投资,如何实践价值投资、将神奇公式效用最大化、及实践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汇总,教你如何选股、如何在股市中避坑、如何发现又便宜又好的股票、如何利用股市获得收益。
· 原始版神奇公式与中国版神奇公式
原始版:回报率 =
息税前利润 /(净流动资本 + 净固定资产)
收益率 =
息税前利润 / 企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