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崇祯或雍正:这位“潜伏特务”到底是谁派来的?

2019-08-12 15:22阅读:
作者:胡丹 #己亥读书记#
清人昭梿撰写的笔记《啸亭杂录》,是一种重要的清史研究资料。其第一卷《察下情》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王制府士俊出都,张文和公荐一健仆,供役甚谨。后王将陛见,其仆预辞去。王问何故,仆曰:‘汝数年无大咎,吾亦入京面圣,以为汝先容地。’始知为侍卫某,上遣以侦王劣迹也。故人怀畏惧,罔敢肆意为也。”
“制府”即总督,王士俊以制府出京,可能是在雍正十年任河东总督时。在他离京前,大学士张廷玉(谥文和,即张文和公)向他推荐了一位很精干的仆人。此人服侍王士俊非常恭敬,甚得信任。某日王士俊将要入京陛见,这位仆人预先向主人请辞。王士俊问他为何不干了,是我哪里待你不周?仆人说都不是,倒是王大人你这几年行政处事无大过(无大咎),待小的也好,这次大人上京陛见,我也要进宫面圣。
仆人这么一说,王士俊大惊失色,才知道这位在他身边随侍数年的仆人,竟然是一位御前侍卫,是皇上派来侦查监视他的!
幸亏这几年主仆关系尚好,不然侍卫在皇帝耳朵根子下狠参他一本,真够他吃一壶的!见王士俊面色难堪,这位侍卫宽慰他说:王大人放心,我一定在圣驾前说你的好话。
这是清代笔记所载雍正帝大搞特务政治的一个案例。
崇祯或雍正:这位“潜伏特务”到底是谁派来的?

雍正帝派出特务对大臣进行贴身监视,是他驾驭群下,令“人怀畏惧,罔敢肆意”的一种特殊手段,与雍正时期大大发展起来的密疏“奏折”制度(亲信大臣与皇帝单线联系,报告情报。这在康熙时已经出现,至雍正时形成制度),是互为表里的。
清代笔记里所记的这个故事,被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姚雪垠借用了,竟然移花接木,安到崇祯帝头上。
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第二章,写到宣达总督卢象升奉崇祯帝的旨意进京,商议与清军的和战事宜。听说卢象升进京了,不少大臣来见,但不敢久谈,“怕谈得太久会被东厂侦事人知道,对主人和客人都很不好,只好稍谈一阵,纷纷辞去。”这时——
“卢象升正要休息,忽然那位跟随他两年的仆人李奇走来,恭敬地站在面前,含笑说:‘老爷,你明天去见皇上,我今夜也要走了。’
卢象升莫名其妙他说:‘你要走了?你是说要回家去看看父母?为什么不等天明?’
‘不是,老爷。小人的父母早亡故了,有一个哥哥住在家乡河间府,只有小人的女人在京城住。小人不再侍候老爷了,如今是向老爷请长假的。’
‘为什么要请假了?害怕打仗?’卢象升用眼光逼着李奇的眼睛问,心中恼火。
‘不是,不是,’李奇赶快笑着说,向后退了半步,‘小人两年来在老爷身边服侍,看见老爷还没有什么大错,小人用不着再留在老爷身边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疯了?你胡说什么?’卢象升继续瞪着眼睛问。
‘小人不是胡说。小人是东厂派来的。’
卢象升大吃一惊,愣了半天,才又问:‘你不是户部王老爷荐来的?怎么是东厂派来的?’
‘是东厂曹爷托王老爷荐小人到老爷这里,为的怕老爷你多疑,要不是因为老爷待我好,我不会临走前对老爷说明身份,请老爷放心,我决不会说老爷一句坏话。’”
以上情节是否眼熟?笔记所记雍正帝让大学士张廷玉荐一侍卫到王士俊身边,近身监视,在小说里被改写成东厂太监曹化淳托户部王老爷荐一厂役到卢象升身边监视。这大概就是历史小说的“历史依据”吧——只是如此跨代寻找依据,不知当否?
崇祯或雍正:这位“潜伏特务”到底是谁派来的?

那么这个故事可信吗?我认为不大可信。
皇帝派人贴身监视大臣,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有了许多活灵活现的故事(比如某大臣在家里叹了口气,就被人报告给了朱元璋,并引来皇帝的亲切问候)。没想到,朱元璋之后,下一个大行“特务之道”的皇帝,竟然是雍正帝。受那部特别受欢迎的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影响,人们几乎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雍正帝除了以勤政感召大家,累个半死,还会派特务监视大臣?
上面这个“潜伏特务”的故事,并非孤例,另一个故事说,某大臣在家中打牌,发现少了一张,第二天蒙雍正帝召见,把丢失的那张牌还给他,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被皇帝的密探偷走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皇帝的耳目监视之下,不禁毫毛掉了一地!然而这个故事的原型,很可能来自朱元璋(在朱氏众多的特务故事里,也有相类似的),是被嫁接到雍正帝头上的。雍正帝到底有没有这么一手,还在两说,但就我所知,崇祯时期,绝不可能有东厂派人潜伏到大臣身边监视的情况,且有明一代,也没有这样的事发生!姚雪垠先生如此强行安插“史实',是不符合当时的政治实际的。
崇祯或雍正:这位“潜伏特务”到底是谁派来的?

明太祖、崇祯和雍正帝,这三位在位期间,专制皇权都高度膨胀;而高度发达的专制皇权,首先就表现在皇帝的情报网无所不至,专制皇帝绝非耳目闭塞之人,朱元璋还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开山老祖呢!
但皇帝的“情报网”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特务活动”,从制度层面来讲,表现为皇帝极力开辟信息渠道,从各方面了解信息,比如朱元璋发明的公朝理政制度、授予“天下臣民”实封上奏权,以及雍正帝时期大力发展起来的“奏折制度”,都是为了增广其耳目,全面了解各方面信息,做到大事小情,无不在心。至于派出特务到大臣家里进行监视,效率颇低,事实上也不可行,倒是写小说时是不错的桥段。
明清两代,皇帝信息来源的高峰,分别是明太祖和雍正时期。这两位皇帝的信息来源非常广,几乎是无所不知。这是怎么搞的?民间传闻,当然不可能去讨论制度问题,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这当然是皇帝撒出无数的孙空无去刺探情报的结果,于是绘声绘色地讲一些特务故事,就跟演戏一般,这真是很符合群众心理的。
至于崇祯帝,容我鄙视一番。崇祯与另两位不同的是,亡国前夕皇权的“膨胀”,属于回光返照,是皇帝的任性妄为,所以崇祯虽自以为“察察”,无所不知,却并不能改变“耳目闭塞”,被臣下“蒙蔽”的现实。看官您想,《明史·奸臣传》中“奸相”不多,而崇祯一朝就占了两位,他们是怎么来的?还不是靠欺骗、忽悠皇帝而来的!(胡丹)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