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福建饮食文化的名山之作——《闽菜史谈》福建福州首发式

2012-10-06 22:33阅读:
“福建文史丛书”新著——《闽菜史谈》首发式将于2012年10月6日上午在福建省图书馆隆重举行。届时,该书作者刘立身将出席签名售书活动,并与到场爱书人进行互动。
据悉,《闽菜史谈》一书由福州闽侯人刘立身所著。刘立身,1949年生,毕业于厦门大学财务会计系,曾先后担任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商业厅副厅长、贸易厅副厅长、省政府稽查特派员、华侨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等职。《闽菜史谈》为刘立身历时七年而成,有60万字,详尽介绍了闽菜各谱系乃至地方风味小吃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自身特色,同时详尽记载了闽菜原料与做法的独到之处、闽菜在海内外的声誉与影响、闽菜与中华传统食俗的传承关系等,连带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酒楼菜馆与名厨大师。著名历史学家、福建文史馆馆长卢美松为该书作序,称其为“一部记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著作”。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长卢美松为《闽菜史谈》作序(《福建日报》2012年9月18日第14版):
福建饮食文化的名山之作
——《闽菜史谈》序
卢美松
  记得两三年前,刘立身先生曾对我讲,他准备写一本关于闽菜的书。当时我十分惊讶,只知他主持过“省商业志”的编修和业余从事过本姓氏的研究,却不曾想到会对闽菜历史感兴趣。及至听他侃侃而谈地叙述闽菜的历史与菜系的状况,以及菜谱、菜馆、名厨等等,如数家珍,我折服了。并向他介绍,福州烹饪协会也有人在写这方面的文章。春节前夕,立身君突然到访,随即出示打印并装订好的《闽菜史谈》书稿一大册,共360多页,总字数应在50万字以上,皇皇巨著,实非等闲之书。立身不无自豪地说,这是他花费七年功夫,专访百多位90岁以上长者后写成的。不等我开口,他又一次倾倒“潘江陆海”,从祭灶的所谓“官三民四”,讲到闽中各路菜肴的区别,以及他所访问过的许多耄耋老人的情形。我边听边翻看目录,浏览内容,顿时得出印象:此书来历不凡,体大思精,涉猎极广;引经据典,论证周详。堪称闽中菜系之集大成者,闽菜研究之百科全书,也是福建饮食文化之集中体现。
  本书特点之一,是将闽菜
谱系的形成、发展与福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居民构成结合起来,旁征博引,追根溯源,令人自然联想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养人之方。书中详述那些著名菜肴食品的前世今生及其风味特色的形成与演变,对于众多食客来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常识宣传,也是普及闽菜知识的重要内容。如果要论饮食文化的话,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因为,作者挖掘出饮食菜肴中富含之“文”,由此而进行的知识普及与工艺宣传便是“化”。
  特点之二,是将闽菜各谱系乃至地方风味小吃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自身特色,都作了详尽的阐述,内容博赡,脉络清晰。非如一般菜谱、食方之单纯记载菜名、风味、特色及做法等。其记述范围具体涉及菜路、肴品、小吃、荤食、素菜、满汉菜、畲族菜、名厨、酒楼、美食家、著述乃至宴会习俗、饮食逸事等等,娓娓道来,形成洋洋大观。
  特点之三,是将各类闽菜与福建的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既追溯历史,更联系文化,因此理据充分,辞采飞扬,很有可读性。多亏作者长年用功,为我们爬罗剔抉、发掘筛选出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几乎每个菜谱、每道菜肴都有它的不凡来历、丰富内涵,这些生动的故事,不仅激发食欲,而且引导人们见识与品尝的意愿。
  特点之四,是作者不仅追溯闽菜的悠久历史、发展源头,而且详细记述闽菜原料与做法的独到之处,以及它们的风味特色;记述它们在海内外的声誉和影响,记述闽菜对中华传统食俗的传承关系。作者特别循着闽菜创制与沿革、发展的线索,连带介绍历史上著名的酒楼菜馆与名厨大师。历史上大凡独特的风物皆有声誉,而且不胫而走,风流影响于世。作者揄扬闽菜不遗余力,充满自信与自豪。诚如所言,闽菜不仅誉满京都,为宫廷所垂青;而且驰名沪上,在业中独树一帜。闽菜味引群饕,香播寰宇,声名籍甚。
  立身君以一人之力,撰述如此大部头著作,实属难能可贵。需知他并非饮食或烹饪专业科班出身,更不是对古文典籍研究有深湛功底的学者。他完全是从实际工作出发,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倚仗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潜心钻研,深入挖掘,终而有成。天道酬勤,岂虚言哉!
  人们从书中所作上千条注释中可以推知,作者必定搜集和查阅了大量古籍。由于前人对于饮食文化历来少有问津,系统的记述更为鲜见。古籍中即使偶有涉及,大多语焉不详,仅存片段,实如吉光片羽。作者穷年累月,淘沙取金,于艰辛中更见精神。本书的重要价值也在于此。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华夏文明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丰厚、内涵博大精深,许多风物事象皆因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发展而为文化。唯独于肴馔饮食的文化内容靳于记载。历代名贤皆知口论笔述“民以食为天”,载籍中却独鲜与百姓相关最切的饮食内容。这自然不是个人的疏忽,而是时代的禁忌。虽然孟子承认:“食、色,性也。”孔子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且还身体力行。然而,他的“君子远庖厨”的遗训,的确让历代读书人羞于谈食,怯于论饮。以致传留下的经史子集以及解经训诂之作汗牛充栋,而关于饮食的著述却寥若晨星,仅在文人笔记中偶有话题涉及。
  《闽菜史谈》谈的是百姓生活,却道出了千年文化,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七年之功,填补千年空白;一书之作,荟萃百书精粹。一部记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著作专美于当今,势将成为名山之作、传世之书。这并不奇怪,因为内容的价值决定了作品的生命。为此,我们应当感谢刘立身的刻苦用功与专精著述。人们应当钦佩他的慧眼覃思:从日常的酬酢中捕捉写作的灵机,把分管的工作视为写作的资源;从领导者、美食家到著述者,角色的转换,成就了一部巨著。我想,社会百业中诸多部门的领导者和实际工作者,如果都能成为这样的有心人,发掘专业资源,发挥各自的才智和专长,那么造福于社会的肯定不只是这部《闽菜史谈》了。

福建饮食文化的名山之作——《闽菜史谈》福建福州首发式
作者刘立身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