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首歌》为什么“唱”不下去?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2000年1月27日开始,这熟悉的歌声飞进了千家万户,也陪伴观众度过了每一个周末的夜晚。然而,从今天起,将随着央视三套的正式启动改版而“销声匿迹”,走过了十个年头的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要告别荧屏了。
一个名牌节目突然间要被砍掉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一些铁杆“粉丝”伤心难过也再所难免。不过,我们可以认真探讨一下的是一档名牌节目为什么会走向末路?甚至像《同一首歌》这样的“明星+加名歌”的模式也会被无情地淘汰?
当事者,也是该节目的制片人孟欣说,因为这个节目是被国际电视总公司管着,不在央视的亲娘的“怀抱”,当然只得任人宰割。这让人想起《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所说的《实话实说》之所以被停是因为”爹不疼,妈不爱。”看来,节目被停,着实与现实中的一些体制机制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改革起来大家都觉得有话说。不过就我个人看《同一首歌》的体会,的确觉得有些问题的确已经很严重,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一直以为是自己的偏见。突然知道这个节目即将停办,看了网上一些原因分析,我才发现,我的那些直观感受,的确正是《同一首歌》唱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一是节目很“旧”。人旧,歌旧。不是说旧人旧歌就不好,但是如果你的节目长期的旧人旧歌可能就有问题了。我记得在很短时间内,台湾曾经很红的歌手苏芮连续两次登台演唱《奉献》,第一次还可以勉强看下去,第二次我就换台了。这还是我们将近四十岁的人的感觉,小青年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人太老了,歌太旧了,不是观众太刁,是观众选择太多了。
二是编排形式太死。虽然叫“同一首歌”,但并没有谁让你非得在最后唱《同一首歌》。有限的时间里,多一首新歌就多一份吸引人的力量,用不着在一棵树上吊死。长年累月月一首歌,把节目唱砸了,把歌也唱“烂”了,虽然 我认为这首歌很好,但是现在只要听到这道首歌就倒味口。央视有这个传统,就是有什么好东西就拿来经久不息地利用,只到敲骨吸髓,稀巴烂为止。每年春晚的《相约今宵》,每年春晚赵本山的节目,都是这种思路的体现。央视很怕全国人民适应不了新人新作新形式,拿旧东西满足人们的怀旧欲,这样它也少些创新的努力,观众当然也增添了看不下去的苦恼。这一点《欢乐中国行》在努力改进,在观看节目过程中,观众也能够体会节目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2000年1月27日开始,这熟悉的歌声飞进了千家万户,也陪伴观众度过了每一个周末的夜晚。然而,从今天起,将随着央视三套的正式启动改版而“销声匿迹”,走过了十个年头的央视名牌栏目《同一首歌》要告别荧屏了。
一个名牌节目突然间要被砍掉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一些铁杆“粉丝”伤心难过也再所难免。不过,我们可以认真探讨一下的是一档名牌节目为什么会走向末路?甚至像《同一首歌》这样的“明星+加名歌”的模式也会被无情地淘汰?
当事者,也是该节目的制片人孟欣说,因为这个节目是被国际电视总公司管着,不在央视的亲娘的“怀抱”,当然只得任人宰割。这让人想起《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所说的《实话实说》之所以被停是因为”爹不疼,妈不爱。”看来,节目被停,着实与现实中的一些体制机制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这样,改革起来大家都觉得有话说。不过就我个人看《同一首歌》的体会,的确觉得有些问题的确已经很严重,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一直以为是自己的偏见。突然知道这个节目即将停办,看了网上一些原因分析,我才发现,我的那些直观感受,的确正是《同一首歌》唱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一是节目很“旧”。人旧,歌旧。不是说旧人旧歌就不好,但是如果你的节目长期的旧人旧歌可能就有问题了。我记得在很短时间内,台湾曾经很红的歌手苏芮连续两次登台演唱《奉献》,第一次还可以勉强看下去,第二次我就换台了。这还是我们将近四十岁的人的感觉,小青年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人太老了,歌太旧了,不是观众太刁,是观众选择太多了。
二是编排形式太死。虽然叫“同一首歌”,但并没有谁让你非得在最后唱《同一首歌》。有限的时间里,多一首新歌就多一份吸引人的力量,用不着在一棵树上吊死。长年累月月一首歌,把节目唱砸了,把歌也唱“烂”了,虽然 我认为这首歌很好,但是现在只要听到这道首歌就倒味口。央视有这个传统,就是有什么好东西就拿来经久不息地利用,只到敲骨吸髓,稀巴烂为止。每年春晚的《相约今宵》,每年春晚赵本山的节目,都是这种思路的体现。央视很怕全国人民适应不了新人新作新形式,拿旧东西满足人们的怀旧欲,这样它也少些创新的努力,观众当然也增添了看不下去的苦恼。这一点《欢乐中国行》在努力改进,在观看节目过程中,观众也能够体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