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司马迁和太史记事

2019-04-15 00:11阅读:
司马迁和太史记事: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历史学传统和创新的集大成者,司马迁也是最后一位有影响的记述历史的太史。在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负责记事的是太史,也是历史学最早的萌芽和早期历史学者。太史记事在中国古代有特殊的地位,太史是天官,负责记录星象和季节等自然界变化,甚至在某种程度是代表了神权和天意,主持吉凶预测。太史记事非常严格,要求绝对准确,不仅形成早期记事的准确,也形成后来太史直笔的传统,和记录星辰日月运行一样准确。周朝的太史记事准确到周成王一句戏言,史佚都要求准确兑现,册封建立晋国,太史的权威和地位最高也是在这时期。周朝诸侯并起后,各诸侯的太史仍保持直笔传统,在记事时仍是严格的,太史董狐直笔记事不仅体现早期史学伦理,也体现当时太史仍有很高的权威。秦汉之际太史记事中绝,太史地位也下降,到司马谈担任太史令时,汉武帝复古恢复太史公,朝位也在丞相之上,这和汉武帝敬神鬼的态度密切相关。司马谈希望恢复长期中止的太史记事传统,续接长期中断数百年的历史记事,司马迁就继承了父亲的理想开始续接历史创作《太史公书》,也就是今天的《史记》。司马迁是延续太史记事的传统,太史会直到去世都记事,去世后由继任太史接着写,所以也可以认为《史记》记载的终结就是司马迁去世的大致时间,《史记》的终结在太初末,这也是中国太史记事制度最后的终结和成果。众所周知这后来发生了李陵事件,汉宣帝废太史公,以及东汉禁锢司马迁等一系列对中国史学有重要影响的变故。司马迁的经历之所以现代仍有很多谜,就是从东汉创作的他的个人传记开始的,如果司马迁真的是无所谓的弄臣,为何班固会为他单独立传,多少丞相都没单独立传,西汉那样尊崇他,到东汉又竭力贬低他。这实际和司马迁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关,和太史记事制度恢复有关。西汉是继承周朝制度,到汉武帝沿袭周朝制度复古更积极,不仅恢复周朝大司马、司直,也恢复了太史记事的制度,这是司马谈能准备恢复中断数百年历史记载的基础,也是后来司马迁能创作《太史公书》的社会环境。司马迁继承太史记事直笔的传统,所以《史记》的真实性远远超过后来的史书,因为太史记事是不受皇帝干预的自主记事,不仅记录了皇家,也记录社会各阶层,而且不仅记载善,也记载恶,司马迁的丰富阅历和才能,更是提高了《史记》的思想境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和统治阶级利益不能完全一致,尤其是和专制独裁的意识是对立的,这也注定他在专制腐朽帝王心目中受排
斥。司马迁一家在李陵事件中被迫害,就体现了专制独裁对实录精神的态度,不论是司马迁还是他的儿子被迫害,都标志太史自主记事的终结。司马迁的儿子被迫害更可信,因为他虽然被重新尊宠,但是在宫廷皇帝身边当中书令,负责日常政务再也没条件没时间去写历史了,太史记事从太初后几乎终结,记载历史的职权逐渐开始从太史手中被剥夺。现存司马迁《史记》仅少量内容是司马迁后人补写,直到汉昭帝,到汉宣帝时废止了太史公,最客观的太史记事终止。从断代史记载开始中国历史的真实客观性就开始动摇,更多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人民的作用和地位被剥夺。东汉为了欺骗人民把司马迁的《史记》删减发行,又贬损司马迁,不让私人修史。孔子和左丘明到司马迁都是私人修史,中国古代著名历史著作几乎都是私人修史,能最大限度减少官方统治阶级的限制,有更强的真实客观性,太史记事虽然是官方,但仍有自主,具有私人修史的性质,统治阶级主观和唯心的内容少些。历史发展不是统治阶级意志决定的,更不是皇帝唯心希望的,汉明帝把私自修史的班固抓起来,让他当御用文人,在永平十七年批评司马迁,第二年就遭到西域惨败自己病死;魏明帝也批评司马迁,结果自己不久也迷信喝符水而亡,就像汉武帝治罪司马不久遭到惨败陷入危亡同样,封建帝王打击贬低司马迁几乎都没好结果,王允骂司马迁杀蔡邕不久也败亡,让东汉朝廷耻辱。从晋朝以后,统治阶级的主流再也不贬低司马迁,因为那会失去士大夫和人民拥护,也由于反司马迁会败亡有太多的前车之鉴,更多开始重视司马迁的治国理政思想,因为那些都是宝贵的历史经验,尽管专制腐朽力量仍排斥他,往往也要装作尊敬他,以安抚崇拜司马迁的广大人民。现代以后司马迁的地位逐渐升高,不仅在国内,在世界也是同样,已经成为反对专制独裁,敢于批判罪恶腐朽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受到民主力量的尊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