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由来(575)之北京地名“怀柔口头村”……
由来(575)之北京地名“怀柔口头村”……
由来(575)之北京地名“怀柔口头村”…… 由来(575)之北京地名“怀柔口头村”……

口头村地处京北燕山山脉,古名又称九龙口,属桥梓镇所辖。东邻西三村,南邻北宅村,西邻二道河,怀沙河由村北流入怀柔水库。处在红螺寺——慕田峪旅游风景线上,距怀柔城区仅7.5公里,该村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自然形成的山势九岭十八驼,生态树覆盖率95%,自古就被称为风水宝地。村辖域面积5.95平方公里。保留有口头花会,有圣泉山风景区。
1368年—1644年,明中期弘治年间迁来移民,来到九龙山前落户。这里是交通要道,历史上各朝代军民必经之路,沟口原叫九龙口故称为口头村。村中有“曹家大院”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村子里至今仍保留着一棵与大院同时期的老槐树,树高18米、覆荫268平方米,胸径需6人搂抱,树内空心,可容4人盘坐。大树至今郁郁葱葱,年年开花结果,古树见证着这个小山村的历史沧桑。据村内老人相传,此树为祖辈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时为纪念建村而栽植,现被列为国家一级古树。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600余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1500年来传说口头村曾有过少林会,五虎棍、耍幡、高跷十不间小车等在把式场集会演习,穿街走耍。17世纪 中期,口头村的曹凤鸣组织发展了武当会,即:高跷、耍幡、少林、五虎棍、小车等。1954年正月参加怀柔县民间花会演出。1991年,由民间花会老艺师将口头花会重新组织起来,使口头花会艺术名扬全国各地。
圣泉山虽没有五岳之名,却有五岳之势。放眼四周,高岭百转,群峰林立,峰岭之间沟谷棋布,远离尘世喧嚣、独享天然之气。景区山麓至“禅林春晓”段,海拔落差288米,上山步道坡度平均25度,松柏葱翠,林荫夹道,山鸟啼鸣,空气清新,适宜漫步观景
“传说观音寺初建时山上没有水源。寺内用水全靠寺僧到山下河里去背,非常艰难。但阖寺众僧发愿苦修,背水不止,礼佛不辍,志向坚韧。山间生活清苦,当缺乏点心蔬果时,僧人们便奉上背来的清水供养佛菩萨。韦驮菩萨住在前殿,每天看着僧人们往来背水,深为他们的坚忍不拔所感动,发心要帮信徒们解决吃水困难。韦驮菩萨说到做到,有一天,观世音菩萨真身率诸天众菩萨齐聚圣泉山观音寺,环侍在佛前瞻礼诵经。韦驮菩萨确定佛位绝对安全,才决定抽空赶紧去办寺里用水的事。韦驮菩萨乘夜下山,转了多处,在怀柔城区东门外下元村看中一眼水井。此井水量充足,水质清凉甘甜,很满意。但他不能就这么把井拿走。佛家规矩大,僧人向世俗人讨要物品,叫做化缘,世俗人供奉给寺庙僧人物品叫做供养或施舍。所以韦驮菩萨看中了这口井,还要等村里人同意给他,他才能要。韦驮菩萨有信心,他坐在井边等。半夜谁来井边呀?可巧一个小伙子明天起早要出门,家里没水了,赶夜来挑水。水提上来,韦驮就向他讨水喝。小伙子见是一个出家人,便让他喝。韦驮菩萨要成就因缘,喝一口,夸一句:“这水真甜,好井!”再喝一口,再夸一句:“这水真甜,好井!”喝一口夸一句,小伙子着急回家,有点不耐烦了,就接一了句,“井好,你背回你家去!”“谢过施主!”韦驮菩萨等的就是这句话。小伙子前脚刚走,韦驮菩萨用大力金刚杵把井一挝,背起就往回赶。韦驮菩萨背井上山,他也累呀!可这时时间紧迫,半夜子时鸡叫前前必须完成。所以回到观音寺他立即安井,正当他安下井还没调正之际,鸡叫了。韦驮急忙放下井回归神位。井就成了斜井。圣泉山的名字是因这口圣井得名。
圣泉山又名九龙山,据观音寺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年间重修,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除大 雄宝殿、大悲殿、圆通殿等人文景观外,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十分丰富,有神龟石、三星洞、香炉石、灵照松等。据民间传说,唐代著名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与北国交兵,被困九龙山(即如今的圣泉山)下,敌强我弱,命悬一线。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观世音菩萨救我!”观世音菩萨闻听呼救,立即点化九龙山的九条伏地青龙,请它们施救,成就殊胜因缘。九条青龙欣然领命,立即兴风布雨,在军阵上空下起倾盆大雨。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乱军中,樊梨花率亲兵蒙头急奔,突围而去。事后,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遂在九龙山云兴之处,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以为永久供奉。
圣泉山景区自2006年重修开放后的最大旅游亮点,它们与此后推出的民俗旅游一起组成了圣泉山旅游主体
……。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